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X 戏著幼舆岩石里

"戏著幼舆岩石里"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1 17:35:06


简介: “戏著幼舆岩石里”出自宋代苏轼的《赠李道士》,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ì zhe yòu yú yán shí lǐ,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出处: 《赠李道士》
内容: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
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
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
香火旧缘何日尽,丹青余习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
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轼
诗人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翻译:

诗词:《赠李道士》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世人只数曹将军,
谁知虎头非痴人。
腰间大羽何足道,
颊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诸公子,
戏著幼舆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黄冠,
布袜青鞋弄云水。

千年鼻祖守关门,
一念还为李耳孙。
香火旧缘何日尽,
丹青余习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过二,
衰颜记我今如此。
他时要指集贤人,
知是香山老居士。

中文译文:
世人只知道曹将军,
谁知道虎头非凡人。
腰间佩戴的大羽毛何足道,
颊上的三根胡须自有灵气。

平生轻蔑戏弄诸位公子,
在幼年时戏耍于山石之间。
因此,传世使人成为黄冠之士,
穿着布袜和青色鞋子嬉戏于云水之间。

千年守卫着鼻祖的关门,
一念之间却成为李耳的孙子。
香火的旧缘何时能尽,
丹青画作的技艺一直保存至今。

五十岁初过而我仍像二十岁,
衰颜让我记住了现在的模样。
将来若要指点集贤之人,
请知道我是香山的老居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李道士的赠诗。诗中表达了对李道士的赞赏和敬意,以及对自己年华渐逝的感慨。

首先,苏轼提到世人只知道曹将军,但他认为李道士的虎头形象却非同寻常,显示出李道士非凡的气质和才华。

接下来,苏轼描述了李道士的装束和外貌。他提到李道士腰间佩戴的大羽毛并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象征李道士的高尚品质。颊上的三根胡须也显示出李道士的神秘和灵气。

苏轼回顾了自己平生轻蔑戏弄诸位公子的经历,与李道士的背景形成对比。他曾在幼年时在山石之间嬉戏,而李道士却被教导成为黄冠之士,穿着布袜和青色鞋子在云水之间自由自在。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对李道士和自己的思考。他提到李道士守护着鼻祖的关门,但一念之间却成为李耳的孙子,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香火的旧缘何时能尽,丹青画作的技艺至今保存,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最后,苏轼以自己五十岁初过的衰颜为自嘲,暗示了岁月不饶人的现实。他称将来若要指点集贤之人,希望他们能认识到自己是香山的老居士,表达了对自己的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智者的期望。

整首诗以赞颂李道士为主线,通过对比自己和李道士的经历和形象,展示了对李道士的敬仰和对自身生命的反思。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描绘了李道士的非凡形象和自己的衰老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智者的珍视与推崇。整体上,这首诗词既是对李道士的赞美,也是苏轼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抒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ì rén zhǐ shù cáo jiāng jūn, shéi zhī hǔ tóu fēi chī rén.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
yāo jiān dà yǔ hé zú dào, jiá shàng sān máo zì yǒu shén.
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píng shēng xiá wǔ zhū gōng zǐ, xì zhe yòu yú yán shí lǐ.
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
gù jiào shì shì zuò huáng guān, bù wà qīng xié nòng yún shuǐ.
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
qiān nián bí zǔ shǒu guān mén, yī niàn hái wèi lǐ ěr sūn.
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
xiāng huǒ jiù yuán hé rì jǐn, dān qīng yú xí zhì jīn cún.
香火旧缘何日尽,丹青余习至今存。
wǔ shí zhī nián chū guò èr, shuāi yán jì wǒ jīn rú cǐ.
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
tā shí yào zhǐ jí xián rén, zhī shì xiāng shān lǎo jū shì.
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韵脚: 拼音:xì zhe yòu yú yán shí lǐ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戏 (形声。从戈。虚声。本义一种兵器) 同本义 假借为麾”。军队中的帅旗 兵罢戏。--《史记·高帝纪》。正义大旗也。” 戏下骑从者八百余人。--《汉书·项籍传》。注大将之旗。” 侧翼 戏,三军之偏也。--《说文》。段玉裁注偏为前拒之偏,谓军所驻之一面也。” 指歌舞杂技等的表演 云烟古寺闻僧梵,灯火长桥见戏场。--宋·陆游《出游》 又如戏场(表演歌舞杂技的场子);散戏;猴戏;游戏;排戏;配戏(配合主角演戏);扮戏 戏剧 那明湖居本是个大戏园子,戏台 戏(戲、戯)hū ⒈ ⒉见xì。 戏(戲)xì ⒈玩耍~耍。儿~。游~。 ⒉嘲弄,开玩笑~弄。嘲~。前言~耳。 ⒊演剧或歌唱、舞蹈、杂技等表演~剧。~曲。演~。唱~。杂~。看~★~。木偶~。花鼓~。 戏xī 1.通"羲"。 2.通"巇"。险峻。 3.古地名。 戏huī 1.大将之旗。参见"戏下"。引申为指挥。 戏suō 1.酒樽名。

