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G 镐京辟雍

"镐京辟雍"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3:16:18


简介: “镐京辟雍”出自先秦佚名的《文王有声》,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hào jīng bì yō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
出处: 《文王有声》
内容: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遹求厥宁,遹观厥成。
文王烝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文王烝哉!筑城伊淢,作丰伊匹。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
王后烝哉!王公伊濯,维丰之垣。
四方攸同,王后维翰。
王后烝哉!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四方攸同,皇王维辟。
皇王烝哉!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皇王烝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武王烝哉!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武王烝哉!
朝代: 先秦
分类: 诗经,赞颂,写人
诗人: 佚名
诗人介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翻译:

文王有声翻译及注释

翻译
文王有着好声望,如雷贯耳大名享。但求天下能安宁,终见功成国运昌。文王真个是明王!
受命于天我文王,有这武功气势旺。举兵攻克那崇国,又建丰邑真漂亮。文王真个是明王!
挖好城壕筑城墙,作邑般配实在棒。不贪私欲品行正,用心尽孝为周邦。君王真个是明王!
文王功绩自昭彰,犹如丰邑那垣墙。四方诸侯来依附,君王主干是栋梁。君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奔流向东方,大禹功绩不可忘。四方诸侯来依附,大王树立好榜样。大王真个是明王!
落成离宫镐京旁,在西方又在东方,在南面又在北面,没人不服我周邦。大王真个是明王!
占卜我王求吉祥,定都镐京好地方。依靠神龟定工程,武王完成堪颂扬。武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边上杞柳壮,武王任重岂不忙?留下治国好策略,庇荫子孙把福享。武王真个是明王!

注释
⑴遹(yù):陈奂《诗毛氏传疏》:“全诗多言‘曰’、‘聿’,唯此篇四言‘遹’,遹即曰、聿,为发语之词。《说文》……引诗‘欥求厥宁’。从欠曰,会意,是发声。当以欥为正字,曰、聿、遹三字皆假借字。”
⑵烝(zhēng):《尔雅》释“烝”为“君”。又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韩诗云:“烝,美也。”可知此诗中八用“烝”字皆为叹美君主之词。
⑶于崇:“于”本作“邘”,古邘国,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崇为古崇国,故地在今陕西户县,周文王曾讨伐崇侯虎。
⑷丰:故地在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岸。
⑸淢(xù):假借为“洫”,即护城河。
⑹棘(jí):陆德明《经典释文》作“亟”,《礼记》引作“革”。按段玉裁《古十七部谐声表》,棘、亟、革同在第一部,是其音义通,此处皆为“急”义。
⑺王后:第三、四章之“王后”同指周文王。有人将其释为“周武王”,误。
⑻公:同“功”。濯(zhuó):本义是洗涤,引申有“光大”义。
⑼翰:主干。
⑽皇王:第五、六章之“皇王”皆指周武王。辟(bì):陈奂《诗毛氏传疏》认为当依《经典释文》别义释为“法”。
⑾镐(hào):周武王建立的西周国都,故地在今陕西西安沣水以东的昆明池北岸。辟廱(bì yōnɡ):西周王朝所建天子行礼奏乐的离宫。
⑿无思不服: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无思不服’,无不服也。思,语助耳。”
⒀宅:刘熙《释名》释“宅”为“择”,指择吉祥之地营建宫室。“宅”是乇声字,与“择”古音同部,故可相通。
⒁芑(qǐ):同“杞”。芑、杞都是己声字,古音同部,故杞为本字,芑是假借字,应释为杞柳。
⒂仕:毛传释“仕”为“事”,古通用。
⒃“诒厥”二句:陈奂《诗毛氏传疏》云:“诒,遗也。上言谋,下言燕翼,上言孙,下言子,皆互文以就韵耳。言武王之谋遗子孙也。”

