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H 汗脚尺三新杖藜

"汗脚尺三新杖藜"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3:30:57


简介: “汗脚尺三新杖藜”出自宋代范成大的《丙午新正书怀十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àn jiǎo chǐ sān xīn zhàng lí,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出处: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
内容:
不用桃符帖画鸡,身心安处是天倪。
行年六十旧历日,汗脚尺三新杖藜
祝我胜周花甲子,谢人深劝玉东西。
春风若借筋骸便,先渡南村学灌畦。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范成大
诗人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翻译: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是宋代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不用桃符帖画鸡,
身心安处是天倪。
行年六十旧历日,
汗脚尺三新杖藜。

祝我胜周花甲子,
谢人深劝玉东西。
春风若借筋骸便,
先渡南村学灌畦。

中文译文:
不用桃符贴画鸡,
身心安宁是天赐。
我已经六十岁了,
汗水浸透了三尺长的杖藜。

祝愿我胜过周朝的花甲之年,
感谢那些真心劝勉我追求玉和东西的人。
如果春风能借给我力量,
我将首先渡过南村,学习耕种田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范成大对自己年事已高的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诗开篇以"不用桃符贴画鸡"来象征不再依靠迷信的方法来祈求吉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安宁的向往。接着,他提到自己已经六十岁,用"汗脚尺三新杖藜"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和辛勤的劳作。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范成大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感激之情。"祝我胜过周花甲子"表明他希望自己能够活过周朝的花甲之年,即六十岁,寄托了对长寿和健康的祝愿。"谢人深劝玉东西"表达了他对那些真心劝勉他追求高尚品质和珍贵物品的人的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春风若借筋骸便,先渡南村学灌畦"描绘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行动计划。他希望春风能给予他力量,使他能够早日渡过南村,学习农田的耕作技术,暗示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积极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展现了范成大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心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诗词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bù yòng táo fú tiē huà jī, shēn xīn ān chǔ shì tiān ní.
不用桃符帖画鸡,身心安处是天倪。
xíng nián liù shí jiù lì rì, hàn jiǎo chǐ sān xīn zhàng lí.
行年六十旧历日,汗脚尺三新杖藜。
zhù wǒ shèng zhōu huā jiǎ zǐ, xiè rén shēn quàn yù dōng xī.
祝我胜周花甲子,谢人深劝玉东西。
chūn fēng ruò jiè jīn hái biàn, xiān dù nán cūn xué guàn qí.
春风若借筋骸便,先渡南村学灌畦。
韵脚: 拼音:hàn jiǎo chǐ sān xīn zhàng lí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八齐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汗 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汗,可汗。蕃王称。--《广韵》 咸丰四年,土谢图汗、车臣汗两部汗、王、公、台吉等请捐助军需,温旨鄐之。--《清史稿》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汗,身液也。--《说文》 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 五藏化液心为汗。--《宣明五气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汉书·刘向传》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释名·释衣服》 汗出浃背。╠ 汗hàn汗腺分泌的液体,通过毛孔排出体外~流浃背(满身大汗。也形容万分惶恐或惭愧不安)。 汗hán 汗gān 1.古地名用字『置馀汗县。在今江西省余干县境。

:脚〈名〉 (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同本义 脚,胫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 又如脚膀(指小腿);脚胫(小腿);腿杆(方言。腿) 足的别称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脚著谢公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脚炉(烘脚的小铜炉);脚踏(炕前供垫脚用的矮凳);脚踪(足迹);脚驴(供人雇用骑行的驴子) 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又如根脚;杯脚;山脚;墙脚;脚灯;脚底下人 残渣,即最后留下的渣滓 脚(腳)jiǎo ⒈人与动物体的最下部,接触地面的行动器官~踏实地(〈喻〉做事踏实,实事求是)。〈引〉根部,最下部山~。城墙~。桌子~。 ⒉剩下的废料下~。 ⒊ 脚(腳)jué ⒈ ⒉见jiǎo。

:尺 chi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说文》 按,古代长度单位。各代制度不一。如尺一(尺一板、尺一书、尺一牍、尺一诏等都是指诏书。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尺一”又指书信) 尺 chě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参看 【工尺】。又见chǐ。 尺 chǐ ①长度单位。 ②市尺合1/3米。 ③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的器具丁字~。 ④像尺的东西。计算~。又见chē。 【尺八】古代竹制管乐器。管长一尺八寸,故名。有六指孔,另一孔蒙竹膜,竖吹。宋代后不用。今仍流行于日本,形制稍异。 【尺带珠丹】(697-754)吐蕃赞普。在位期间,国力强盛,曾向唐求婚和亲,唐中宗以养女金城公主远嫁吐蕃。730年,与唐会盟,734年分界立碑,约以互不侵犯。 【尺牍】文体名称。即书信。牍古代书写用的木简。作书信用的木简约长一尺。 【尺短寸长】(由于应用在不同的地方)一尺也有显短的时候,一寸也有显长的时候。比喻每个人或各种事物都有长处也有短处。 【尺规】直尺和圆规的统称。 【尺规作图】以直尺和圆规为工具,按照作图公法所允许的范围加以有限次组合而完成的作图方法。 尺chě ⒈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尺chǐ ⒈长度单位。市尺一~为十寸,十~为一丈。三市~为一米。 ⒉量长短的器具竹~。钢~。 ⒊一种制图用具放大~。丁字~。 ⒋像尺的东西仿~。镇~(压纸用)。 ⒌中医切脉部位之一脉三部,寸关~。 ⒍ ⒎ ⒏ ⒐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新〈动〉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新,取木也。--《说文》 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更新,使之新 如何新畬。--《诗·周颂·臣工》 旧染污俗,咸与唯新。--《书·胤征》 又如新民(使民更新);新美(刷新使之美好);新醮(改嫁);新梢(新长出的树梢) 新 〈形〉 初次出现。与旧”相对 于彼新田。--《 新xīn ⒈初出现或初产生的~生。~事物。~技术。 ⒉好的,进步的~风尚。~社会。 ⒊刚有的,还未用过的,跟"旧"相对~钢笔。~事。~方法。 ⒋刚才,最近~来。~近。 ⒌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房。 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⒎

:杖 (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同本义 杖,持也。--《说文》 王左杖黄钺。--《书·牧誓》 杖剑从之。--《汉书·韩信传》 杖斧。--《汉书·武帝纪》 又如杖斧(持斧以为威权);杖楫(持杖);杖斧之臣(掌握兵权的武臣);杖策(执马鞭);杖节(执持旌节) 通仗”。凭倚;依靠 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左传·襄公八年》 近臣已下足杖矣。--《汉书·李寻传》 仗父兄之烈。--《资治通鉴》 仗舟楫。 仗汝扶持。--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杖力(依靠武力);杖仁(依仗仁德);杖任(依靠,信任);杖威 杖zhàng ⒈用手扶着走路的棍子拐~。手~。扶~而行。 ⒉棍棒擀面~。玩刀动~。 ⒊〈古〉刑罚的一种,用棍棒打~责。

:藜 一种普通的蔓生藜 藜,藜草也。--《说文》 聚橡栗藜藿而食之。--《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注藿也。” 藜藿之羹。--《史记·太史公自序》。正义似藿而表赤。” 藜科。茎直立,叶子菱状卵形,边缘有齿牙,下面被粉状物,花黄绿色,嫩叶可食。如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藜芘(藜编的璧障);藜床(藜茎编的床塌) 藜藿 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藜藿--吃野菜。动用) 藜(蔾)lí一年生草本,花黄绿色。嫩叶可吃,全草可供药用,老茎可做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