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H 弘宽敛衽惭三策

"弘宽敛衽惭三策"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2 03:15:18


简介: “弘宽敛衽惭三策”出自宋代刘克庄的《读友人奏藁》,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óng kuān liǎn rèn cán sān cè,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出处: 《读友人奏藁》
内容:
首规旒冕次钧衡,纸价遥知贵洛城。
谷永有知应愧死,曹蜍无气谩偷生。
弘宽敛衽惭三策,桑濮收声让九成。
闻说龙天俱赞叹,法筵第一义分明。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刘克庄
诗人介绍: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翻译:

《读友人奏藁》是宋代刘克庄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首规旒冕次钧衡,
纸价遥知贵洛城。
谷永有知应愧死,
曹蜍无气谩偷生。
弘宽敛衽惭三策,
桑濮收声让九成。
闻说龙天俱赞叹,
法筵第一义分明。

诗意:
这首诗词开头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规旒冕服依次排列,钧衡器物整齐划一。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纸价贵重的洛阳城的了解。在第三、四句中,诗人以谷永和曹蜍作为比喻,表达了对有才能而默默无闻的人的遗憾,以及对没有才能却偷生偷安的人的鄙视。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谦逊地说自己像弘宽一样,退让三策,像桑濮一样,默默地让位于九成。最后一句中,诗人传闻龙天对这篇诗赞叹不已,将其评为法筵第一,显示出这首诗词的价值和意义。

赏析:
《读友人奏藁》是一首抒发自己心声的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表达了他对才能被埋没和庸碌生活的不满和忧虑,以及对追求真正价值的向往。诗中的景象描绘生动,用词简洁而富有力量,展示了作者的才华。通过对谷永和曹蜍的比喻,诗人表现出对有才能者应该有所作为的期望和对庸碌者的不屑。最后一句中的传闻则增添了诗词的神秘感和崇高价值,体现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对真正艺术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才能被埋没和庸碌生活的忧虑,并对真正的才华和艺术追求的向往。诗词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ǒu guī liú miǎn cì jūn héng, zhǐ jià yáo zhī guì luò chéng.
首规旒冕次钧衡,纸价遥知贵洛城。
gǔ yǒng yǒu zhī yīng kuì sǐ, cáo chú wú qì mán tōu shēng.
谷永有知应愧死,曹蜍无气谩偷生。
hóng kuān liǎn rèn cán sān cè, sāng pú shōu shēng ràng jiǔ chéng.
弘宽敛衽惭三策,桑濮收声让九成。
wén shuō lóng tiān jù zàn tàn, fǎ yán dì yī yì fēn míng.
闻说龙天俱赞叹,法筵第一义分明。
韵脚: 拼音:hóng kuān liǎn rèn cán sān cè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弘〈名〉 (形声。从弓。厶声。本义弓声) 同本义 弘,弓声也。--《说文》 姓。如弘仁(1610╠1664),清初画家。本姓江”,名韬”,安徽人。工画山水;弘法(774╠835),日本留学唐朝的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之开宗祖师 弘 〈形〉 假借为宏”。大的(现多作宏) 弘,大也。--《尔雅》 弘璧。--《书·顾命》 丧乱弘多。--《诗·小雅·节南山》 式虽小子,而式弘大。--《诗·大雅·民劳》 诚取善之弘大。--清·刘开《问说》 又如弘功(大功);弘慈(大慈大悲);弘绩(伟大的功绩);弘长(远大;扩大;昌盛) 广, 弘hóng ⒈大~图。~愿。~才大智。 ⒉扩大,光大思~祖业。

:宽 (形声。从宀,表示与房屋有关,苋声。本义房屋宽敞) 同本义 宽,屋宽大也。--《说文》 府寺宽敞。--《后汉书·刘般传》 又如宽厂(宽敞);宽空(宽畅,不阻塞);宽转(宽敞有余地) 广阔;面积大。与狭”相对 云水洞庭宽。--张祜《送韦整尉长沙》 横的距离大 阶庭宽窄才容足。--白居易《题新居寄元八》 又如宽乡(指地广人稀之地);宽平(指宽阔平坦之处);宽衍(宽阔平坦) 度量宽宏;宽厚 宽兮绰兮。--《诗·卫风·淇奥》。传宽能容众。” 言宽以居之。--《易·文》 宽而栗 宽(寛)kuān ⒈阔大,跟"窄"相对~阔。~敞。~广。~银幕。 ⒉松缓,放松~心。放~。〈引〉 ①脱去,解除请~了风衣。 ②伸延~限三天。 ③宽大~猛相济。处理从~。 ⒊富裕~裕。~绰。 ⒋度量大~宏大量。~大为怀。 ⒌物体横的距离~度。三尺~的布。

:敛 (形声。从攴,佥。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敛,收也。--《说文》 既射则敛之。--《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 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汉书·食货志》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敛赀财以送其行。--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敛局(邀人聚赌,从中抽头);敛衣(聚集零碎布头所制成的衣服) 收获 自种自敛,服箱以走。--柳宗元《牛赋》 又如敛材(采集可食的百草根实);敛实(收割庄稼);敛获(收获) 征收 豹因重敛百姓 敛(斂)liǎn ⒈收,聚集收~。聚~。秋~冬藏。〈引〉征收横征暴~。 ⒉约束,检点~迹。闭门自~。 敛lián 1.见"敛盂"。

:衽 (形声。从衣,壬声。本义衣襟) 同本义 衽二尺有五寸。--《仪礼·丧服记》 再拜稽首以衽受。--《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楚必敛衽而朝。--《汉书·张良传》 又如衽左(左衽。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衽服(左衽之服。指少数民族的服装);衽发 (披发左衽。指古代中原 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指床草席 御衽于奥。--《仪礼·士昏礼》。注卧席也。” 衽席床第。--《周礼·王府》 又如衽席(床褥与莞簟);衽席之上(比喻安 衽(裧)rèn〈古〉 ⒈衣襟。 ⒉睡觉用的席子~席。

:惭 (形声。从心,斩声。本义羞愧)同本义 憀,媿也。--《说文》 不直失节谓之憀。--《小尔雅》 富者有惭色。--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羊子大惭。--《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大言不惭;惭叹(惭愧感叹) 惭 cán 亦作"憀"。羞愧。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策 (形声。从竹,朿)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軓前十尺而策半之。--《考工记·舟人》 则仆执策立于马前。--《礼记·曲礼》 绕朝赠之以策。--《左传·文公十三年》 左师为已短策。--《左传·襄公十七年》 伤吻敝策。--《汉书·王褒传》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战国策·赵策》 执策而临之。--唐·韩愈《杂说》 振长策而御宇内。--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策辔(马鞭与马缰);策彗(以 策 cè ①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②古代考试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提问,由应试者对答对~。 ③我国古代的一种计算工具,跟筹相似。 ④计谋办法计~、献计献~。 ⑤古代赶马用的鞭子。 ⑥用鞭子赶马鞭~、~马疾驰。 ⑦姓。 【策动】谋划动员。 【策动力】〈理〉物体做受迫振动所受的周期性的外力。 【策反】深入敌对一方内部,秘密进行鼓动,使之倒戈。 【策励】督促激励在工作中不断、自己。 【策马】用鞭子赶马。特指(骑在马上)用鞭子驱马前进。 【策士】封建时代投靠君主或公卿为其出谋划策的人◇来泛指有计谋的人。 【策源地】战争、社会运动等发动、兴起的地方金田村是太平天国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