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H 唤我溪边住

"唤我溪边住"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0:25:41


简介: “唤我溪边住”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生查子 独游西岩》,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n wǒ xī biān zh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生查子 独游西岩》
内容: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
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高高处。
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朝代: 宋代
分类: 生查子
诗人: 辛弃疾
诗人介绍: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翻译: 【注释】
  ①作于闲居带湖时期。西岩:在今江西上饶市南。它形如覆钟,中空而有螺形悬石,并时见滴水缘石而下,是游览胜地。  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青山高傲,明月纯洁,是物品,亦词人人品之自我写照。邀青山为伴侣,引明月为知己;“唤我溪边住”,“听读《离骚》去”,将物人化;物我合一,情景交融。不说清溪映月,却说月入清溪,奇思妙趣。
  ②偃蹇(yǎnjiǎn眼减):原义高耸,引申为骄傲,傲慢。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怜:爱怜,喜欢。
  ③“岁晚”两句:青山多情,唤我溪边作伴。岁晚:指寒冬腊月。生:语尾助词,无义。
  ④“山头”两句:山头明月,来自九天高处。
  ⑤“夜夜”两句:明月映入清溪,似夜夜陪侍听读。《离骚》:战国时代楚国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在古代游纪体诗词中,以“独游”为内容的十分鲜见。“独游”,顾名思义,就是孤孤单单没有人为伴的游历,同时心情又很郁闷,很显然,作者辛弃疾此时就属这一类 。淳熙八年(1181 )冬,他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纪游之作。
开头“青山”两句,写出了词人对青山的一片痴情。他似乎想把巍然独立的青山招到近旁,可青山却无动于衷,于是便发出善意的埋怨:青山啊,你那么高傲,有谁会喜欢你呢?“偃蹇 ”,有高耸、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随人俯仰,这或许就是词人想象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苏轼诗云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越州张中舍寿乐堂》)。看来,巍巍青山绝不同于热衷功名利禄的市侩之辈。在辛弃疾的笔下,青山也总是被写得气象不凡、通达人情的。比如他写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作者同青山之间,“情与貌,略相似”,真可谓彼此仰慕,心心相印了。
“岁晚”两句写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岁暮寒冬,青山劝词人到山中溪边来住,相互为伴,以御寒风。可见,作者“ 独游西岩”是在冬天。但更深一层揣摩,似乎应该把自然界的寒,理解为政治上的失意。作者正是在恶劣的政治气候逼迫下,闲居山野,得到青山深切关怀的。
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 ,既承接上片“ 劝我溪边住”,又另辟新的境界,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人在山中,见不到地平线上升起的皓月;当月露山头,已是高悬中天了。这两句写出了山中望月的特点。那一轮素月,是悄悄爬上山头,关切地探望可敬的词人呢,还是高高地亮起一盏天灯,遍洒银辉,和青山、溪水一起形成一种令人沉醉的意境,给词人带来不尽的遐想?
结尾两句,由抬头望空中明月到低头见溪中月影,好似明月由“天高处”进入溪水中来了。词人形影相吊,住在山中溪畔 ,唯有流水中浮动着的月影相陪,这是多么难得的伴侣,多么难得的友情 !“夜夜”句还表明,这次游山逗留了不止一日。明月不仅有形有影 ,而且有意有情 ,你看它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 》呢。从明月由“来”到“去”,说明词人深夜未眠,足见其忧愤之至。
这首词语言简洁,内容深刻含蓄。初读全词,似乎作者寄情山水,与青山明月相交游,心情轻松愉快。细加品味则不然。词中描写的是: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 ,词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长夜无眠,独咏《离骚 》。这是一幅多么凄清、幽独而又含有晶莹色泽的图画!这图画中的主人公,不正是有志难申、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作者形象吗?
词中的青山和明月,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的偏见,高尚、正直而又纯洁。当作者罢官之际,被“严寒”所逼之时,得到敬重的,只有它们——青山和明月,情深意切,成为自己的知音。在章法上,上片不说自己游山,而说青山“劝我溪边住”;下片不说自己月夜读《离骚》,而说明月听《离骚 》。以客写主,不仅含蓄蕴藉,情趣横生,而且有力地衬托出作者的高洁品格。尽管他为世所弃,无从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却仍然保持着“一片丹心在玉壶”的美好情操。
听读《离骚》,从“读”这个行动来说,是写实,但其中另有寓意 。《离骚》抒发了屈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郁愤不平之情。辛弃疾一生渴望收复中原,却屡遭投降派排斥和打击,不为朝廷所用,不得已闲居乡里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满腔忧愤之气,很难用一二句话表达出来,借用屈原的《离骚 》,恰好充分地表现了作者的心情。看似信手拈来,不留痕迹,却显出作者的非凡功力。轻轻一笔,就使全词的主题思想迅速得到升华。
读音: qīng shān zhāo bù lái, yǎn jiǎn shuí lián rǔ.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
suì wǎn tài hán shēng, huàn wǒ xī biān zhù.
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shān tóu míng yuè lái, běn zài gāo gāo chù.
山头明月来,本在高高处。
yè yè rù qīng xī, tīng dú lí sāo qù.
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韵脚: 拼音:huàn wǒ xī biān zhù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唤 (形声。从口,奂声。本义呼,叫,) 同本义 唤,呼也。--《说文新附》 不闻爷娘唤女声。--《乐府诗集·木兰诗》 千呼万唤始出来。--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唤门(在门外叫内边的人开门);唤应(呼应,照应);唤字叫背(掷钱猜正反面赌博) 呼唤使来 虑诸公不奉诏,于是先唤周侯、丞相入。--《世说新语·方正》 又如唤取(呼请);唤集(召集);唤铁(一种响铁器,敲击时可以招唤鸟兽) 传唤 叫做 唤huàn喊,呼叫~鸭◆~。~起。~醒。~他一声。

