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Q 禽惊杵声去

"禽惊杵声去"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9:57:40


简介: “禽惊杵声去”出自宋代陆游的《病中戏书》,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ín jīng chǔ shēng qù,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出处: 《病中戏书》
内容:
微疾饯余灾,时须药裹开。
禽惊杵声去,蜂认蜜香来。
闭户知长日,全生幸散村。
晚凉幽兴动,强到竹边回。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病中戏书》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中戏书

微疾饯余灾,
时须药裹开。
禽惊杵声去,
蜂认蜜香来。
闭户知长日,
全生幸散村。
晚凉幽兴动,
强到竹边回。

译文:
微小的疾病为我送行,
时候到了就得敞开服药。
鸟儿受到杵声的惊扰而飞走,
蜜蜂则认出蜜香而前来。
闭上门户知道白天有多长,
我幸运地生活在散村。
在晚凉中,幽静的兴致被激发,
我不得不强迫自己回到竹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陆游在疾病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在病榻上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病中的景象和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微疾饯余灾”表达了自己只是面对轻微疾病,庆幸自己能够渡过这些灾难。接着,他提到了服药的时机,暗示自己在病中也要坚持治疗。

然后,诗人描述了禽鸟受到杵声惊扰而飞走,蜜蜂则闻到蜜香而前来。这里通过对自然界中动物行为的描写,与诗人自身的处境形成对照,表达了他在病榻上与自然相互呼应的心境。

接下来,诗人闭户,意味着他守在家中,领会到时间的长久。他幸运地生活在一个散村,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的生活。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最后,诗人提到晚凉时分,暗示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兴致的激发。他不得不强迫自己回到竹边,意味着他不愿离开这种宁静的环境,希望能够与自然融合,并在其中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属。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在病榻上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自身情感的表达,诗人表达了对宁静、对生活的向往,并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寻求心灵的寄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ēi jí jiàn yú zāi, shí xū yào guǒ kāi.
微疾饯余灾,时须药裹开。
qín jīng chǔ shēng qù, fēng rèn mì xiāng lái.
禽惊杵声去,蜂认蜜香来。
bì hù zhī cháng rì, quán shēng xìng sàn cūn.
闭户知长日,全生幸散村。
wǎn liáng yōu xìng dòng, qiáng dào zhú biān huí.
晚凉幽兴动,强到竹边回。
韵脚: 拼音:qín jīng chǔ shēng qù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禽〈名〉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同本义 禽,走兽总名。--《说文》 禽者何?鸟兽之总名--《白虎通》 命主祠祭禽于四方。--《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 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列子·黄帝》 六禽。--《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 终日而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三国志·华陀传》 虎亦诸禽之雄也。--汉·王充《论衡·遭虎》 鸟类的总称 二足而羽谓之禽。╠ 禽qín ⒈鸟类的总称飞~。家~。 ⒉〈古〉又作鸟兽的总称五~(虎鹿熊猿鸟)。 ⒊〈古〉通"擒"~灭六王。

: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驚,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惊动;震惊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 惊(驚)jīng ⒈骡、马等因受吓而发狂乱奔控制~马。〈引〉害怕,精神紧张~骇。~慌失措。~心动魄。~恐万状。 ⒉意料以外的感觉~喜交集。倍感~奇。 ⒊扰乱,震动~扰。~动。~天动地。 ⒋

:杵〈名〉 (形声。从木,午声。本义舂米的棒槌) 同本义 杵,舂杵也。--《说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传 又如杵臼交(不嫌贫贱的交情);杵臼(杵与臼);杵头(杵) 捶衣用的短木棒 筑墙、筑堤时,用来填实泥土的棒槌 筑谓之杵。--《广雅》 杵以梧。--《礼记·杂记》 又如杵声(筑城填土的杵槌声);杵木(筑土的木槌) 古代的一种棒形兵器。形如杵 杵 〈动〉 捣,砸 傲童不讴歌,舂筑者不相杵。 杵 chǔ ①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来舂米或洗衣时捶衣服~臼。 ②用细长的东西戳或捅。楮楮树。落叶乔木,叶卵形有硬毛,开淡绿色花。树皮可造纸,也叫树构。 杵chǔ ⒈舂米的棒槌。泛指捶物的棒槌。 ⒉用长形的东西捅、戳只是手指头~了他一下。 ⒊〈古〉兵器降魔~。

:声 (形声。从耳,殸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 声(聲)shēng ⒈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波。~音。说话~。金石之~。 ⒉名誉,名望名~。~誉。~价。~望。~威。 ⒊宣称,说出,扬言~称。~明。~张。~罪致讨。~东击西。 ⒋量词大喊三~。 ⒌ ⒍

:去〈动〉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本义离开) 同本义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魏禧《大铁椎 去qù ⒈离开~职。离~。就~。 ⒉前往,由此到彼~学校。从成都~上海。快给他~封信。 ⒊距,距离,差别此~那儿有两公里。相~甚远。 ⒋除掉,放弃,减掉~掉。除~。减~。 ⒌已过的过~的。特指刚过的一年~冬。~年。 ⒍失掉大势已~。 ⒎在动词前〈表〉去做或要做~杀鸡。明天~买鞋。 ⒏在动词后〈表〉趋向或持续下~。出~。让他说~。照常做~。 ⒐扮演(戏曲里角色)你~演书生。 ⒑ ⒒ ⒓ 去jǔ 1.收藏。 去qū 1.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