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吕使揭阳去

"吕使揭阳去"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6:15:06


简介: “吕使揭阳去”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送潮州吕使君》,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ǚ shǐ jiē yáng q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送潮州吕使君》
内容:
韩君揭阳居,戚嗟与死邻。
吕使揭阳去,笑谈面生春。
当复进赵子,诗书相讨论。
不必移鳄鱼,诡怪以疑民。
有若大颠者,高材能动人。
亦勿与为礼,听之汩彝伦。
同朝叙朋友,异姓接婚姻。
恩义乃独厚,怀哉余所陈。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王安石
诗人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诗词:《送潮州吕使君》

韩君揭阳居,
戚嗟与死邻。
吕使揭阳去,
笑谈面生春。

当复进赵子,
诗书相讨论。
不必移鳄鱼,
诡怪以疑民。

有若大颠者,
高材能动人。
亦勿与为礼,
听之汩彝伦。

同朝叙朋友,
异姓接婚姻。
恩义乃独厚,
怀哉余所陈。

中文译文:
韩君住在揭阳,
我为他与已故邻居的离世感到悲伤。
吕使去揭阳,
笑谈中显得面容年轻。

当再次见到赵子,
我们一起讨论诗书。
不必迁移鳄鱼,
用奇怪的方式怀疑他人。

有些人像大颠倒者一样,
他们的才华能够打动人心。
也不必拘泥于礼节,
听从他的言论,理解他的思路。

我们在同一朝代交朋友,
异姓之间结婚。
恩义之情真挚厚重,
我怀念着这些我所陈述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送潮州吕使君》。诗中描绘了送别潮州吕使君的场景,并流露出作者对友情、才华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韩君住在揭阳的情景,作者因为与已故邻居的离世而感到悲伤。接下来,吕使离开揭阳,面对离别,吕使君显得开朗,与众人开怀畅谈,仿佛面容重新年轻起来,传达出春天的氛围和生机。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与赵子一起讨论诗书,表示他们不需要像迁移鳄鱼一样用奇怪的方式去怀疑他人,而是欣赏那些有着高才华能够打动人心的人。作者呼吁不必拘泥于礼节的束缚,而是要倾听他人的言论,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同一朝代与朋友交往,并且异姓之间结婚的情况,并强调了他对友情和人际关系中的恩义之情的珍视和怀念。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场景,通过对人际关系和人性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友情、才华和恩义的赞美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án jūn jiē yáng jū, qī jiē yǔ sǐ lín.
韩君揭阳居,戚嗟与死邻。
lǚ shǐ jiē yáng qù, xiào tán miàn shēng chūn.
吕使揭阳去,笑谈面生春。
dāng fù jìn zhào zi, shī shū xiāng tǎo lùn.
当复进赵子,诗书相讨论。
bù bì yí è yú, guǐ guài yǐ yí mín.
不必移鳄鱼,诡怪以疑民。
yǒu ruò dà diān zhě, gāo cái néng dòng rén.
有若大颠者,高材能动人。
yì wù yǔ wèi lǐ, tīng zhī gǔ yí lún.
亦勿与为礼,听之汩彝伦。
tóng cháo xù péng yǒu, yì xìng jiē hūn yīn.
同朝叙朋友,异姓接婚姻。
ēn yì nǎi dú hòu, huái zāi yú suǒ chén.
恩义乃独厚,怀哉余所陈。
韵脚: 拼音:lǚ shǐ jiē yáng qù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吕〈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脊骨形,是膂”的本字。本义脊梁骨) 同本义。膂”的古字 吕,脊骨也。象形。--《说文》 氏曰有吕。--《国语·周语下》。注吕之为言膂也。” 尻髋脊膂腰背吕。--《急就篇》。颜师古注吕,脊骨也。” 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 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总称六吕”、六律”,简称律吕”) 通旅”。客舍 自今以来, 吕lǚ〈古〉我国音乐用语。指乐器声音的清浊高低,分阴阳各六,共十二音,阴的称"吕",阳的称"律",合称"律吕"

使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使,伶也。--《说文》。按,伶者,令也。 故君使其臣。--《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 派遣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汉·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 使shǐ ⒈命令,派遣,支配指~。差~。支~。~臂~指(身体支配胳膊,胳膊支配手指。〈喻〉指挥如意)。 ⒉叫,让,令~人振奋。迫~敌人投降。 ⒊用~力。这把刀好~。 ⒋纵任~性子。 ⒌假如,假若假~。 ⒍派往他国的外交人员~者。大~。特~。 ⒎

:揭 标志 峨嵋为泉阳之揭。--郭璞《江赋》 揭 高亢 揭揭 修长的样子。 疾驰的样子。如车马揭揭 揭jiē ⒈举,高举~旗。~竿而起(泛指人民起义)。 ⒉掀开,掀起~开。~纱布。~锅盖子。 ⒊使隐匿的事物显露~露丑行。~发腐败。~穿阴谋。 ⒋公开,公布~示。~晓。 ⒌同榟。 揭qì 1.提起衣服。 2.通"愒"。休息。

:阳 (形声。从阜,? 同本义 阳,高明也。--《说文》 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 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尔雅》 利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华山之阳。--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阳谷皆入汶。--清·姚鼐《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又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阳陆(山之南);阳濒(水之北岸);阳林(生在山南的林木);阳木(山南之木 阳(陽)yáng ⒈跟"阴"相对。〈古〉我国哲学家把一切事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统一的范畴火为~,水为阴。背为~,胸为阴。胸为~,腹为阴。 ⒉指太阳~光。向~花。 ⒊明亮,温暖多~。 ⒋凸出的,外露的~文。~沟。~奉阴违。 ⒌带正电的~电。~极。 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地名。在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市(在河南省洛水之北)。 ⒎迷信者所谓"属于活人与人世"的~寿。~间。 ⒏男性生殖器~物。 ⒐ ①显露出来的化验~性。 ②雄性,男性的。 ⒑〈古〉通"佯"。假装。

:去〈动〉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本义离开) 同本义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魏禧《大铁椎 去qù ⒈离开~职。离~。就~。 ⒉前往,由此到彼~学校。从成都~上海。快给他~封信。 ⒊距,距离,差别此~那儿有两公里。相~甚远。 ⒋除掉,放弃,减掉~掉。除~。减~。 ⒌已过的过~的。特指刚过的一年~冬。~年。 ⒍失掉大势已~。 ⒎在动词前〈表〉去做或要做~杀鸡。明天~买鞋。 ⒏在动词后〈表〉趋向或持续下~。出~。让他说~。照常做~。 ⒐扮演(戏曲里角色)你~演书生。 ⒑ ⒒ ⒓ 去jǔ 1.收藏。 去qū 1.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