:我 (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自称;自己 我,施身自谓也。--《说文》 观我生。--《易·观卦》 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 又如我行(我这里);我身(我自己;我这个人);我咱(我自。我,我自己);我见犹怜(形容女子容貌姿态美丽动人);我家(自己。我们家);我侬(方言。我)--按上古时代,吾” 和我”在语法上有分别。吾”不用于动词后面作为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 己方;己国 我wǒ ⒈自称,自己~国。忘~工作。~行~素。 ⒉自己的一方分清敌~。

:溪 (溪本作豨) 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 嵠,山渎无所通者。--《说文》 是故溪狭者速涸。--《墨子·亲士》 子越自石溪。--《左传·文公十六年》。注入庸道。” 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司马相如《上林赋》 又如溪步(水涯与渡船处);溪径(小路。引申谓途径) 泛指小河流 武陵有五溪,谓雄溪 、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水经注·沅水》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陶渊明《陶渊明集·桃花源记》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潇水。--柳宗元《愚溪诗序》 又如溪头(溪边) 没有出口的山沟 溪(豨)xī(又读qī)山里的小河沟。 溪jī 1.见"勃溪"。 2.见"衛溪"。

:边 (形声。从辵,舩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同本义 边,行垂崖也。--《说文》 边,垂也。--《尔雅》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唐·李白《荆州歌》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边境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杜甫《兵车行》诗 边 biān ①物体周围的部分海~。 ②界限~界、~防。 ③表示地位、方向东~、上~。 ④两个边连用,表示动作同时进行~学~用。 ⑤几何图形上夹成角的射线或围成多角形的线段。 ⑥姓。 【边鄙】边远的地方。 【边币】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等发行的货币。 【边边边定理】有3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边陲】边境;边疆西北~。 【边关】边境上的关口。 【边角边定理】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边款】刻于印侧的题记。包括年、月,名款、诗文、图案等。 【边塞】边境的要塞。 【边饰纹样】装饰于器物边缘的纹样。在服装、书籍封面和商品包装上常应用这种装饰。又称边缘纹样。民间称花边。 【边心距】正多边形的中心到它的一边的距离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正多边形的边心距等于正多边形的内切圆半径r。 【边缘海】位于大陆的边缘,一侧以大陆为界,另一侧以半岛、岛屿或岛弧与大洋分隔,水流交换通畅。如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又称陆缘海。 【边缘科学】 ①以学科间有关的共同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促进科学全面、深入发展的新兴学科。 ②专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新生学科。又叫交叉科学、跨学科科学。 【边缘纹样】见【边饰纹样】。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的动物,由于某种程度上种类的混杂,在种类和数量上均较相邻生物群落丰富。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住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同本义(站住) 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后汉书·蓟子训传》 春光已向梅梢住。--《后汉书》 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南齐书·张融传》 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萧悫《春日曲水》 又如住歇(停止,停歇);住滞(停留);住后(留后;殿后);住锡(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停止 杜请裴追之,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还杜许。--《世说新语·方正》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又如住脚(止步);渍(停止) 暂居;居住 住zhù 1.停留;留。 2.停止;停住。 3.居住。 4.指在一段时间里从事某种活动。 5.做动词的补语。表示牢固或稳当。 6.做动词的补语。表示停顿或静止。 7.做动词 的补语。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或够不上。 8.姓。《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引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有住时青。参阅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