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J 蓟北收兵未

"蓟北收兵未"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5:33:06


简介: “蓟北收兵未”出自明代高岱的《登台》,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běi shōu bīng wè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登台》
内容:
蓟北收兵未,长安无使来。
风尘连朔漠,雨雪暗蓬莱。
去鸟为谁急,寒花何意开。
孤臣头白尽,倚杖独登台。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高岱
诗人介绍: 明湖广京山人,字伯宗。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刑部郎中。董传策、张翀、吴时来疏劾严嵩父子不法,嵩欲杀三人。岱力言于刑部尚书郑晓,得减轻戍边。岱又为资装送之出郊,嵩父子深恨之。岱竟以此出为景王府长史。曾纂辑明开国以来用兵史事,成《鸿猷录》。工诗,为李攀龙等后七子之前茅,有《西曹集》。
翻译:

《登台》是明代诗人高岱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蓟北收兵未,长安无使来。
风尘连朔漠,雨雪暗蓬莱。
去鸟为谁急,寒花何意开。
孤臣头白尽,倚杖独登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官员登上高台的场景。诗中表达了作者的忧愁和无奈之情,他身处边疆的蓟北,希望战乱能够结束,但是消息传来却是收兵未了,长安却没有使者来通知他。他身处的地方风沙弥漫,雨雪遮蔽了蓬莱,孤独无依的他思念故乡的人和事,不知道离开的鸟儿为谁而急切,寒冷的花儿开放又有何意义。孤独的官员已经白了头发,他倚着拐杖独自登上高台,展望远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之情。通过描绘边疆的荒凉景象和作者孤独登台的形象,诗中展现了作者在政治和生活上的困境。作者通过对鸟和花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最后一句“孤臣头白尽,倚杖独登台”,表达了作者的忠诚和坚守,即使孤独和艰难,他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整首诗情感凄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助。它抒发了一个官员在边疆孤立无援、忧心忡忡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动荡的政治局势。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震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ì běi shōu bīng wèi, cháng ān wú shǐ lái.
蓟北收兵未,长安无使来。
fēng chén lián shuò mò, yǔ xuě àn péng lái.
风尘连朔漠,雨雪暗蓬莱。
qù niǎo wèi shuí jí, hán huā hé yì kāi.
去鸟为谁急,寒花何意开。
gū chén tóu bái jǐn, yǐ zhàng dú dēng tái.
孤臣头白尽,倚杖独登台。
韵脚: 拼音:jì běi shōu bīng wèi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去声五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蓟 (形声。从苃。义蓟属植物的泛称) 同本义 古州名 古县名 蓟县。秦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 县名。在天津市北部,邻接北京市和河北省。秦置无终县,隋改渔阳县,明入蓟州,1913年改为蓟县 蓟jì多年生草本,春天发芽,茎叶有刺和白色软毛,花紫红色。分大蓟和小蓟。全草供药用。嫩茎叶可食或作饲料。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收 (形声。从攴,收声) 同本义 收,捕也。--《说文》 女反收之。--《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收领(捉拿);收系(逮捕下狱);收付(拘捕罪犯,交付办案);收考(拘捕考问);收夷(捕杀);收劾(拘捕弹劾);收案(拘捕案问);收掩(收捕);收执(捉拿);收禁(拘押监禁);收领 (拘禁) 收拾;收取 收,取也。--《广雅》 收以奔褒。--《国语·郑语》。注取也。” 勤 收(収)shōu ⒈接到,接受,接纳~到。~留。~入。~款。~容。接~。招~。征~。不~礼。 ⒉聚集,合拢~集。~拢。~罗。~网。创伤~口了。 ⒊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割。麦~。秋~冬藏。〈喻〉成果~获。~成。 ⒋藏,放置妥当~藏。把东西~好。 ⒌招回,取回~回。~取。~兵。~复。 ⒍结束,停止~工。~尾。~场。 ⒎约束,减弱或消失~心。~敛笑容。 ⒏逮捕,拘押~捕。~监。 ⒐ ⒑ ①整理,整顿。 ②整治,惩罚。 ③消灭,杀死。 ⒒ ①物体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 ②紧缩。 ⒓ ①吸收任用(人员)。 ②边收听边记录或录音。 ③汇编集子所采用的诗文等。

:兵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同本义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榡、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未,无也。--《小尔雅·广诂》 未由也已。--《论语·子罕》 未之难矣。--《论语·宪问》 吾与郑人未有成也。--《公羊传·隐公六年》 吾未有言之。--《吕氏春秋·开春》 未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孙母未去。--唐·杜甫《石壕吏》 未百步则返。--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将舒未舒。 又如未际(未发迹);未的(未必,不一定);未从(未曾,尚 未wèi ⒈没有,不曾~经许可。闻所~闻。 ⒉不~知。~可厚非。 ⒊在句末〈表〉疑问可以言~(可以说了吗)? ⒋地支第八位。也作次序第八。 ⒌ 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