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J 咀辛聊案杯

"咀辛聊案杯"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1 00:54:12


简介: “咀辛聊案杯”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李国博遗浙姜建茗》,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ǔ xīn liáo àn bē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出处: 《李国博遗浙姜建茗》
内容:
吴姜渍吴糟,越茗苞越箨。
咀辛聊案杯,啜味可奴酪。
但拜故人贶,何言为物薄。
我心易厌足,不比填沟壑。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梅尧臣
诗人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翻译:

《李国博遗浙姜建茗》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品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吴姜渍吴糟,越茗苞越箨。
咀辛聊案杯,啜味可奴酪。
但拜故人贶,何言为物薄。
我心易厌足,不比填沟壑。

这首诗词以茶叶为主题,通过描绘茶叶的制作过程和品茶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词中提到了吴姜和吴糟,越茗和越箨,这些都是与茶相关的词语。吴姜是指江苏吴县的姜,吴糟是指江苏吴县的糟,这里描述了茶叶的制作过程。越茗是指浙江越州的茶叶,越箨是指浙江越州的茶叶包装。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诗人展现了对茶叶的熟悉和对制作过程的关注。

诗词中还提到了咀辛、案杯、味可奴酪,这些词语描述了品茶的过程和茶的味道。咀辛指品尝茶叶的辛辣味道,案杯指放置茶叶的杯子,味可奴酪则形容茶的味道醇厚。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茶的品味和享受。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诗中提到了拜故人贶,何言为物薄,我心易厌足,不比填沟壑。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对茶的热爱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漠,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不屑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茶叶的描绘和对物质财富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ú jiāng zì wú zāo, yuè míng bāo yuè tuò.
吴姜渍吴糟,越茗苞越箨。
jǔ xīn liáo àn bēi, chuài wèi kě nú lào.
咀辛聊案杯,啜味可奴酪。
dàn bài gù rén kuàng, hé yán wèi wù báo.
但拜故人贶,何言为物薄。
wǒ xīn yì yàn zú, bù bǐ tián gōu hè.
我心易厌足,不比填沟壑。
韵脚: 拼音:jǔ xīn liáo àn bēi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咀 (形声。从口,且声。本义品味,细嚼) 同本义 咀,含味也。--《说文》 咀,嚼也。--《通俗文》 三月如咀咀者何?--《管子·水地》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韩愈《进学解》 咀嚼 咀果壳。--唐·柳宗元《贞符》 咀嚼 咀jǔ ⒈品味,细嚼~觉。~嚼。  ⒉见zuī。 咀zuǐ ⒈口含在~里。 ⒉说话不要光动~不做事。 ⒊形状或作用像~的山~▲~子。烟~儿。

:辛〈名〉 (象形。据甲骨文,像古代刑刀。本义大罪) 同本义 辛,大罪也。--《说文》。段注辛痛泣出,罪人之象。凡辠(罪)、宰、辜、辭皆从辛者由此。” 辛所以煞伤之也。--《白虎通》 葱蒜等带刺激性的蔬菜 以辛养筋。--《周礼·疡医》 辛甘行些。--《楚辞·招魂》。注谓椒姜也。” 江南曰辣,中国曰辛。--《声类》 大蒜勿食,荤辛害目。--《养生要》李善注 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 辛xīn ⒈辣~味。 ⒉劳苦,艰难~劳。~苦。艰~。千~万苦。 ⒊悲伤~酸。悲~。 ⒋天干第八位,也作次序第八。

:聊〈动〉 (形声。从耳,卯声。本义耳鸣) 同本义 聊,耳鸣也。--《说文》 横舟航而济湘兮,耳聊啾而戃慌。--刘向《九叹》 又如聊啾(耳鸣) 依赖,凭藉 百姓不聊生。--《战国策·秦策》 衣与缪与不女聊。--《荀子·子道》 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战国策·秦策》 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穷饿无聊。--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不复聊赖--《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聊生;聊赖 聊 〈副〉 略微,略 开春理常 聊liáo ⒈姑且,略微~以塞责。~胜于无。 ⒉依靠,依赖民无所~。 ⒊闲谈~天⊥他们~了一阵。别闲~啦!寥liáo ⒈稀少,孤单,稀疏~ ~无几。~若晨星。 ⒉空虚寂~。

:案〈名〉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史记·田叔列传》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 又如捧案;案杯(案酒) 无靠背的坐具 师田,则张幕设案。(师田出师或田猎。)--《周礼·天官》 长方形的桌子 案,几属。--《说文》 权拔刀斫前奏案。--《三国志·周瑜传》 庑下一人伏案卧。--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案àn ⒈长方形的桌子书~。拍~叫绝。 ⒉记事的或儲存备查的文件有~可查。档~。 ⒊提出计划、办法,提供讨论研究的文件等提~。议~。草~。方~。 ⒋事件惨~。 ⒌涉及法律的事件法~。办~。破~。冤~。 ⒍搁物品的板架~板。肉~。 ⒎〈古〉用于端饭的木盘。 ⒏同按”。 ⒋"。

:杯 (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同本义,也称耳杯” 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 杯圈不能饮焉。--《礼记·玉藻》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李白《行路难》 又如茶杯;杯茗(茶杯与茶水);杯酒戈矛(比喻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 酒 比赛中发给胜利者的杯状奖品 杯 bēi ①盛液体的器皿。多为圆柱状,或下端略细水~。 ②杯状的锦标金~。 【杯弓蛇影】晋朝乐广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照在酒杯里,有一个客人以为是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解除其将领兵权的事件。建隆二年(961),太祖宴请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许以高官厚禄,然后解除其兵权。开宝二年(969)又用同样手段,罢免王彦超等节度使,消除藩镇割据的隐患。 【杯盘狼藉】】形容酒饭后,桌上的杯子盘子乱七八糟。狼藉杂乱的样子。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