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锥末藏铦利

"锥末藏铦利"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6 21:37:36


简介: “锥末藏铦利”出自宋代周必大的《送冯圆仲吏部出守邛州》,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uī mò cáng xiān l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出处: 《送冯圆仲吏部出守邛州》
内容:
锥末藏铦利,刀头惬寝兴。
为郎非白首,补郡有高能。
交分看前辈,离愁愧老僧。
亭亭望中塔,高处待重登。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周必大
诗人介绍: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翻译:

《送冯圆仲吏部出守邛州》是宋代周必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锥末藏铦利,
刀头惬寝兴。
为郎非白首,
补郡有高能。
交分看前辈,
离愁愧老僧。
亭亭望中塔,
高处待重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冯圆仲吏部出守邛州的送别之情。诗人以锥子修剪铅笔尖锋利、刀刃磨得锋利为比喻,表示冯圆仲作为一位官员,具备聪明才智,能够胜任郡守的职务。冯圆仲年轻有为,还未出现白发,但已被任命为郡守,这显示了他的才能和能力。诗人自愧不如,感到离愁之情,对自己的年龄和修行抱有愧疚之情。诗人期待着冯圆仲在邛州升迁,预示着他在官场上的重要地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冯圆仲的敬佩和送别之情。通过锥子和刀刃的形象,诗人赞美了冯圆仲的才智和能力,并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诗人则以自身的年龄和修行与冯圆仲相对照,表达了自愧不如的情感。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高处远望中塔,等待着冯圆仲的重要晋升,给人以希望和期待的感觉。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运用了简洁明了的比喻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在送别冯圆仲时的情感和对他的期待。通过对年轻有为的冯圆仲的赞美和自我反思,诗人展现了对人生和官场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huī mò cáng xiān lì, dāo tóu qiè qǐn xìng.
锥末藏铦利,刀头惬寝兴。
wèi láng fēi bái shǒu, bǔ jùn yǒu gāo néng.
为郎非白首,补郡有高能。
jiāo fēn kàn qián bèi, lí chóu kuì lǎo sēng.
交分看前辈,离愁愧老僧。
tíng tíng wàng zhōng tǎ, gāo chù dài zhòng dēng.
亭亭望中塔,高处待重登。
韵脚: 拼音:zhuī mò cáng xiān lì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锥 (形声。从金,隹声。本义钻孔的工具) 同本义 锥,锐也。--《说文》 锥,利也。--《释名·释用器》 引锥自刺其股。--《战国策·秦策一》 锥之处囊中。--《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又如锥刀(用以雕刻的锥形小刀。比喻微小);锥矢(一种税利的短箭);锥囊(锥处囊中);锥行衰(立锥形);锥行之陈(前尖如锥的阵形);锥毛(喻细微之物);锥刀之末(比喻微小利 益,也比喻小事) 形如尖锥的东西 疾如锥矢。--《淮南子·兵略》。注金镞翦羽之矢也。” 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元稹《寄 锥zhuī ⒈一端尖锐可钻孔的工具圆~子。 ⒉形状像锥子的毛~(毛笔)。 ⒊用锥形的东西钻在这儿~个孔。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 末mò ⒈梢,尖端,跟"本"相对~梢。~大必折。秋毫之~。 ⒉最后,终了,跟"始"相对~尾。~了。岁~。 ⒊碎屑,不重要的事粉~。药~儿。茶叶~。切勿本~倒置。 ⒋轻微,不足道(旧时用作自谦)~议。~将愿往。 ⒌传统戏曲里的一种角色,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藏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储积,收藏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隐匿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怀有 藏 cāng ①~隐蔽埋~。 ②收存;储藏~书。又见zàng。 【藏垢纳污】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又作藏污纳垢。 【藏奸】~心怀恶意。 ②不肯拿出全部精力或不肯尽力帮助人~耍滑。 【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的未被发现的人才。 【藏匿】隐藏起来不让人发现。 【藏头露尾】形容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都摊出来。 【藏污纳垢】见【藏垢纳污】。 【藏掖】 ①怕人知道或发现而竭力掩藏~躲闪。 ②掩饰住的弊端他办事可从来没有~。 【藏拙】怕出丑,不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看法或技能。常用为自谦之辞。 藏zàng ⒈储存东西的地方库~。宝~。 ⒉道教、佛教经典的统称道~。大~经。 ⒊ ①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②唐玄奘号"三藏法师"。 ⒋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⒌ 藏cáng 1.隐藏;潜匿。 2.收藏;储藏。 3.怀,藏在心中。 4.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藏zāng 1.草名。 2.通"臧"。善。 3.通"赃"。窝主。

:利〈形〉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 利lì ⒈好处,益处,跟"害"、"弊"相对~益。~国~民。 ⒉使得到好处毫不~己,专门~人。 ⒊顺当的,与愿望相合的顺~。战无不~。 ⒋锐,锋快,跟"钝"相对~刃。锐~的刀。锋~的剑。〈引〉善于说话言词锋~。辩口~舌。 ⒌利润,利息微~。盈~。反暴~。本~两清。 ⒍ ①利和害。 ②同"厉害"痛得~害。 ⒎ ①爽快她做事干脆~落。 ②整齐干净~落。 ③完妥这事办~落了。 ⒏ ①使人或事物发挥作用~用时间。废品~用。 ②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可以~用他。~用这件事教育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