:著 (形声。从苃,者声。苃”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世说新语·仇隙》 此臣素著狂直于也。--《汉书·朱云传》 又如著海内(天下著名);昭著(明显);卓著(突出的好);著姓(有显著名声的家族;使姓氏显著);著号(著名;著称) 著 显现;显扬 其 著zhuó ⒈穿~衣戴帽。 ⒉接触,接触到,挨上~色。~墨。~地。附~。挨~。

:幼 (会意。从幺,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幼,小也。--《说文》 幼,稀也。--《尔雅》 人生十年曰幼。--《礼记·曲礼》 子幼。--《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 慈幼为其近于子也。--《礼记·祭义》 幼原耳。--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幼且少。--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自幼好武术。--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余幼好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幼主(年幼的君主);幼少(幼小);幼志(幼年时的志向);幼君(年幼的君主);幼孤(年幼的孤儿);幼累(指年幼的儿女);幼蒙( 幼yòu ⒈初生,年小,未长大~苗。~虫。~儿。~童。 ⒉小孩扶老携~。 ⒊ 幼yào 1.幽深,幽暗。 2.见"幼眇"。

:舆 (形声。从车,舁声。本义车厢) 同本义 舆,车舆也。--《说文》。按,车中受物之处。 舆人为车。--《考工记》 木材…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潜夫论》 车辆,尤指马车 困于金舆。--《易·困》 今乘舆已驾矣。--《孟子》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老子》 又如舆士(车夫);舆服(车子和衣冠的总称);舆几(车子与几案);舆马(车马);舆轮(车轮);舆骑(车骑);舆帅(主管兵车的官吏);舆薪(车子、柴木等大东西。喻指显而易见的东 西) 轿子 贱 舆 yú ①车箱。 ②车。 ③指载柩车。 ④轿子。 ⑤制作车箱的工匠。 ⑥古代职位低贱的吏卒。 ⑦特指驾车的人。 ⑧抬;扛。 ⑨运载。 舆2 yù通"誉"。名誉;荣誉。

:岩 (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同本义 嵌岩窦穴。--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高岩峭壁。--宋·沈括《梦溪笔谈》 植土龛岩。 又如岩电(山崖间的闪电);岩阿(山崖旁边凹下的地方);岩徼(山崖边远的地方);岩下(山崖之下);岩饰(岩壁上的雕饰) 山峰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楚辞》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高山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鲍照《登庐山诗》 又如岩岫(山崖峰峦);岩隈(深山曲折处) 石穴,石窟 岩(巖、喦)yán ⒈高峻的山崖千~万转路不定。 ⒉险峻,险要~阻。 ⒊岩石,构成地壳的石头山~。花岗~。火成~。 岩niè 1.地名。

:石 dan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白居易《官牛》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石 shi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石shí ⒈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头。矿~。岩~。 ⒉指石刻金~。碑~。 ⒊使用石头制成的~针。~砚。~磨。 ⒋〈古〉作武器用的石块矢~。 ⒌〈古〉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 ⒍〈古〉容量单位。十斗为一~。 石dàn 1.岩石;石头。构成地壳的矿物硬块。 2.指陨石。 3.指磨刀石。引申为磨平。 4.乐器名。指石磬。古代八音之一。 5.指碑碣。 6.指矿物类药物。 7.指道教 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8.指砭石。古时治病用的石针。 9.引申为针砭,用石针治病。 10.结石的省称。 11.坚固;坚硬。 12.形容声音重浊﹑不响亮。 13.投掷 。 14.通"硕"。大。参见"石师"﹑"石画"等。 15.古地名。 16.古西域国名。 17.量词。(今读dà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18.量词。(今读dàn)。计算重量 的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19.量词。(今读dàn)。官俸的计量单位。秦汉以为官位的品级,如万石﹑二千石等。 20.量词。(今读dàn)。计算弓弩强度的单位。 21.量 词。(今读dàn)。方言。计算农田亩分的单位。 22.姓。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褃,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褃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褃。--《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内,中。与外相反 褃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 里(裡)lǐ ⒈长度单位1公~为1000米,合二市~,即三百丈。 ⒉〈古〉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今指街坊~弄。邻~。 ⒊家乡故~。同~(同乡)。 ⒋衣服里层绿衣黄~。〈引〉里面,内部城市~。手掌~。柜子~。 ⒌物体内层,跟"表"、"面"相对~层。~面。袜~儿。被盖~子。表~如一。 ⒍一定范围以内山~。那~。哪~?黑夜~。 ①靠左边,靠里的那边。 ②〈方〉内行知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