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J 经今瘴雾消

"经今瘴雾消"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4-29 21:25:07


简介: “经今瘴雾消”出自宋代戴复古的《长汀寄李使君》,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g jīn zhàng wù xiāo,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长汀寄李使君》
内容:
在处晚禾熟,经今瘴雾消
山林无盗贼,道路有歌谣。
人喜逢丰岁,谁知感圣朝。
溪桥闲寓目,鱼鸟亦逍遥。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诗词:《长汀寄李使君》

在处晚禾熟,经今瘴雾消。
山林无盗贼,道路有歌谣。
人喜逢丰岁,谁知感圣朝。
溪桥闲寓目,鱼鸟亦逍遥。

中文译文:
在长汀,晚稻已经成熟,经过现今的瘴雾消散。
山林中没有盗贼,道路上充满了欢歌笑语。
人们欢喜地迎接着丰收年景,但谁能知道感受到圣朝的荣光。
我闲散地倚在溪桥上,目光在四周徜徉,鱼儿和鸟儿也自在地游弋。

诗意:
《长汀寄李使君》这首宋代诗词表达了作者戴复古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观察和感慨。诗中描绘了一个安宁祥和的乡村景象,晚稻成熟,瘴雾消散,山林中没有盗贼,道路上充满了欢歌笑语。人们欢喜迎接着丰收的季节,然而,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反问,谁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这个圣朝的荣光呢?最后,诗人以溪桥闲散的姿态,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感受着自然界的自由和舒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乡村景象,展示了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对丰收的喜悦。通过对山林、道路、人们和自然的描绘,诗人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和平、安宁和自由的向往。诗中的反问也提醒人们,生活中的美好并非所有人都能真正体会到,需要有心去观察和感受。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自在闲适的心境,与自然相融,给人以宁静愉悦之感。整首诗词以平和的笔调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ài chù wǎn hé shú, jīng jīn zhàng wù xiāo.
在处晚禾熟,经今瘴雾消。
shān lín wú dào zéi, dào lù yǒu gē yáo.
山林无盗贼,道路有歌谣。
rén xǐ féng fēng suì, shéi zhī gǎn shèng cháo.
人喜逢丰岁,谁知感圣朝。
xī qiáo xián yù mù, yú niǎo yì xiāo yáo.
溪桥闲寓目,鱼鸟亦逍遥。
韵脚: 拼音:jīng jīn zhàng wù xiāo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泾 (形声。从水,巠声。本义泾水) 同本义 泾,泾水也。--《说文》 雍州其川,泾沬。--《周礼·职方氏》 泾以渭浊。--《诗·邶风·谷风》 渭水支流。有南、北二源。北源出宁夏六盘山东麓固原县;南源出甘肃省华亭县,至平凉县境合流后,又东南流入陕西省,至高陵县入渭河 。如泾渭分明 古州名 县名 一条小船,在泾上慢慢地划着,这是神仙的乐趣。--叶圣陶《一课》 经(經)jīng ⒈织布的纵线叫"经",横线叫"纬"。 ⒉地面上东与西距离的度数称"经度"。地理上假定通过南极、北极同赤道成直角的线,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子午线为起点,以东叫"东经",以西叫"西经",东、西各一 百八十度。 ⒊正常,常常,常规正~。~常。~费(经常支出的费用)。~也者,常也(所谓经,就是常规)。 ⒋具有典范性的~典。 ⒌宗教中宣讲教义的书佛~。圣~。古兰~。 ⒍治理,管理,营业~理(又称企业、商业的主管人)。~管。~商。 ⒎禁受,承受,忍受~受。饱~风霜。 ⒏〈表〉过去而且已完成~历。曾~。已~。身~百战。 ⒐通过,路过~手。~过。途~西安。 ⒑中医把人体气血运行的主干叫"经"~脉。~络。 ⒒妇女的月经~期。 ⒓上吊,缢死自~。~其颈于树枝。 ⒔ ⒕ ①经营,管理擅长~纪。 ②经纪人,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获取佣金的人。 ⒖ ①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合,也是政治和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的基础,即经济基础。 ②国民经济的总称或指国民经济的某个部门~济状况。工业~济。 ③节约,便宜,化费少~济实惠。 ④收支状况~济宽裕。 ⑤对国民有利或有害的~济昆虫(有利的如蚕、蜜蜂等,有害的如蝗虫、蚜虫等)。 ⒗ ①从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 ②经历。 ⒘ 经jìng 1.谓织布前,于机杼上绷齐并梳整纱缕,使成为经线。 2.通"径"。直径。 3.通"径"。小路。 4.通"径"。直。

:今 (会意。从佶亼。本义现在) 同本义 今,是时也。--《说文》 今,时辞也。--《苍颉篇》 迨其今兮。--《诗·召南·摽有梅》 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吾今召君矣。--《史记·汲郑传》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战国策·燕策》 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今其室十无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之高爵显位。--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今 今jīn现在,现代,跟"古"相对~时。~日。~年。从~天起。古为~用。~昔对比。~非昔比。

:瘴 (形声。从疒,章声。疒”与疾病有关。本义瘴气,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 同本义 南方有瘴气的地方) 瘴疠 瘴zhàng热带和亚热带山林中的一种湿热空气~气。云南一带又将疟疾叫"瘴疟"或"瘴气"。

:雾 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 透明。如大雾;浓雾;雾合(如云雾般的聚合);雾析(雾气消散);雾岑(云雾缭绕的山峰);雾卷(雾气离散);雾杳(雾气深广的样子);雾会(如云雾般聚集在一起。形容其多);雾驳( 形容事物像雾色一样斑斓驳杂) 像雾的许多小水滴 雾 比喻轻细的 比喻浓密的 昏晦,昏暗 雾(靎)wù ⒈飘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小水滴或冰晶,主要是水蒸气遇冷后凝结而成大~弥江。 ⒉像雾的东西吐~。喷~洒水。 雾méng 1.昏暗。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消,尽也。--《说文》 消息阴阳。--枚乘《七发》。注消,灭也。” 消雰埃于中宸。--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 热多则筋弛骨消。--《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 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 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三国志·魏志》 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京剧《贵妃醉酒》 又如消索(灭尽,散亡);消炎(消除炎症;消除炎热);消弭(消灭停止) 消失,完全不存在 内君 消xiāo ⒈溶解,散失~融。~散。~失。瓦解冰~。 ⒉除去,灭掉~除。~炎。~毒。~灭。 ⒊减少,耗费~磨。~耗。~费。 ⒋排遣,度过~遣。~愁。~夏。 ⒌需要不~说。只~两天。 ⒍经得起吃得~。更能~几番风雨。 ⒎ ⒏ ①不利的,否定的除去~极因素。 ②不主动,不求进取克服~极态度。 ⒐ ⒑ 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