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S 绅兼束发新

"绅兼束发新"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8:31:31


简介: “绅兼束发新”出自唐代李峤的《锦》,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 jiān shù fà xī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锦》
内容:
汉使巾车远,河阳步障陈。
云浮仙石日,霞满蜀江春。
机迥回文巧,绅兼束发新
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李峤
诗人介绍: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翻译:

《锦》
汉使巾车远,河阳步障陈。
云浮仙石日,霞满蜀江春。
机迥回文巧,绅兼束发新。
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汉使巾车远,河阳步障陈。
汉使的车马行至远方,河阳的步障拦住了前行。
云浮仙石日,霞满蜀江春。
天上的云在飘浮,仙人的石头照耀着阳光,春天的霞光洒满了蜀江。
机迥回文巧,绅兼束发新。
纺织机远离,回文技艺高超巧妙,普通绅士也崭露头角。
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
若能得到楚王的宠爱,就不必在夜晚行走艰辛。

诗意和赏析:
《锦》这首诗出自唐代李峤之手,通过描述一位汉使在旅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蜀地风景的赞美和对贵族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汉使行至遥远之地,由于河阳的步障而受阻。这里的河阳步障是指河阳城的边境关卡,汉使的车辆因此受到限制。描绘了汉使的旅途艰辛和跋涉的情景。

接着,诗中以云浮、仙石、霞满蜀江三幅图景,展现了蜀地的壮丽景色。云浮仙石映照着日光,蜀江的水面洒满了柔美的霞光,形容了蜀地山水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以机迥、回文、绅兼束发来描绘文化繁荣和技艺精湛的景象。机迥回文巧,描述了织布机的高超巧妙,绅士们也纷纷学习该技艺,束发则是古代贵族的标志之一。这里有一种对文化繁荣和传统技艺的推崇之情。

最后两句以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表达了对贵族地位和生活的向往。若能得到楚王的宠爱和提拔,就不必过着艰苦辛苦的生活,不再是普通的夜行人。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文化面貌,表达了对美好景色和优越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通过诗中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展示出唐代的繁荣与富庶。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àn shǐ jīn chē yuǎn, hé yáng bù zhàng chén.
汉使巾车远,河阳步障陈。
yún fú xiān shí rì, xiá mǎn shǔ jiāng chūn.
云浮仙石日,霞满蜀江春。
jī jiǒng huí wén qiǎo, shēn jiān shù fà xīn.
机迥回文巧,绅兼束发新。
ruò féng chǔ wáng guì, bù zuò yè xíng rén.
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
韵脚: 拼音:shēn jiān shù fà xī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绅 (形声。从糸,申声。本义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 同本义 绅,大带也。--《说文》 绅,带也。--《广雅》。按,大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 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礼记·玉藻》 衣裳所以必有绅带者,示敬谨自约整也。--《白虎通》 端哔绅。--《礼记·内则》。注大带所以自绅约也。”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明·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绅笏(大带与笏板);绅带(古时士大夫束腰之大带);绅緌(绅,大带;緌冠带之末端下垂部分。借指有官职的人);绅冕(腰带和冠。借指士大夫) 旧指地 绅shēn ⒈〈古〉士大夫系的大带子,也指束带佩~。~之束之。 ⒉绅士,旧称在地方上有势力、有地位的人(一般是地主、退职官僚)乡~。劣~。开明~士。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兼,并也。--《说文》 兼执之,以进。--《仪礼·聘礼》。注犹两也。” 兼巾之。--《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 兼诸弣。--《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 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 丞相兼枢密使。--宋·文天祥《 后序》 兼百花之长。--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兼筑雕刻。--蔡元培《 兼jiān ⒈几方面都有或几方都照顾到~而有之。德才~备。~容并包。~听则明。 ⒉加倍~旬(二十天)。~程并进。 ⒊

:束 (会意。从囗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同本义 束,缚也。--《说文》 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 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 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 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 自行束脩以上。--《论语》 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 束shù ⒈系,绑,捆~带。~手。~缚。~之高阁。 ⒉控制,加以限制约~。拘~。整~。 ⒊量词。捆儿两~柴草。三~鲜花。

:发 (形声。本义 放箭) 同本义 發,射发也。--《说文》 壹发五豝。--《诗·召南·驺虞》 发彼有的。--《诗·小雅·宾之初筵》 循声而发。--《礼记·射义》 矢四发。--《汉书·匈奴传》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史记·李将军列传》 暮见火而俱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宋·欧阳修《归田录》 度不中而轻发。--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 百发百中; 发矢(射箭); 发箭(射箭);发功(指射技) 出发;上路 发(發) fā ⒈长出,产生~新枝。旧病复~。~电厂。 ⒉送出,交付,跟"收"相对~放。收~室。~特快信。~身份证。 ⒊派遣,出发~兵。打~他走。六军不~无奈何。 ⒋放射~箭。~导弹。百~百中。〈引〉枪弹、炮弹的一枚子弹两百~。 ⒌说出,公布你要~问?她要~言。我敢~誓。~布告示。 ⒍开始,开始的动作~源。~起。~动。 ⒎揭露,打开,找出揭~。~掘。~觉。 ⒏显露,尽力,尽量脸色~红。~愤图强。~挥优势。~扬光大。 ⒐扩大,张大,增多~面。~银耳。~财。 ⒑放散,散开~散。蒸~。~汗药。 ⒒感到,感觉,感动~痒。~高烧。~人深省。 ⒓生长,扩充,变化过程~育。~展。 ⒔ 【发落】处分,处理。 ⒕ 【发行】出售~行报刊。 ⒖ 【发难】发动反抗或叛乱。 ⒗ 【发表】 ①表达,宣布~表意见。~表声明。 ②在报、刊上登载~表评论。此文已~表。 ⒘ 【发明】创造出新事物她~明了新型节能灯。 ⒙ 【发达】兴盛,旺盛,聪明科学~达。头脑~达。 发(髮)fà头发理~店。生~药。怒~冲冠。 发bō 1.弯曲。

:新〈动〉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新,取木也。--《说文》 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更新,使之新 如何新畬。--《诗·周颂·臣工》 旧染污俗,咸与唯新。--《书·胤征》 又如新民(使民更新);新美(刷新使之美好);新醮(改嫁);新梢(新长出的树梢) 新 〈形〉 初次出现。与旧”相对 于彼新田。--《 新xīn ⒈初出现或初产生的~生。~事物。~技术。 ⒉好的,进步的~风尚。~社会。 ⒊刚有的,还未用过的,跟"旧"相对~钢笔。~事。~方法。 ⒋刚才,最近~来。~近。 ⒌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房。 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