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D 冬舂行腊中储蓄百事利

"冬舂行腊中储蓄百事利"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08:15:58


简介: “冬舂行腊中储蓄百事利”出自宋代范成大的《腊月村田乐府十首》, 诗句共10个字,诗句拼音为:dōng chōng xíng là zhōng chǔ xù bǎi shì l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出处: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
内容:
冬舂行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
群呼步碓满门庭,运杵成风雷动地。
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
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箩耀日雪生光;
土仓瓦龛分盖藏,不蠹不腐常新香。
去年薄收饭不足,今年顿顿炊白玉;
春耕有种夏有粮,接到明年秋刈熟。
邻叟来观还叹嗟,贫人一饱不可赊;
官租私债纷如麻,有米冬舂能几家。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范成大
诗人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翻译:

诗词:《腊月村田乐府十首》

冬舂行腊中储蓄百事利,
第一先舂年计米;
群呼步碓满门庭,
运杵成风雷动地。

筛匀箕健无粞糠,
百斛只费三日忙;
齐头圆洁箭子长,
隔箩耀日雪生光;

土仓瓦龛分盖藏,
不蠹不腐常新香。
去年薄收饭不足,
今年顿顿炊白玉;

春耕有种夏有粮,
接到明年秋刈熟。
邻叟来观还叹嗟,
贫人一饱不可赊;
官租私债纷如麻,
有米冬舂能几家。

中文译文:

冬天舂米的工作在腊月中进行,
储存百事利,首先要舂年计米;
一群人喊着声步着碓,
碓杵运动成风,震动大地。

用筛子过滤谷物,箕篦健壮无杂质,
百斛米只需三天忙碌;
米粒齐头又圆洁,像箭一样长,
隔着箩子照耀着阳光,闪烁着雪的光辉;

土仓和瓦龛分开建造,用于储存粮食,
不生虫蛀,不腐烂,常常散发着新的香气。
去年收成薄,饭吃不够,
今年每顿都炊煮着白米;
春天耕种有种子,夏天有粮食,
接着明年秋天就能收割成熟。
邻居们来观看,还感叹叹息,
贫穷的人一次吃饱是不能赊账的;
官府租税和私人债务纷杂如麻,
只有有米可以在冬天舂米,能供养几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在腊月期间进行冬天舂米的场景和劳动过程。诗人范成大通过描写细节,展现了农民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精神,以及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诗中描述了舂米的各个环节,如群呼步碓、筛匀箕健、土仓瓦龛等,以及这些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快乐。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农民在冬天舂米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技巧,以及他们对粮食储存的重视,力求避免粮食的虫蛀和腐烂,保持粮食的新鲜和香气。

诗的最后几句揭示了农民的现实处境和生活压力。诗人提到贫穷的人无法赊账一次吃饱,暗示了农民们面临的经济困难和负债的压力。官府的租税和私人的债务给他们带来了种种困扰,然而他们仍然坚持辛勤劳动,通过冬天舂米来维持生计。

