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K 楷模陶士器

"楷模陶士器"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3 01:19:11


简介: “楷模陶士器”出自宋代刘子翚的《胡文定公挽诗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ǎi mó táo shì q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出处: 《胡文定公挽诗三首》
内容:
有意扶名教,躬行语默中。
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
衡岳邻新卜,伊川道已东。
传经知有子,接武大明宫。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刘子翚
诗人介绍: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翻译:

《胡文定公挽诗三首》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表达了对胡文定公的悼念和赞颂,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胡文定公的仰慕之情,以及对胡文定公为人的品质和功绩的赞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悼君若有知,
庙祭谁能忘。
鸣镝哀弦绝,
遥闻旅鹤唳。

第二首:
德业传千古,
文章动四方。
道高心自远,
声振海西疆。

第三首:
生民思独步,
神物莫能当。
行革方难遇,
明时已归乡。

这组诗词通过抒发作者对胡文定公的思念之情,传达了胡文定公的功德和品德的伟大,以及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第一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胡文定公逝世的悼念之情。作者表明自己无法忘记对胡文定公的庙祭,用鸣镝和哀弦的意象描绘了悲痛的氛围。诗词中的旅鹤唳声也象征着胡文定公的离去,使得悼念更加深刻。

第二首诗词赞颂了胡文定公的德业和才华。作者认为胡文定公的文章才华动荡四方,他的道德高尚,心胸广阔,声望扩散到遥远的海西疆域。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胡文定公的崇敬和仰慕之情,同时也突显了他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

第三首诗词表达了胡文定公在社会中的卓越地位和影响力。他的品德和功绩使得人民对他的思念无以伦比,被认为是无与伦比的楷模。诗中提到胡文定公的行革(指清廉施政)难以遇到,而明时已经归乡,表明了他对社会的改革和进步的贡献。

总的来说,这组诗词通过对胡文定公的悼念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崇敬和仰慕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胡文定公的杰出品德和卓越贡献。这些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意象,将对胡文定公的思念和对他的评价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胡文定公的伟大和他对社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ǒu yì fú míng jiào, gōng háng yǔ mò zhōng.
有意扶名教,躬行语默中。
kǎi mó táo shì qì, yào shí bǔ tiān cōng.
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
héng yuè lín xīn bo, yī chuān dào yǐ dōng.
衡岳邻新卜,伊川道已东。
chuán jīng zhī yǒu zi, jiē wǔ dà míng gōng.
传经知有子,接武大明宫。
韵脚: 拼音:kǎi mó táo shì qì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楷〈名〉kai (形声。从木,皆声。 ①本义木名。即黄连木”。楷树枝干疏而不屈,因以形容刚直 ②法式,典范) 法式,典范 楷,法也。--《广雅》 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礼记·儒行》 又如楷法(法则;典范);楷栻(同楷式”);楷素(楷模);为此所楷 楷书『字形体之一,由隶书演变而来,也叫正书”,真书” 姓 jie 楷树 楷jiē ⒈楷树,又叫"黄连木"。落叶乔木,羽状复叶,雌雄异株。果实近球形,红色或紫兰色。种子可榨油、可制肥皂或作润滑剂。木材可供建筑、制器具用。树皮和叶可提制栲胶。 ⒉见kǎi。 楷kǎi ⒈法式,典范~模。 ⒉楷书,也叫"正书"、"真书"。是现今通行的一种汉字字体,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由隶书演变而来写正~字。 ⒊见jiē。

:模 (形声。从木,莫声。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 同本义 模,法也。--《说文》。按,水曰法,木曰模,土曰型,金曰閒,竹曰筪。 缤乎其犹模绣也。--《书·大传》。注模所琢文章之范。” 授全模于梓匠。--左思《魏都赋》 古者铸器,必先用蜡为模。--赵希鹄《洞天清录》 又如模度(标准);模准(样板,规范);模宪(法则) 楷式,榜样。特指值得学习的先进人物 可为达士模。--左思《咏史》诗 又如劳模;评模;模楷(模范,榜样);模则(楷模,准则);模表(模范,表率);模范(榜样,表率) 模 模mó ⒈法式,标准,规范~范。楷~。 ⒉仿效,效法~仿。 ⒊ ①依照原物或计划中的事物(如建筑物)制做成的物品。 ②铸造金属器物用的模具。 ⒋ ⒌ 模mú ⒈压制或浇灌方法制造物品所用的工具~子。木~。铜~儿。 ⒉ ①样子,容貌她俩~样差不多。 ②大约在九点钟~样。三十岁~样。

:陶〈名〉 (形声。从阜,匋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 陶táo ⒈用粘土烧制的器物~器。~俑。 ⒉烧制陶器的粘土~土。 ⒊制做陶器~人(制做陶器的人)。 ⒋造就,培养~育。熏~。 ⒌快乐,欢喜~然。乐~~。 ⒍[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喻〉培养,锻炼~冶人才。 ⒎[陶醉]欢畅饮酒,直至醉倒。〈引〉沉醉于某事物或境地不要自我~醉。 陶yáo ⒈ 陶dào 1.驱驰貌。参见"陶陶"。

:士〈名〉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士,事也。--《说文》 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白虎通·爵》 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仲长统传》 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周书》 是以为大夫卿士。--《书·牧誓》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曲礼》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马伶传》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唐·韩 士shì 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以谷我~女(谷养活)。 ⒉我国商、周时代贵族的最低一级,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 ⒊指读书人学~。硕~。~农工商。 ⒋军衔名。在尉级以下上~。中~。又泛指军人战~。激励~气。 ⒌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或某种品质的人护~。技~。院~。以(因)才智用者谓之~。 ⒍对人的美称人~。壮~。烈~。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器(噐)qì ⒈用具瓷~。陶~。铁~。武~。~具。 ⒉气度,才能~量。成~。大~。 ⒊看重,重视~重。 ⒋ 器qī 1.用具;器具。 2.古代标志名位﹑爵号的器物。 3.指官职﹑爵位。 4.指宝器。鼎彝等传国之重器。亦指政权。 5.指躯体或器官。 6.指有形的具体事物。与"道" 相对。 7.指外形。 8.度量;胸怀。 9.犹性。本性。 10.才能;能力。 11.比喻人才。 12.器重,重视。 13.谓量材使用。 14.指使其才为人所用。 15.指国家的 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