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粮储亡三月

"粮储亡三月"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6 17:22:08


简介: “粮储亡三月”出自宋代吴泳的《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ng chǔ wáng sān yuè,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出处: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
内容:
奔鲸甫息波,猘子还吠雪。
忧端压不住,耿耿及明发。
师费辄千金,粮储亡三月
智哉陶士行,先贮头与屑。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吴泳
诗人介绍: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翻译: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是宋代吴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奔鲸甫息波,
猘子还吠雪。
忧端压不住,
耿耿及明发。
师费辄千金,
粮储亡三月。
智哉陶士行,
先贮头与屑。

中文译文:
奔腾的鲸鱼刚停息波浪,
猛兽仍然怒吠着积雪。
忧虑的事端难以压制,
焦虑不安一直延续到天明。
教书先生的薪水高达千金,
粮食储备在三个月内耗尽。
智慧的陶瓷师傅啊,
先留下宝贵的陶土和瓦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社会动荡和人们困境的景象。诗中的奔鲸和猛兽是隐喻,象征着不安定的局势。奔腾的鲸鱼停息波浪,暗示着一种短暂的平静,而猛兽仍然怒吠着积雪,显示出压抑的焦虑情绪。忧虑的事端无法被压制,人们的焦虑一直持续到天明,暗示了社会的混乱和人们的不安。

诗中提到的师费千金和粮储耗尽,突显了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师费辄千金,说明教书先生的待遇与社会动荡有关,经济压力加大。粮储亡三月,揭示了人们生活所需的食物供应出现了严重的短缺,暗示社会秩序的破裂。

最后两句的智哉陶士行,先贮头与屑,表达了一种智慧和机智的态度。陶瓷师傅留下宝贵的陶土和瓦渣,可能是为了保留一些资源以备不时之需。这种智慧的行为暗示了面对困境时的应对之道,通过储备一些实用的东西,以便于应对未来的困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智慧的赞美。它展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智慧应对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生活的艰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bēn jīng fǔ xī bō, zhì zi hái fèi xuě.
奔鲸甫息波,猘子还吠雪。
yōu duān yā bú zhù, gěng gěng jí míng fā.
忧端压不住,耿耿及明发。
shī fèi zhé qiān jīn, liáng chǔ wáng sān yuè.
师费辄千金,粮储亡三月。
zhì zāi táo shì xíng, xiān zhù tóu yǔ xiè.
智哉陶士行,先贮头与屑。
韵脚: 拼音:liáng chǔ wáng sān yuè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粮 (形声。从米,量声。本义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同本义 紌,谷食也。--《说文》 桂馥曰谷也者,非古训。紌乃行者之干食。” 则治其紌与其食。--《周礼·地官·廪人》。注行道曰紌,谓糽也。” 共其资紌屝屦。--《左传·僖公四年》。注紌谓米粟,行道之食也。”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又 多载资粮。 赢粮而景从。--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粮仗(粮草和兵器);粮台(清代经理部队粮饷军需的机构) 引申指谷类;粮食 在陈绝紌。--《论语·卫灵公》。释文紌,郑本作粻。” 粮(紌)liáng ⒈可吃的谷类、豆类等~食。干~。杂~。军~。民有余~。 ⒉农业税踊跃交公~。

:储〈动〉 (形声。从人,诸声。本义积蓄备用) 同本义 储,偫也。--《说文》 储,贮也。储亦备也,谓蓄物以为备曰储也。--《一切经音义》 小人德无储。--曹子建诗犊 盈衍储邸。--王元长《曲水诗序》 府无储钱,库无甲兵。--《韩非子·十过》 储兵马以待之。--《汉书·何并传》 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盐铁论·力耕》 又如储粮备荒;冬储白菜;储邸(储存物品的府库);储峙(蓄备);储款(将钱存入银行);储书(藏书);储敛(聚集资财);储才(积聚人才);储养(谓聚集人才并供养之) 夸大,欺诳 储 chǔ ①存放;储藏~存、~蓄。 ②姓。 【储君】帝王亲属中确定为继承皇位等最高统治权的人。 【储蓄】 ①指积存的钱或物家家有~。 ②居民把暂时不用的现金存入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以备需要时取用。 储chǔ存,积蓄,藏着~存。~积。~蓄。~藏。~备。

:亡 (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隐蔽∠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同本义 亡,逃也。--《说文》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晋语四》 子牟有罪而亡。--《国语·楚语上》 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或以为亡。 数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奴惊,各亡去。--高启《书博鸡者事》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亡归(逃回);逃亡(逃走在外);亡虏(逃亡的犯人);亡民(逃亡 亡wú ⒈〈古〉同"无"用之~度,则物力必屈(屈jué竭,尽)。 亡wáng ⒈逃~命。逃~。流~。 ⒉失去,丢失唇~齿寒(〈喻〉利害关系)。~羊补牢(羊跑掉了,再修圈,还不算晚。〈喻〉事后补救)。 ⒊死,死去的死~。阵~。~兄。 ⒋灭~国。~党。灭~。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 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 月yuè ⒈指月球(月亮,月儿),地球的卫星明~。 ⒉像月亮的形状或颜色的~饼。~琴。牙~刀。~白(淡蓝色)。 ⒊时间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 ⒋按月的~经。~刊。购~票。按~报表。 ⒌ ⒍ ⒎ 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