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J 迹虽隔吴蜀

"迹虽隔吴蜀"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04:17:28


简介: “迹虽隔吴蜀”出自宋代陆游的《登山西望有怀季长》,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ī suī gé wú shǔ,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出处: 《登山西望有怀季长》
内容:
行年垂九十,举世少辈行。
敢言分非病,要是老益壮。
平时嬾书疏,有答未始倡。
张卿独所敬,夙昔推直谅。
迹虽隔吴蜀,相忆每惨怆。
使者交道中,万里问亡恙。
忽焉奉赴告,斯文岂将丧?腰经不抚棺,执绋不会葬,送子岷山下,想见车百两,我徒哭寝门,泪尽气塞吭。
年虽不耄期,仕谁不将相?神明司祸福,于职岂亦旷。
霜风九月初,凭高极西望,江原在何许,安得铲叠嶂?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登山西望有怀季长》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年垂九十,举世少辈行。
敢言分非病,要是老益壮。
平时嬾书疏,有答未始倡。
张卿独所敬,夙昔推直谅。
迹虽隔吴蜀,相忆每惨怆。
使者交道中,万里问亡恙。
忽焉奉赴告,斯文岂将丧?
腰经不抚棺,执绋不会葬,
送子岷山下,想见车百两,
我徒哭寝门,泪尽气塞吭。
年虽不耄期,仕谁不将相?
神明司祸福,于职岂亦旷。
霜风九月初,凭高极西望,
江原在何许,安得铲叠嶂?

译文:
行将年届九十,世间少有同龄者。
敢言之分非病,反使老态愈健壮。
平日懒书写得稀,有书信来未曾倡。
张卿独对我十分敬重,长久以来推崇和宽恕。
虽然身迹隔离了吴蜀之地,相互思念常感伤。
使者来往于道路之中,千里之外询问生死和安危。
突然接到了告知,难道我的文风就要丧失?
没有亲自触摸过棺材,也没有亲手安葬过亲人,
送别子弟去岷山下,想象着看到车辆百两金子,
我独自哭泣在卧室门前,泪水干尽声音哽塞。
虽然年岁尚未到老朽之期,但谁能不做官场上的相公?
神明主宰祸福,担任职务又何尝是荒废?
九月初的霜风吹拂,凭高处极目西望,
江原在何方呢?怎能将那连绵的山峰铲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陆游在晚年写的,表达了他对年老之际的思考和感慨。他行将九十高龄,身边很少有同龄人了。尽管他年事已高,但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反而更显得老当益壮。陆游平日里懒于写作,书信也很少回复,有来信时也不急于回应。但他的朋友张卿一直以来都对他非常敬重,推崇他的直率和宽容。尽管他们相隔千里,彼此的思念之情常常令陆游感到伤感。

诗中还描述了一位使者带来的消息,询问他的生死和安危。陆游突然接到这个消息,不禁怀疑自己的文才是否已经丧失。他表达了自己没有亲自抚摸过棺材,也没有亲自参与亲人的葬礼,送别子弟去远方的悲痛之情。他独自一人在卧室门前哭泣,泪水干尽声音哽塞。尽管陆游已经年迈,但他仍然思考仕途和官场上的角色。他提到了神明主宰福祸,暗示官员的职位不容忽视,应该尽责。最后几句描述了九月初的寒风吹拂,他站在高处远眺西方,思念着江原的美景,但又感叹于山峰的壮丽,难以剿平。

