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治书治无逸

"治书治无逸"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7 06:17:39


简介: “治书治无逸”出自宋代陆游的《杂兴》,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ì shū zhì wú yì,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出处: 《杂兴》
内容:
读诗读七月,治书治无逸,王业与农功,事异理则一。
此外复何为,齐民有遗术,一饱不啻足,切必为利訹。
大屋起道傍,百鬼阚其室。
曷不观陆翁,食菜开九帙。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杂兴》

读诗读七月,
治书治无逸,
王业与农功,
事异理则一。

此外复何为,
齐民有遗术,
一饱不啻足,
切必为利訹。

大屋起道傍,
百鬼阚其室。
曷不观陆翁,
食菜开九帙。

中文译文:
读诗读到七月,
治书治无闲暇,
国家的事业与农民的功劳,
只要符合道理就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齐民有许多传统技艺,
只要能吃饱就已足够,
但必须以利益诱导。

大房子建在路边,
百鬼们藏在屋内。
为何不去观察陆游,
他吃素菜开了九册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们追求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于社会现实的悲叹和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中第一句"读诗读七月"暗示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季坚持读诗的执著,表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治书治无逸"表明诗人不仅在读诗,还在努力治学,没有闲暇的时候。接着,诗人谈到了国家的事业和农民的功劳,认为只要符合道理,两者就是一致的,暗示了理想社会的构建需要统一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提到了一些社会现象。他质疑"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暗示社会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公平现象。他提到齐民有遗术,指的是古代传统的手艺和技术,但这些技艺可能会被牺牲以追求经济利益。"一饱不啻足,切必为利訹"表达了对于物质追求过度的担忧和质疑。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描述了一个大房子建在路边,屋内藏着百鬼的景象。这里的大屋和百鬼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上权贵和邪恶势力的象征。诗人呼唤读者去观察陆游,他吃素菜,意味着他追求简朴的生活,并开了九册书,显示了他的学识和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对人们追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社会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dú shī dú qī yuè, zhì shū zhì wú yì, wáng yè yǔ nóng gōng, shì yì lǐ zé yī.
读诗读七月,治书治无逸,王业与农功,事异理则一。
cǐ wài fù hé wéi, qí mín yǒu yí shù, yī bǎo bù chì zú, qiè bì wèi lì xù.
此外复何为,齐民有遗术,一饱不啻足,切必为利訹。
dà wū qǐ dào bàng, bǎi guǐ hǎn qí shì.
大屋起道傍,百鬼阚其室。
hé bù guān lù wēng, shí cài kāi jiǔ zhì.
曷不观陆翁,食菜开九帙。
韵脚: 拼音:zhì shū zhì wú yì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昔禹治洪水。--郦道元《水经注》 民治渠。--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聊斋志异·小翠》 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史记·孝武本纪》 又如治酒(置办酒食);治步(修整仪容,举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装);治行(治严。整理行装);治缮(修缮);治茸(修缮) 治理;管理;统治 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 治zhì ⒈管理~理。~家。抓纲~国。 ⒉处理,惩处、医疗、研究等~丧。处~。~罪。惩~。医~。~病。~学。~世之道。 ⒊整理,修整~装。~山。~水。~淮。整~。 ⒋太平,安定,跟"乱"相对国~。天下大~。 ⒌消灭病虫害~虫。~蝗。 ⒍〈古〉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县~。州~。府~。 ⒎ ⒏ ⒐ 治yí 1.古水名。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桑干河。下游东流入渤海。参阅《汉书.地理志下》。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 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書,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书者,以笔画记之辞。--《尚书序》疏 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 书(書)shū ⒈写,记载~写。奋笔疾~。大~特~。 ⒉文字读其~。读~破万卷。 ⒊信家~。来~已收。 ⒋文件证~。决心~。倡议~。 ⒌装订成册的著作~籍。著~立说。 ⒍字体楷~。行~。草~。 ⒎《尚书》的简称。 ⒏称某些曲艺说~。鼓~。 ⒐ ①汉字的书写法则。 ②汉字的书写艺术,也省称"书"~画展览。 ⒑ ⒒ ⒓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昔禹治洪水。--郦道元《水经注》 民治渠。--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聊斋志异·小翠》 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史记·孝武本纪》 又如治酒(置办酒食);治步(修整仪容,举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装);治行(治严。整理行装);治缮(修缮);治茸(修缮) 治理;管理;统治 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 治zhì ⒈管理~理。~家。抓纲~国。 ⒉处理,惩处、医疗、研究等~丧。处~。~罪。惩~。医~。~病。~学。~世之道。 ⒊整理,修整~装。~山。~水。~淮。整~。 ⒋太平,安定,跟"乱"相对国~。天下大~。 ⒌消灭病虫害~虫。~蝗。 ⒍〈古〉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县~。州~。府~。 ⒎ ⒏ ⒐ 治yí 1.古水名。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桑干河。下游东流入渤海。参阅《汉书.地理志下》。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

:逸 (会意。从辵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说文》 随侯逸。--《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 马逸不能止。--《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 取之以逸逃于褒。--《国语·郑语》。注逸,亡也。” 无教逸欲有邦。--《书·皋陶谟》 见一赤兔,每搏辄逸。--《北史》 又如逸犯(逃犯);逸亡(逃亡);逸窜(逃窜);逸盗(在逃的盗匪);逸禽(逃逸之鸟);逸马(奔逃的马);逸匪(指在逃的匪徒);逸飞(指漏网的鸟);逸逃(逃亡) 奔跑 马逸不能止。--《左传· 逸、 ⒉ ⒊佚、 ⒉ ⒋轶yì ⒈跑,逃亡奔~。逃~。 ⒉失,散失,失传亡~。~书(已散失的古书)。~史。 ⒊安闲,休息安~。劳~结合。以~击劳,取胜之道也。 ⒋超越超~。~群之才。 ⒌释放~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