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曳杖行歌里

"曳杖行歌里"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0:37:50


简介: “曳杖行歌里”出自宋代陆游的《秋晚岁登戏作》,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è zhàng xíng gē lǐ,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秋晚岁登戏作》
内容:
漫漫荞铺白,累累橘弄黄。
未论痴腹饱,已觉醉魂香。
曳杖行歌里,抛书倦枕傍。
轩车虽已矣,终媿食官仓。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秋晚岁登戏作》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漫漫荞铺白,累累橘弄黄。
无论痴腹饱,已觉醉魂香。
曳杖行歌里,抛书倦枕傍。
轩车虽已矣,终媿食官仓。

中文译文:
无尽的荞麦地一片洁白,堆满的橘子泛起了黄色。
不论是否饱食,心已陶醉于芬芳的香气。
走在路上挥舞着拐杖唱歌,抛开书本疲倦地靠在枕边。
尽管轩车已不再,但心中仍然羞愧依赖粮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晚上,登高远眺的场景,并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漫漫荞铺白,累累橘弄黄”描绘了广袤的荞麦地和堆满的橘子,展示了秋天的丰收景象。这里荞麦和橘子的颜色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给读者带来浓烈的秋意。

第二句“无论痴腹饱,已觉醉魂香”,作者提到即使没有吃饱,但心中已经沉醉在香气中。这里的“醉魂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秋天香气的迷恋,同时也可引申为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三句“曳杖行歌里,抛书倦枕傍”,表达了作者在远行的路上,挥舞着拐杖唱歌的情景,并抛开书本疲倦地靠在枕边。这里作者通过行走和歌唱来释放压力和疲惫,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最后一句“轩车虽已矣,终媿食官仓”,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的反思。轩车代表着豪华的座驾,而“食官仓”则指代着依赖官府的禄米。作者在这句话中表达了对过往奢华生活的愧疚之情,认识到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

整首诗以对秋天景色和生活的描绘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内心追求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思了功名利禄的虚无和对物质追求的执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感悟和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màn màn qiáo pù bái, lěi lěi jú nòng huáng.
漫漫荞铺白,累累橘弄黄。
wèi lùn chī fù bǎo, yǐ jué zuì hún xiāng.
未论痴腹饱,已觉醉魂香。
yè zhàng xíng gē lǐ, pāo shū juàn zhěn bàng.
曳杖行歌里,抛书倦枕傍。
xuān chē suī yǐ yǐ, zhōng kuì shí guān cāng.
轩车虽已矣,终媿食官仓。
韵脚: 拼音:yè zhàng xíng gē lǐ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曳 (会意。从申,从丿,丿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 同本义 曳,臾曳也。--《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 车轮曳踵。--《礼记·曲礼》 武举前曳踵。--《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 曳彗星之皓旰兮。--《楚辞·怨思》。注引也。” 曳笏却立。--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负箧曳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弃甲曳兵;曳尾泥涂(比喻污秽卑鄙的行为);曳步(脚 曳(抴)yè拉,牵引~柴。~光弹。弃甲~兵。

:杖 (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同本义 杖,持也。--《说文》 王左杖黄钺。--《书·牧誓》 杖剑从之。--《汉书·韩信传》 杖斧。--《汉书·武帝纪》 又如杖斧(持斧以为威权);杖楫(持杖);杖斧之臣(掌握兵权的武臣);杖策(执马鞭);杖节(执持旌节) 通仗”。凭倚;依靠 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左传·襄公八年》 近臣已下足杖矣。--《汉书·李寻传》 仗父兄之烈。--《资治通鉴》 仗舟楫。 仗汝扶持。--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杖力(依靠武力);杖仁(依仗仁德);杖任(依靠,信任);杖威 杖zhàng ⒈用手扶着走路的棍子拐~。手~。扶~而行。 ⒉棍棒擀面~。玩刀动~。 ⒊〈古〉刑罚的一种,用棍棒打~责。

:行〈名〉hang (象形。本义道路) 同本义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队伍,军队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行háng ⒈排,队列~列♂~。 ⒉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你~几?我~二。 ⒊职业同~。内~。干一~,爱一~。 ⒋某些商店或营业性机构寄卖~。农业银~。 ⒌量词。成行的写两~字。栽三~树。 ⒍ ⒎ ⒏见xíng。 行xíng ⒈走~走。~路。~军。远~。 ⒉跟出行有关的~装。~李。旅~社。 ⒊做,办事,活动,举动~事。~为。~动。~医。试~。执~。进~。举~。 ⒋品质,品德言~。品~。罪~。 ⒌将要~将就业。 ⒍可以这样做也~。 ⒎能干她真~。 ⒏流通,传递通~。推~。发~书报刊物。 ⒐流动的,临时的~商。~营。 ⒑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长干~。兵车~。 ⒒ ⒓ ⒔ ⒕ ①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机关。 ②有关行政事务的~政人员。~政经费。 行hàng 1.刚强貌。参见"行行"。 2.见"树行子"。 行héng 1.口语中称僧道修行的功夫。参见"行望"﹑"道行"。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魏风·园有桃》传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论语·微子》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又如对歌(一问一答地 歌gē ⒈能唱的诗、词语诗~。山~。民~儿。~词。 ⒉唱,咏~唱。~咏。高~一曲。曲项向天~。 ⒊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褃,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褃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褃。--《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内,中。与外相反 褃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 里(裡)lǐ ⒈长度单位1公~为1000米,合二市~,即三百丈。 ⒉〈古〉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今指街坊~弄。邻~。 ⒊家乡故~。同~(同乡)。 ⒋衣服里层绿衣黄~。〈引〉里面,内部城市~。手掌~。柜子~。 ⒌物体内层,跟"表"、"面"相对~层。~面。袜~儿。被盖~子。表~如一。 ⒍一定范围以内山~。那~。哪~?黑夜~。 ①靠左边,靠里的那边。 ②〈方〉内行知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