整首诗通过描绘陆游晚年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示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尽管年事已高,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不畏艰难困苦,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官场的思考。这首诗词既展现了陆游的个人情感,又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íng nián chuí jiǔ shí, jǔ shì shǎo bèi xíng.
行年垂九十,举世少辈行。
gǎn yán fēn fēi bìng, yào shì lǎo yì zhuàng.
敢言分非病,要是老益壮。
píng shí lǎn shū shū, yǒu dá wèi shǐ chàng.
平时嬾书疏,有答未始倡。
zhāng qīng dú suǒ jìng, sù xī tuī zhí liàng.
张卿独所敬,夙昔推直谅。
jī suī gé wú shǔ, xiāng yì měi cǎn chuàng.
迹虽隔吴蜀,相忆每惨怆。
shǐ zhě jiāo dào zhōng, wàn lǐ wèn wáng yàng.
使者交道中,万里问亡恙。
hū yān fèng fù gào, sī wén qǐ jiāng sàng? yāo jīng bù fǔ guān, zhí fú bú huì zàng, sòng zi mín shān xià, xiǎng jiàn chē bǎi liǎng, wǒ tú kū qǐn mén, lèi jǐn qì sāi kēng.
忽焉奉赴告,斯文岂将丧?腰经不抚棺,执绋不会葬,送子岷山下,想见车百两,我徒哭寝门,泪尽气塞吭。
nián suī bù mào qī, shì shuí bù jiàng xiàng? shén míng sī huò fú, yú zhí qǐ yì kuàng.
年虽不耄期,仕谁不将相?神明司祸福,于职岂亦旷。
shuāng fēng jiǔ yuè chū, píng gāo jí xī wàng, jiāng yuán zài hé xǔ, ān dé chǎn dié zhàng?
霜风九月初,凭高极西望,江原在何许,安得铲叠嶂?
韵脚: 拼音:jī suī gé wú shǔ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二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迹 同本义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又如浪迹天涯;人迹(人的足迹);人急至;迹蹈(重复走过的路);迹状(行迹);迹响(踪纪声响) 留下的印子 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韩非子·难一》 又如古迹;胜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相(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通绩”。功劳 如是则其迹长矣。--《 迹(踖、蹟)jì ⒈脚印留有足~。寻觅踪~。〈引〉留下的印子,或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多指建筑或器物)痕~。保存遗~。保护古~。 ⒉重要的,奇特的事情事~。奇~。 ⒊ 迹jī 1.脚印;足迹。 2.痕迹。 3.指手迹。 4.形迹;行动。 5.业绩;事迹。 6.追踪;追寻。 7.至;蹈。 8.遵循;仿效。 9.考核;推究。 10.量词。相当于"步"。

:虽 (形声。从虫,唯声。古读。本义虫,似蜥蜴而大)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战国策·燕策》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虽故(虽然);他虽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 即使…也;纵使 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先王之法,经手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仅,只 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管子》 原本,本 你那里休夸口,你虽是一人为害, 虽(雖)suī ⒈连词。即使,纵然~然。麻雀~小,肝胆俱全。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犹生。会议~短,但可解决问题。 ⒉只,仅有~有。 虽wèi 1.兽名。

:隔 (形声。从阜,鬲声。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本义阻隔、遮断) 同本义 隔,障也。--《说文》 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文选·张衡·西京赋》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把一间房隔成两间;隔越(阻隔,隔绝);隔碍(阻隔。即隔越) 间隔;距离 隔了七八年,虽模样儿出脱的齐整,然大段未改,所以认得。--《红楼梦》 又如隔涉(远隔);隔三差五(每隔不长;时常);隔岸(河的对岸);隔了这么多 隔gé ⒈拦断,互不接触,分开~离。~开。~靴搔痒(〈喻〉不中肯,不贴切,徒劳无功)。 ⒉相间,距离~墙。间~。相~十里。 ⒊ ①不知晓,外行这项技术,我实在~膜。 ②也作[隔阂]。彼此之间情意不通,各人心中存有意见他俩有~阂。 ③也作 ⒋ 隔jī 1.敲击。

:吴 (会意。从口,从矢。矢,象头的动作∠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同本义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 吴 吴 吴国 state]。公元222╠280年孙权所建的国家。如吴越(古代的两个敌对国家。借指仇人);吴歲(吴地的歌声);吴牛见月(吴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喘息起来);吴越气脉(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吴头楚尾(指吴楚之间的地区) 吴承恩 吴(吳)wú ⒈〈古〉大声说话不~不敖(敖嗷,喧哗)。 ⒉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域。 ⒊三国(魏、蜀、~)之一。公元222-280年。第一代君主是孙权。辖区在今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 吴yú 1.地名用字。参见"吴坂"﹑"吴泉"。

:蜀 (象形。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本义蛾蝶类的幼虫◇作蠋”) 同本义 蜀,葵中蚕也。--《说文》 蜎蜎者蜀。--《诗·东山》。传桑蚕也。” 欲小则化为蚕蠋。--《管子·水池》 鳣似蛇,禹似蜀,人见蛇则惊骇,见蜀则毛起。--《韩非子》 古族名、国名、郡名 蜀,西僻之国也。--《战国策·秦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蜀江(蜀郡之内的江河);蜀魄(杜鹃鸟的代称。传说蜀君杜宇死后,他的魂魄化作杜鹃鸟);蜀王春恨( 蜀shǔ ⒈周代诸侯国之一,在今四川省成都一带。 ⒉朝代名。三国(魏、~、吴)之一,又称"蜀汉",公元221-263年。第一代君主是刘备。辖区在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后扩展到云南、贵州及陕西汉中等地。 ⒊四川的简称~道。西~。 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