整首诗呈现了农民在冬天舂米的艰辛劳动和对丰收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农民们面临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困境。诗人范成大以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塑造了一个朴实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农村场景,展示了农民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这首诗词既是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也是对他们生活困境的揭示,让人对农村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dōng chōng xíng là zhōng chǔ xù bǎi shì lì, dì yī xiān chōng nián jì mǐ
冬舂行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
qún hū bù duì mǎn mén tíng, yùn chǔ chéng fēng léi dòng dì.
群呼步碓满门庭,运杵成风雷动地。
shāi yún jī jiàn wú xī kāng, bǎi hú zhǐ fèi sān rì máng
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
qí tóu yuán jié jiàn zǐ cháng, gé luó yào rì xuě shēng guāng
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箩耀日雪生光;
tǔ cāng wǎ kān fēn gài cáng, bù dù bù fǔ cháng xīn xiāng.
土仓瓦龛分盖藏,不蠹不腐常新香。
qù nián báo shōu fàn bù zú, jīn nián dùn dùn chuī bái yù
去年薄收饭不足,今年顿顿炊白玉;
chūn gēng yǒu zhǒng xià yǒu liáng, jiē dào míng nián qiū yì shú.
春耕有种夏有粮,接到明年秋刈熟。
lín sǒu lái guān hái tàn jiē, pín rén yī bǎo bù kě shē
邻叟来观还叹嗟,贫人一饱不可赊;
guān zū sī zhài fēn rú má, yǒu mǐ dōng chōng néng jǐ jiā.
官租私债纷如麻,有米冬舂能几家。
韵脚: 拼音:dōng chōng xíng là zhōng chǔ xù bǎi shì lì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冬,四时尽也。--《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 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清·林觉民《与妻书》 最后, 冬 dōng. ①四季中的第四季,气候最冷严~。 ②象声词。敲鼓或敲门声。 ③姓。 【冬不拉】哈萨克族民族弹拨乐器。琴腹为半梨形,琴杆细而长。指板上装有9至12个品位。张弦2根或4根,4度或5度定弦,音高不固定。音色清秀、优美,音量不太大。 【冬草】见【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参见【虫草】。 【冬宫】世界著名宫殿。在列宁格勒。始建于18世纪,原为俄国沙皇的宫殿,1917年二月革命后成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十月革命中遭阿芙乐尔巡洋舰炮击,并被工人、 士兵占领。现辟为博物馆。 【冬菇】见【香菇】。 【冬瓜】葫芦科,一年生草本。茎上有卷须,叶大,开黄花,果实球形或长圆柱形,表面有毛和白色粉状物。是普通蔬菜。种子和皮可入药。原产我国南部和印度。又叫白瓜。 【冬烘】迂腐浅薄~先生。 【冬候鸟】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如大雁就是我国的冬候鸟。 【冬季风】因海陆差异,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产生高气压,海洋上是低气压,故空气从大陆流向海洋,形成冬季风。在我国冬季经常出现从亚洲内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 【冬季牧场】可供牲畜冬季放养的森林带以下的草场。如我国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场。在北坡1700-2700米的地带有云杉林。森林带以下的草场为冬季牧场。 【冬眠】动物处于休眠状态以渡过冬季不良环境。表现为不活动、体温下降、昏睡。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许多动物都有冬眠现象。又称冬蛰。 【冬蛰】见【冬眠】。

:舂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舂,捣粟也。--《说文》 城曰舂。--《后汉书·明帝纪》 水舂河漕。--《后汉书·西羌传》。注即水碓也。” 又如舂堂(又叫舂塘。舂谷的木槽);舂谷(舂捣谷物);舂揄(指舂米。捣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 通冲”。冲击 舂其喉以戈,杀之。--《史记·鲁周公世家》 舂,撞也。以舂筑地为节也。--《释名》 又如舂击(冲击);舂撞(冲撞;冲击) 舂 臼 刚勇有力,能举石舂。--《聊斋志异》 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成为舂膳的奴隶 舂 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米、~药。 舂chōng将谷物等放入臼里,捣去皮壳或捣碎~米。~花椒。

:行〈名〉hang (象形。本义道路) 同本义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队伍,军队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行háng ⒈排,队列~列♂~。 ⒉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你~几?我~二。 ⒊职业同~。内~。干一~,爱一~。 ⒋某些商店或营业性机构寄卖~。农业银~。 ⒌量词。成行的写两~字。栽三~树。 ⒍ ⒎ ⒏见xíng。 行xíng ⒈走~走。~路。~军。远~。 ⒉跟出行有关的~装。~李。旅~社。 ⒊做,办事,活动,举动~事。~为。~动。~医。试~。执~。进~。举~。 ⒋品质,品德言~。品~。罪~。 ⒌将要~将就业。 ⒍可以这样做也~。 ⒎能干她真~。 ⒏流通,传递通~。推~。发~书报刊物。 ⒐流动的,临时的~商。~营。 ⒑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长干~。兵车~。 ⒒ ⒓ ⒔ ⒕ ①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机关。 ②有关行政事务的~政人员。~政经费。 行hàng 1.刚强貌。参见"行行"。 2.见"树行子"。 行héng 1.口语中称僧道修行的功夫。参见"行望"﹑"道行"。

:腊 (形声。从肉,巤声。本义年终祭祀) 祭名。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众神 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说文》。字亦作臈。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蔡邕《独断》 腊先祖五祀。--《礼记·月令》 虞不腊矣。--《左传·僖公五年》 又如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腊祭(古时岁终祭祀);腊会(古代腊祭时的集会);腊鼻(本为劣等鹞鹰,喻指无能之人) 腊 农历十二月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腊(興)là ⒈〈古〉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因称夏历十二月为"腊月"~八(腊月初八)。~肉(腊月或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烟熏过的肉)。 腊xī ⒈干肉,将肉晾干。 腊liè 1.剑的两面刃。

