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柽桂香皆滴

"柽桂香皆滴"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8:30:20


简介: “柽桂香皆滴”出自唐代贯休的《避寇上唐台山》,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ēng guì xiāng jiē d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出处: 《避寇上唐台山》
内容:
苍黄缘鸟道,峰胁见楼台。
柽桂香皆滴,烟霞湿不开。
僧高眉半白,山老石多摧。
莫问尘中事,如今正可哀。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贯休
诗人介绍: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翻译:

《避寇上唐台山》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战乱时期的思考和哀叹之情。

苍黄缘鸟道,峰胁见楼台。
柽桂香皆滴,烟霞湿不开。
僧高眉半白,山老石多摧。
莫问尘中事,如今正可哀。

诗词的中文译文:
绿松石铺满鸟道,山峰雄伟耸立楼台。
柏树和桂树散发香气,烟雾和霞光弥漫不开。
高僧眉毛半白了,山峦岁月已摧残。
不要问尘世的事,当下的情况实在令人悲悯。

诗意:
《避寇上唐台山》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充满了山川的美丽和宁静。诗人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田园景色:鸟道上铺满了绿松石,山峰间伫立着宏伟的楼台。在柏树和桂树的香气中,烟雾和霞光弥漫着整个山谷,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诗人的笔触细腻,展现了美好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体现了唐代战乱频繁的背景。

赏析:
《避寇上唐台山》是一首充满哀叹和沉思的诗词。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与战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以淡然的语气开头,描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但随后揭示了山峦岁月已经摧残,高僧也已经苍老的事实。诗人婉约而含蓄地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的悲悯之情,以及对现实境况的无奈和痛心。整首诗凝练而深沉,以简洁的词句直击人心,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它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又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关切和追问,体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cāng huáng yuán niǎo dào, fēng xié jiàn lóu tái.
苍黄缘鸟道,峰胁见楼台。
chēng guì xiāng jiē dī, yān xiá shī bù kāi.
柽桂香皆滴,烟霞湿不开。
sēng gāo méi bàn bái, shān lǎo shí duō cuī.
僧高眉半白,山老石多摧。
mò wèn chén zhōng shì, rú jīn zhèng kě āi.
莫问尘中事,如今正可哀。
韵脚: 拼音:chēng guì xiāng jiē dī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二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柽 木名∮柳,即柽柳 叫三春柳或红柳 古地名 柽(檉)chēng

:桂〈名〉 (形声。从木,圭声。本义木名。《说文》江南木,百药之长。”) 肉桂(cinnamomum cassia),常绿乔木,花黄色,果实黑色,树皮可做健胃剂,又可调味 芩藭厚朴桂栝蒌。--《急就篇》 月桂属的乔木或灌木,尤指月桂,其叶子被古希腊人用来为德尔斐神桂冠竞技运动的胜利者加冠 即木犀(osmanthus fragrans),亦称桂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果黑色。花可作香料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又如桂霭(桂 桂guì ⒈桂花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花黄或白色,供观赏,又可做香料或佐食~花糕。~花酒。 ⒉桂皮树,常绿乔木,花黄色。树皮可供药用,又可做调味品。 ⒊肉桂,常绿乔木,花白色。树皮供药用,又可做香料。 ⒋月桂树,常绿乔木,花黄色。叶子可做香料。 ⒌ 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 黍稷靡馨。--《左传·僖公五年》 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诗·大雅·生民》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诗·周颂·载芟》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辛弃疾《西江月》 淅玉炊香粳。--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泛指好闻的气味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梅花绝句》 又如香鼠(一种皮毛名贵的貂);香醪( 香xiāng ⒈气味好闻,味道鲜美,跟"臭"相对~气。~花。稻谷~。饭菜~。 ⒉指有香味的东西~水。檀~。洗发~波。 ⒊舒适,受欢迎睡得可~。这批货上市~得很。

:皆〈副〉 (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同本义 皆,俱词也。--《说文》 百堵皆兴。 皆死皆殡。--《左传·哀公十一年》 予及汝皆亡。--《书·汤誓》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皆自于人欤。--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在皆是。--宋·苏轼《石钟山记》 皆托忠烈之名。--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环村居者皆猎户。--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吾村十 皆jiē全,都,俱,同尽人~知。全民~兵。放之四海而~准。桃、李、杏~是水果。

:滴 (形声。从水,啇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滴,水注也。--《说文》 若何滴滴。--《列子·力命》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唐·杜甫《发同谷县》 又如滴沥(水下滴);滴溜(涓滴的水);滴水(滴下来的水);滴溜当啷(不断下滴的样子) 滴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滴 形容雨水下落和钟摆等的声音 滴 dī ①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眼药。 ②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的液体雨~。 ③量词。 ②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一~血。 【滴定管】化学分析用的仪器。为一细长而内径均匀的玻璃管,管壁上有刻度,下端附有活塞或带玻璃珠的橡皮管,前者为酸式滴定管,后者为碱式滴定管。此外还有自动滴定 管等。 【滴水穿石】见【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