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僚士惟明

"僚士惟明"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1 00:45:16


简介: “僚士惟明”出自南北朝谢灵运的《答中书诗》,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o shì wéi mí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
出处: 《答中书诗》
内容:
嗟兹飘转。
随流如萍。
台岳崇观。
僚士惟明
璅璅下路。
从公于征。
遡江践汉。
自徐徂荆。
朝代: 南北朝
分类:
诗人: 谢灵运
诗人介绍: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翻译:

《答中书诗》是南北朝时期谢灵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嗟,我如同漂浮飘荡的萍叶,随波逐流。
在台岳崇高的观音寺,与聪明的僚士相伴。
我沿着江水逆流而上,踏上汉地的土地,
从徐州到荆州,一路前行。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谢灵运对南北朝时代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的感慨和反思。诗中的“飘转”和“随流如萍”表明了诗人感觉自己像是漂泊无定的流浪者,没有固定的归属和安身之所。诗人在台岳崇高的观音寺中与明理才智出众的僚士相伴,显示了他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逆流而上,从徐州到荆州,这可以被理解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正义之路的追求。

赏析:
《答中书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乱世的思考。诗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如“飘转”、“随流如萍”,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处境。观音寺是佛教中一座重要的寺庙,它的存在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净化和超越尘世的追求。在这个寺庙中与明理才智出众的僚士相伴,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追求智慧和真理来超越现实的困境。最后,诗人逆流而上,从徐州到荆州,表达了对混乱和不公的社会现象的不满,并对正义之路的追求充满希望。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谢灵运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动荡和不安。它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比喻,以及对观音寺和逆流而上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知识、智慧和正义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整首诗词以悲愤之情为基调,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ē zī piāo zhuǎn.
嗟兹飘转。
suí liú rú píng.
随流如萍。
tái yuè chóng guān.
台岳崇观。
liáo shì wéi míng.
僚士惟明。
suǒ suǒ xià lù.
璅璅下路。
cóng gōng yú zhēng.
从公于征。
sù jiāng jiàn hàn.
遡江践汉。
zì xú cú jīng.
自徐徂荆。
韵脚: 拼音:liáo shì wéi míng
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僚〈名〉 (形声。从人,尞声。本义官,官职) 同本义 百僚师师。--《书·皋陶谟》 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 又如僚吏(僚属。属官部下);僚佐(僚属,部下);僚侍(侍臣);僚故(故吏);僚品(众官);僚俊(才能杰出的属官) 古代一种服苦役的官奴 隶臣僚,僚臣仆。--《左传·昭公七年》 又如僚朴(同主之仆);僚隶(僚与隶,皆为服苦役的罪人) 一起作官的人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 显誉成于僚友。--《后汉书·郑玄传》 又如 僚liáo ⒈官,官吏官~。同~。~属。 ⒉ 僚liǎo 1.美好貌。 僚lǎo 1.魏晋以来对分布于今四川﹑陕西﹑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广东等省(区)部分少数民族的泛称。

:士〈名〉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士,事也。--《说文》 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白虎通·爵》 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仲长统传》 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周书》 是以为大夫卿士。--《书·牧誓》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曲礼》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马伶传》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唐·韩 士shì 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以谷我~女(谷养活)。 ⒉我国商、周时代贵族的最低一级,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 ⒊指读书人学~。硕~。~农工商。 ⒋军衔名。在尉级以下上~。中~。又泛指军人战~。激励~气。 ⒌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或某种品质的人护~。技~。院~。以(因)才智用者谓之~。 ⒍对人的美称人~。壮~。烈~。

:惟 (形声。从心,隹声。本义思考;思念) 同本义 惟,凡思也。--《说文》 臣窃惟事势。--贾谊《治安策》 吾惟之,坚子固不足遣。--《汉书·张良传》 又如惟思(思虑);惟度(思考忖度);惟念(思念;考虑) 为,是 万邦黎献,共惟帝臣。--《书·益稷》 不变惟何。-- 有 相亦惟终。--《礼记》 听从,随从 大国苟不以为然也,则亦惟命耳。--刘献廷《广阳杂记》 又如惟惟(听从顺服的样子) 愿,希望 若草庵见毁一节,成功之后,万惟留心。--《英烈传》 又如 惟wéi ⒈思,考虑思~(也作"思维")。 ⒉独,只,只有~一。~有。~恐浪费时间。 ⒊但是,只是雨虽停,~风未止。 ⒋文言助词。多用于句首,也用于句中~二月既望。行之~艰。 惟wěi 1.见"惟惟"。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杔,照也。--《说文》 照临四方曰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东方明矣。--《诗·齐风·鸡鸣》 明,精白也。--《国语·周语》 视曰明。--《书·洪范》 明则著。--《礼记·中庸》 明星谓之启明。--《尔雅》 东有启明。--《诗·小雅·大东》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天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月明星稀,乌 明míng ⒈亮,照亮~晃晃。天~。灯火通~。 ⒉清楚,懂得,了解~白。~确。~礼。深~大义。~见万里。 ⒊公开,不隐蔽,显露在外,跟"暗"相对~说。~码实价。~枪暗箭。 ⒋视力,视力好左丘失~(左丘〈古〉人名)。聪耳~目。 ⒌看得清,认得准,见识高~智。英~。心~眼亮。 ⒍次,下一个(专指日、年)~天。~年。 ⒎迷信者称神灵神~。 ⒏ ⒐朝代名。明朝,公元1368-1644年。第一代君主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