:中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同本义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又如人中(人 中zhòng ⒈符合,适合,正着,正对上~意。圆者~规,方者~矩。正~下怀。打~目标。百发百~。 ⒉感受,受到,遭到~暑。~风。~毒。~弹。恶语~伤。 ⒊ 中zhōng ⒈里,内,一定范围内室~。水~。草~。空~。国~。学校~。宇宙~。 ⒉跟"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位置~点。~段。~流砥柱。 ⒊性质、等级、高低等在两者之间的~间。~等。~学生。~流货物。 ⒋〈表〉正在进行在讨论~。在设计~。 ⒌适合于,有能力~看。~听。~用。 ⒍中国的简称~文。~医~药。 ⒎半~夜。 ⒏〈方〉成,行,好~不~?~。 ⒐ ①中心地区。 ②特指国家政权、党派、团体等的最高领导机构~央文件。 ⒑ ①四方的中间点或部分圆的~心。广场~心。 ②处在主要地位的~心人物。~心工作。 ③在某个方面占重要位置的地方政治~心。商贸~心。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储〈动〉 (形声。从人,诸声。本义积蓄备用) 同本义 储,偫也。--《说文》 储,贮也。储亦备也,谓蓄物以为备曰储也。--《一切经音义》 小人德无储。--曹子建诗犊 盈衍储邸。--王元长《曲水诗序》 府无储钱,库无甲兵。--《韩非子·十过》 储兵马以待之。--《汉书·何并传》 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盐铁论·力耕》 又如储粮备荒;冬储白菜;储邸(储存物品的府库);储峙(蓄备);储款(将钱存入银行);储书(藏书);储敛(聚集资财);储才(积聚人才);储养(谓聚集人才并供养之) 夸大,欺诳 储 chǔ ①存放;储藏~存、~蓄。 ②姓。 【储君】帝王亲属中确定为继承皇位等最高统治权的人。 【储蓄】 ①指积存的钱或物家家有~。 ②居民把暂时不用的现金存入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以备需要时取用。 储chǔ存,积蓄,藏着~存。~积。~蓄。~藏。~备。

:蓄 (形声。从苃,畜声。本义积聚,储藏) 同本义 蓄,积也。--《说文》 蓄,聚也。--《广雅》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洪恩素蓄。--张衡《东京赋》 蓄积者,天下之太命也。--《贾子·无蓄》 无三年之蓄。--《礼记·王制》 蓄积索,田畴荒。--《韩非子·初见秦》 积货滋多,蓄怨滋厚。--《国语·楚语下》 将军蓄米,将疗饥乎;将破敌乎?--《新五代史》 又如蓄火(蓄留火种);蓄菜(把蔬菜制成菜干、咸菜等加以储藏。也指菜干,咸菜等);蓄余(储蓄节余的财物);蓄毓(储积培育);蓄租( 蓄xù ⒈积聚,储藏,保存~积。~水。储~。养精~锐。 ⒉包藏,隐藏~意。~谋‖~。

:百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十个十。一百,100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事,职也。--《说文》 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韩非子·五蠹》 又如事宦(仕宦。事通仕”) 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事,勤也。--《尔雅》 为政事庸力行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 事蚤济也。--《礼记·乐记》 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注任也。” 陉山之事。--《战国策·秦策》。注役也。” 公侯之事。--《诗·召南·采蘩》 事shì ⒈人的一切活动,自然界、社会中的一切现象或活动~情。~在人为。新~。有~。大~。 ⒉变故~过境迁。这里出~了。 ⒊做,治从~。~农。~商。~生产。 ⒋工作,职业~业。找~。谋~。 ⒌关系,责任走吧,不关你的~。 ⒍工夫这活很费~。 ⒎侍奉奉~。仰~俯畜(原指侍奉父母,养活妻子、儿女◇来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⒏事物一件叫一事两~。 ⒐ ①日常工作~务缠身。 ②总务。 ⒑ ⒒ ⒓ ⒔ ⒕ ①事故。 ②争执,纠纷挑起~端。 ⒖ ⒗ 事zì 1.立置。 2.插入,刺入。参见"事刃"。

:利〈形〉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 利lì ⒈好处,益处,跟"害"、"弊"相对~益。~国~民。 ⒉使得到好处毫不~己,专门~人。 ⒊顺当的,与愿望相合的顺~。战无不~。 ⒋锐,锋快,跟"钝"相对~刃。锐~的刀。锋~的剑。〈引〉善于说话言词锋~。辩口~舌。 ⒌利润,利息微~。盈~。反暴~。本~两清。 ⒍ ①利和害。 ②同"厉害"痛得~害。 ⒎ ①爽快她做事干脆~落。 ②整齐干净~落。 ③完妥这事办~落了。 ⒏ ①使人或事物发挥作用~用时间。废品~用。 ②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可以~用他。~用这件事教育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