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梓里数程余

"梓里数程余"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8:38:35


简介: “梓里数程余”出自宋代周必大的《送石似之仓部出粹漳州》,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ǐ lǐ shù chéng yú,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处: 《送石似之仓部出粹漳州》
内容:
半刺临漳郡,荣归总不如,棠阴三世旧,梓里数程余
野老谈遗爱,儒先叩异书。
依乌带东壁,从此照闽墟。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周必大
诗人介绍: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翻译:

《送石似之仓部出粹漳州》是宋代周必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刺临漳郡,
荣归总不如,
棠阴三世旧,
梓里数程余。
野老谈遗爱,
儒先叩异书。
依乌带东壁,
从此照闽墟。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别石似之仓部离开漳州的作品。诗人表达了他对石似之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石似之的送别之情。首先,诗人提到自己身处临漳郡,却只能和石似之相见一半的刺,意味着他们之间的交往有限。接着,诗人表示虽然石似之有所荣归,但总觉得不如自己,这是对石似之的赞扬和自豪之情。然后,诗人提到了棠阴,这是指石似之的祖先先祖的居所,三世旧的意味着这个家族的历史悠久。而梓里则指的是石似之的故乡。诗人表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离别之情。接下来,诗人提到野老谈遗爱,儒先叩异书,表达了对石似之的赞赏和崇敬。最后,诗人借用依乌带东壁的意象,表示自己将照亮闽墟,即漳州,这是对石似之离开的寄托和祝福。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石似之的情感,同时也抒发了对乡愁和别离的思念之情。通过描写石似之的离开和自己对他的赞赏,诗人间接地表达了对自身的自豪和自信。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深思和离别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bàn cì lín zhāng jùn, róng guī zǒng bù rú,
半刺临漳郡,荣归总不如,
táng yīn sān shì jiù, zǐ lǐ shù chéng yú.
棠阴三世旧,梓里数程余。
yě lǎo tán yí ài, rú xiān kòu yì shū.
野老谈遗爱,儒先叩异书。
yī wū dài dōng bì, cóng cǐ zhào mǐn xū.
依乌带东壁,从此照闽墟。
韵脚: 拼音:zǐ lǐ shù chéng yú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梓 (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同本义 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梓,楸也。--《说文》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诗·鄘风·定之方中》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 制作木器的人 攻木之工,轮、舆、弓、炉、匠、车、梓。--《周礼·考工记》 又如梓人(古代木工的一种);梓匠(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 梓zǐ ⒈ ⒉雕版、刻制木板供作印刷的版~版。付~。 ⒊称故乡~里。桑~。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褃,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褃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褃。--《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内,中。与外相反 褃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 里(裡)lǐ ⒈长度单位1公~为1000米,合二市~,即三百丈。 ⒉〈古〉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今指街坊~弄。邻~。 ⒊家乡故~。同~(同乡)。 ⒋衣服里层绿衣黄~。〈引〉里面,内部城市~。手掌~。柜子~。 ⒌物体内层,跟"表"、"面"相对~层。~面。袜~儿。被盖~子。表~如一。 ⒍一定范围以内山~。那~。哪~?黑夜~。 ①靠左边,靠里的那边。 ②〈方〉内行知识~手。

:数 (形声。从攴,娄声。本义点数;计算) 同本义 數,计也。--《说文》 以岁之上下数邦用。--《周礼·廪人》 递数之不能终其物。--《礼记·儒行》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珠可历历数也。--明·魏学洢《核舟记》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从一数到十;数拾(查点;收拾);数白道黑(卖弄口舌);数白论黄(计较银钱。白白银。黄黄金);数筹定点(数筹码计算时间);数东瓜,道茄子(尽情谈论各种事情);数米而 炊,称柴而爨(比喻吝啬之极);数数儿;数不胜数;数课(计算并予登记); 数(數)shuò ⒈屡次,经常频~。~见不鲜。~犯边境。 数(數)shǔ ⒈查点,计算当面~清。不可胜~。 ⒉指责,列举过失~落。~说。 ⒊比较起来最突出就~她勤奋。 数(數) shù ⒈指数目,数量岁~。基~。回~。人~太多,这屋容纳不了。 ⒉几,几个(指不确定的数目)~个。~年。~百种。 ⒊迷信者所谓的"天运"、"命运"天~、气~、劫~等都是胡编瞎说。 ⒋ 数cù 1.细密;稠密。 2.细小。参见"数目"。

:程 (形声。从禾,呈声。本义称量谷物,并用作度量衡的总名) 度量衡的总称 按度程。--《礼记·月令》 程者,物之准也。--《荀子·致仕》 法式;章程,规格 张苍定章程。--《汉书·高帝纪》 又如章程(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程考(按科举常规考试);程品(法式;规范);程法(程式;法则) 典范;法度 匪先民是程。--《诗·小雅》 后世以为法程。--《吕氏春秋·慎行》 又如程律(法律);程墨(作为范本阅读的八股文选集) 限度;期限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余,饶也。--《说文》 剩下;剩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余 剩下的,多余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亦无使有余。--《吕氏春秋·辩士》。注犹多也。” 父有余(余)财。--《吴仲山碑》 今也每食无余(余)。--《诗·秦风·权舆》 又如余夫(指一家五口或八口为率以外多余的人口);余润(利润);余资(剩余的钱);余师(很多余地; 残留的; 余yú ⒈我,我的。 ⒉剩下的,多出的剩~。节~。多~。有~。~粮。不遗~力。 ⒊遗留,遗存城荒古迹~。 ⒋零数十~天。百~人。五里~。 ⒌后,以外业~。工作之~。 余yù 1.姓。见"余且"。 余xú 1.见"余吾"。 余tú 1.梼余,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