读音: wén wáng yǒu shēng, yù jùn yǒu shēng.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yù qiú jué níng, yù guān jué chéng.
遹求厥宁,遹观厥成。
wén wáng zhēng zāi! wén wáng shòu mìng, yǒu cǐ wǔ gōng.
文王烝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jì fá yú chóng, zuò yì yú fēng.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wén wáng zhēng zāi! zhù chéng yī yù, zuò fēng yī pǐ.
文王烝哉!筑城伊淢,作丰伊匹。
fěi jí qí yù, yù zhuī lái xiào.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
wáng hòu zhēng zāi! wáng gōng yī zhuó, wéi fēng zhī yuán.
王后烝哉!王公伊濯,维丰之垣。
sì fāng yōu tóng, wáng hòu wéi hàn.
四方攸同,王后维翰。
wáng hòu zhēng zāi! fēng shuǐ dōng zhù, wéi yǔ zhī jī.
王后烝哉!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sì fāng yōu tóng, huáng wáng wéi pì.
四方攸同,皇王维辟。
huáng wáng zhēng zāi! hào jīng bì yōng, zì xī zì dōng, zì nán zì běi, wú sī bù fú.
皇王烝哉!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huáng wáng zhēng zāi! kǎo bo wéi wáng, zhái shì hào jīng.
皇王烝哉!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wéi guī zhèng zhī, wǔ wáng chéng zhī.
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wǔ wáng zhēng zāi! fēng shuǐ yǒu qǐ, wǔ wáng qǐ bù shì? yí jué sūn móu, yǐ yàn yì zǐ.
武王烝哉!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wǔ wáng zhēng zāi!
武王烝哉!
韵脚: 拼音:hào jīng bì yōng
平仄: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镐 gao 镐头 镐 hao (形声。从金,高声。本义温器) 同本义 镐,温器也。--《说文》 镐京。古都名。西周国都,在今陕西西安西南 王在在镐。--《诗·小雅·鱼藻》 又如镐洛(镐京与洛阳的并称) 姓 镐 通皓”。光明的样子 镐gǎo ⒈一种刨土工具十字~。 镐 hào ⒈镐京,西周的国都。在今陕西省长安之西北。 ⒉见gǎo。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京,人所为绝京丘也。--《说文》 辨京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筑重京。--《淮南子·览冥》 为京邱若山陵。--《吕氏春秋·禁塞》 乃觏于京。--《诗·大雅·公刘》 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三国志·公孙瓒传》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泛指高大的山丘 mourtian] 望楚与堂,景山 京jīng ⒈国都,首都~城。 ⒉特指我国的首都北京~剧。~九(北京、九龙)铁路。 ⒊大莫之与~(没有比他更大的)。 ⒋数目字。〈古〉指一千万。另说十亿为兆,十兆为~。 ⒌ ①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②越南的主要民族。 ⒍

:辟 (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榞??,,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 同本义 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说文》 辟言不信”。(法度之言,而不听信。)--《诗·小雅·雨无止》 君主 辟遏有德。--《汉书·五行志》。注天子也。” 皇王(指周武王)维(语气词)辟。--《诗经·大雅·文王有责》 又如复辟 古称官吏 厥辟不辟。--《礼记·坊记》 三卿一长曰辟。--《周书·武顺》 正殿路寝,用朝群 辟 bì ①君主复~。 ②排除~邪。 ③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又见pì。 【辟易】因惊恐而控制不住退离原地。 辟pì ⒈开,打开,开发开~。开天~地。 ⒉排除,驳斥~谣。~邪说。~伪科学。 ⒊透彻精~。 ⒋法度,法律大~(死刑)。 辟mǐ 1.停止;平息。 辟bò 1.(用刀﹑剪等)分开。 2.分别;区别。 辟pí 1.织物边缘的装饰。

:雍 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诗·周颂·振鹭》 毋雍泉。--《谷梁传·僖公九年》。释文雍,塞也。” 今臣雍阏不得闻。--《汉书·中山靖王胜传》。师古曰雍读曰壅。雍,塞也。” 古代掌烹饪之官 古天子祭祀宗庙毕撤俎豆时所奏的乐章,亦用为撤膳时之乐 三家者以《雍》彻。--《论语》 雍 和谐;和睦 雍睦亲族。--《新五代史》 又如雍熙于变(和谐兴盛,国家稳定);雍恬(和洽安乐);雍雍(声音和谐 雍(雝)yōng和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