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Q 歧路东西奈别何

"歧路东西奈别何"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00:02:13


简介: “歧路东西奈别何”出自明代苏正的《重游金陵有怀玉山沈一愚(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í lù dōng xī nài bié hé,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出处: 《重游金陵有怀玉山沈一愚(二首)》
内容:
歧路东西奈别何,壮心憔悴惜蹉跎。
重来云物非前度,黄叶秋风积恨多。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苏正
诗人介绍: (1402—1469)浙江海宁人,字秉贞,号云壑。少从修撰张洪习举子业,不久弃去。有诗名,在“景泰十才子”之列。著有《云壑集》。
翻译:

《重游金陵有怀玉山沈一愚(二首)》是明代诗人苏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歧路东西奈别何,
壮心憔悴惜蹉跎。
重来云物非前度,
黄叶秋风积恨多。

诗意:
这是一首怀念故地的诗词,诗人苏正重游金陵(现在的南京),对于自己曾经的壮志和追求感到惋惜。他在重回金陵后发现云山物色已不同于过去,黄叶随秋风飘落,积累了许多遗憾和痛苦。

赏析:
这首诗词以金陵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失望。下面对每一句进行分析:

1. 歧路东西奈别何:
"歧路东西"指的是分岔的道路,意味着人生的选择和抉择。诗人在金陵徘徊,不知道应该选择哪条路继续前行。这句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无奈。

2. 壮心憔悴惜蹉跎:
"壮心憔悴"表示诗人年少时的豪情壮志已经消磨殆尽。"惜蹉跎"表达了诗人对光阴的流逝和自己徒劳无功的感叹。

3. 重来云物非前度:
"重来"指的是诗人再次来到金陵。"云物非前度"表示金陵的云山物色已经与诗人过去不同,可能是指景色变化,也可以理解为人事已非。

4. 黄叶秋风积恨多:
"黄叶秋风"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凋零。"积恨多"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遗憾和积压的愤懑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诗人重游金陵的经历,反映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诗人感叹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已经消磨殆尽,回忆过去的美好与遗憾交织在一起,对现实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感到痛苦和无奈。这首诗词以简洁、凄凉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明代诗歌的典型特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í lù dōng xī nài bié hé, zhuàng xīn qiáo cuì xī cuō tuó.
歧路东西奈别何,壮心憔悴惜蹉跎。
chóng lái yún wù fēi qián dù, huáng yè qiū fēng jī hèn duō.
重来云物非前度,黄叶秋风积恨多。
韵脚: 拼音:qí lù dōng xī nài bié hé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歧〈形〉 (同跂”。形声。从止,支声。或作岐”。本义多余的脚趾) 同本义 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歧。--《集韵》 歧趾而胪情。--张衡《思玄赋》 叉开,事物错出 物两为歧。--《尔雅·释名》 歧舌国。--《山海经·海外南经》 光歧俨其偕列。--潘岳《笙赋》 无为在歧途。--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多歧路。--唐·李白《行路难》 又如歧歧(禽鸟举翅飞行的样子);歧旨(歧义);歧言(指离别之言);歧意(二心) 不同,不一致,有差别 歧qí ⒈岔道,大路分出的小路~路。~途(〈喻〉错误的道路)。 ⒉不相同,不一致~视。~义。

:路〈名〉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 路lù ⒈道,来往的通道~途。~径。道~。铁~。〈引〉路程八千里~。 ⒉方向,条理,途径出~。思~。活~。忠谏之~。 ⒊方面,地区几~进攻。东~货物。 ⒋种类头~货。大~货。三~货。 ⒌〈古〉车筚~(柴车)。 ⒍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地区"。 路luò 1.通"落"。以绳周绕。 2.通"乐"。 3.见"路人"。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

西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往西走;向西去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西 方位 西xī ⒈方向,日落的一方,跟"东"相对~方。~部。由东到~。 ⒉泛指欧、美~洋。~餐。~装。

:奈〈代〉 如,如何 奈何去社稷也?--《礼记·曲礼下》 诸侯不从,奈何?--《史记·高祖本纪》 无奈何也。--《韩非子·喻老》 无可奈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亡奈何矣。--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唯无形者,无可奈也。--《淮南子·兵略训》 这 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西厢记》 奈 〈动> 对付;处置 谁奈离愁得,村醪或可尊。--黄庭坚《和文潜舟中所题》 又如奈何天(言对付天公) 通耐”。禁受住;忍受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杜甫《月》 奈nài怎样,如何,怎么办~何。怎~。唯无形者无可~也。

:别 (会意。从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同本义 别,分解也。--《说文》 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分离;分开;分出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书·禹贡》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别 bié ①分开离~。 ②另外~称。 ③区分;区别辨~。 ④差别天渊之~。 ⑤类别性~。 ⑥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另一物体上。胸前~着纪念章。 ⑦插住;用东西卡籽门~住。 ⑧示禁止或劝阻~说了! ⑨表示揣测。通常与是字合用可~是他病了吧。 ⑩姓。又见biè。 【别本】见【副本】。 【别称】正式命名以外的名称。如秦是陕西省的别称。 【别出心裁】见【独出心裁】。 【别动队】原指离开主力部队单独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现多指武装特务组织。 【别号】在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王安石字介甫,~半山。 【别具匠心】心思灵巧,与众不同。 【别具一格】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 【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新的形式、风格。 【别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别墅】建在郊区或风景区供休养用的住宅。 【别无长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形容十分穷困。又作身无长物。 【别义】一个词除本义之外的意义。包括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文字上的假借义等。 【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别有用心】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别致】与众不同这种风衣式样~。 别 biè又见bié。 【别扭】 ①不合意这天气真~。 ②不和闹~。 ③不通顺;不流畅这句话念起来~。

:何〈代〉 什么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 何hé ⒈疑问词。 ①什么来者~人?他为~事?有~难处? ②为什么~不这样?~乐不为? ③怎样如~办?要他~如? ④怎么~至于此? ⑤哪里~曾相见?~去~从? ⒉副词。多么~雄哉!开国~茫然。 ⒊〈古〉通"荷"。背,扛,担。 何hè 1.扛,以肩承物。 2.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