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B 碧泓白石偃樛枝

"碧泓白石偃樛枝"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23:19:09


简介: “碧泓白石偃樛枝”出自宋代范成大的《虎丘六绝句·白莲池》,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ì hóng bái shí yǎn jiū zhī,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出处: 《虎丘六绝句·白莲池》
内容:
碧泓白石偃樛枝,爱水嫌风老更低。
潭影中间龙影卧,一山好处没人题。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范成大
诗人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翻译:

《虎丘六绝句·白莲池》是宋代文人范成大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碧泓白石偃樛枝,
爱水嫌风老更低。
潭影中间龙影卧,
一山好处没人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的白莲池。碧绿的湖水中,白色的石头像倾斜的枝干一样静静躺在水中。它们喜欢水,却厌恶风,老了更加低垂。在潭水的倒影中,似乎有一条龙在水中休憩。整个景象如此美好,然而却没有人来题写赞美之词。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白莲池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首句以碧泓和白石作为描写对象,形容了湖水的清澈和石头的洁白,同时用偃樛枝来比喻石头的姿态,使得诗句更富有生动感。第二句中,作者以爱水嫌风来突出石头与水的亲近,以及对风的厌恶,进一步突出了石头在水中的静谧。第三句描绘了潭水中的倒影,以龙影卧的形象给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感觉。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美好景色的赞叹,同时抒发了对没有人来题诗的遗憾。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作者对白莲池景色的观察与感受融于其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赞叹之情。与此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人文景观的思考,即对美景不应只是靠自然的美,还需要有人来赋予诗意和意义。整首诗以简约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bì hóng bái shí yǎn jiū zhī, ài shuǐ xián fēng lǎo gèng dī.
碧泓白石偃樛枝,爱水嫌风老更低。
tán yǐng zhōng jiān lóng yǐng wò, yī shān hǎo chù méi rén tí.
潭影中间龙影卧,一山好处没人题。
韵脚: 拼音:bì hóng bái shí yǎn jiū zhī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碧 (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 同本义 碧,石之青美者。--《说文》 高山,其下多青碧。--《山海经·西山经》 又 章峨之山多瑶碧。 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淮南子·地形》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汉书·司马相如传》 又如碧卢(像玉的美石);碧箫(用碧玉制的箫);碧玉椽(用碧玉做的椽子) 指代绿水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一碧万顷。--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碧泱泱(水流澄绿深广的样子);碧流(绿水);碧漪(清澈的水波。泛指 碧 bì ①青玉。 ②青绿色蓝天~草。 【碧空】淡蓝色的天空~万里。 【碧落】天空。 【碧血丹心】称颂为正义事业流血牺牲的志士。碧血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

:泓〈形〉 (形声。从水,弘声。本义水深而广) 同本义 泓澄渊潫。--《文选·左思·吴都赋》 又如泓泓(水深的样子);泓洄(水深而回旋的样子);泓净(水深且清) 清澈貌 泓 〈名〉 潭。也泛指塘、湖 留斩泓下蛟,莫试街中狗。--唐·元稹《说剑》 望泓面有烟云之气,飞走不定。--明·陆容《菽园杂记》 古水名 泓 清水一道或一片叫╠泓。如一泓清泉;一泓秋水 泓hóng深而广的水。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石 dan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白居易《官牛》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石 shi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石shí ⒈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头。矿~。岩~。 ⒉指石刻金~。碑~。 ⒊使用石头制成的~针。~砚。~磨。 ⒋〈古〉作武器用的石块矢~。 ⒌〈古〉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 ⒍〈古〉容量单位。十斗为一~。 石dàn 1.岩石;石头。构成地壳的矿物硬块。 2.指陨石。 3.指磨刀石。引申为磨平。 4.乐器名。指石磬。古代八音之一。 5.指碑碣。 6.指矿物类药物。 7.指道教 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8.指砭石。古时治病用的石针。 9.引申为针砭,用石针治病。 10.结石的省称。 11.坚固;坚硬。 12.形容声音重浊﹑不响亮。 13.投掷 。 14.通"硕"。大。参见"石师"﹑"石画"等。 15.古地名。 16.古西域国名。 17.量词。(今读dà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18.量词。(今读dàn)。计算重量 的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19.量词。(今读dàn)。官俸的计量单位。秦汉以为官位的品级,如万石﹑二千石等。 20.量词。(今读dàn)。计算弓弩强度的单位。 21.量 词。(今读dàn)。方言。计算农田亩分的单位。 22.姓。

:偃 (形声。从人,匽声。本义仰卧;仰) 同本义 偃,僵也。--《说文》。按,伏而覆曰仆,仰而倒曰偃。 偃,仰也。--《广雅》 与一人俱毙,偃,且射子鉯。--《左传·定公八年》 迎风则偃,背风则仆。--《吴越春秋》 须臾祭毕,倦而偃。--《钟馗传--捉鬼传、平鬼传》 或息偃在床。--《诗·小雅·北山》 又如偃腹(仰腹而卧);偃寝(仰卧;躺下);偃斧(仰斧。指堆土为坟,坟顶窄狭如仰斧形状) 通匽”。停止;停息 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声乐。--《荀子》 两君偃兵接好,日中为期 偃yǎn ⒈仰卧~在床。〈引〉向后倒,跟仆相对~跌于地。泛指倒下~旗息鼓。 ⒉停止,停息~武修文。~息争斗。

:樛 树木向下弯曲 绞结,盘缠 殇之緻,不樛垂,盖未成人也。--《仪礼·丧服》。郑玄注不绞其带之垂者。 又如樛结(绞结;缠结);樛盘(曲折盘结);樛缠(纠结);樛萝(纠结盘绕的萝蔓) 通求”。寻找,探索 樛天道其焉如。--张衡《思玄赋》 樛jiū 1.树木向下弯曲。 2.引申为弯曲。 3.绞结,盘缠。 4.求,探求。 5.蔓椒。 6.见"樛巔"。 7.姓。三国魏有樛尚。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枝,木别生条也。--《说文》 草莇之枝。--《素问·移精变气论》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不蔓不枝。--宋·周敦颐《爱莲说》 明月别枝惊鹊。--宋·辛弃疾《西江月》 正用一枝鸣。--宋·洪迈《容斋续笔》 又如枝任(树叶多的树枝);枝末(树枝的梢头);枝主(枝条和主干);枝杪(树木枝条的梢头);枝柯(枝条);枝干(树枝和树干) 古代指嫡长子以外的宗族子孙 《诗》云本枝百世。”--《左传·庄公六年》 又如枝庶( 枝zhī ⒈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条。树~子。柳~儿。 ⒉量词(多用于枝状或杆形的)三~梅花。两~铅笔。 ⒊ ①〈喻〉细小的,次要的不谈~节小事。 ②〈喻〉在处理一个问题中又发生的其它问题横生~节。 ⒋ 枝qí 1.歧,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