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早已动雷霆

"早已动雷霆"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05:27:01


简介: “早已动雷霆”出自宋代戴复古的《蕲州厉使君七夕祈雨》,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ǎo yǐ dòng léi tí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处: 《蕲州厉使君七夕祈雨》
内容:
樽俎忘佳节,衣冠肃广庭。
为民祈一雨,何暇赏双星。
五马无惭德,三龙合效灵。
前山好云气,早已动雷霆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诗词:《蕲州厉使君七夕祈雨》

樽俎忘佳节,衣冠肃广庭。
为民祈一雨,何暇赏双星。
五马无惭德,三龙合效灵。
前山好云气,早已动雷霆。

中文译文:
酒器和祭品被遗忘了佳节,衣冠整齐的人们肃穆地站在广阔的庭院。
为了百姓祈祷一场雨,哪有时间去赏双星。
五匹马代表着无愧的品德,三条龙共同展现出神奇的力量。
前山的云气非常好,早已引动了雷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戴复古创作的,描述了蕲州厉使君在七夕节祈雨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厉使君的身份和举止,以及他为民众祈雨的决心和行动,展现了他忘却个人享受、心系百姓的高风亮节。诗人以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语言,表达了对厉使君的赞美和敬意。

首先,诗中提到樽俎忘佳节,衣冠肃广庭,形容了厉使君在七夕节这个本应欢庆的日子里,不顾个人的快乐,庄重地站在广场上。这一描写展示了他的职责感和忠诚精神。

其次,诗中表达了厉使君为民祈雨的决心。他认为为了百姓祈雨,没有时间去赏双星。这句表达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责任感,愿意牺牲自己的休闲时光,全力以赴地祈求雨水的降临。

然后,诗中提到五马无惭德,三龙合效灵。五匹马代表了使君的高尚品德,显示出他在为民祈雨的过程中无愧于这个职责。三条龙则象征着神奇的力量,显示出他的祈祷会得到上天的垂青和回应。

最后,诗中描述了前山的云气和雷霆的动静,暗示着祈雨愿望已经引起了天地的共鸣。这种描写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气氛,让读者感受到祈雨的庄严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文字,展现了蕲州厉使君七夕祈雨的场景,传递了作者对使君高尚品德和为民众付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雨水来临的期待和祈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ūn zǔ wàng jiā jié, yì guān sù guǎng tíng.
樽俎忘佳节,衣冠肃广庭。
wèi mín qí yī yǔ, hé xiá shǎng shuāng xīng.
为民祈一雨,何暇赏双星。
wǔ mǎ wú cán dé, sān lóng hé xiào líng.
五马无惭德,三龙合效灵。
qián shān hǎo yún qì, zǎo yǐ dòng léi tíng.
前山好云气,早已动雷霆。
韵脚: 拼音:zǎo yǐ dòng léi tí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早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同本义 早,晨也。--《说文》 晨初为早。--《诗·召南·小星》疏 是谓老服。--《老子》 早夜以思。--唐·韩愈《原毁》 早莺争暖树。--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早暮咈吾耳。--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早出暮归。--《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清早(清晨);明早(明天早上);早出晚归(整日在外);起早贪黑;早天(早晨的天空);早角(早晨的号角声); 早zǎo ⒈太阳升起的时候~晨。做~操。用~餐。 ⒉时间在先的,以前的~先。~稻。他~来了。~起~睡。~在五年前。 早zào 1.指柞栗之属。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不已 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 已yǐ ⒈止,完毕,罢了争论不~。死而后~。如此而~。 ⒉副词。〈表〉过去,动作完成~经。~然。~过时。事~办妥。 ⒊不久,后来~忽不见。~而悔之。 ⒋副词。太,过分~颇。不为~甚。 ⒌〈古〉通"以"。〈表〉地位、方向、时间、数量等的界限~上。大桥~东。五年~后。三十~内。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

:雷 (象形。甲骨文,中间象闪电,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小篆变成了会意字,从雨,下象雷声相连之形,表示打雷下雨。本义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 ) 同本义 靬,阴阳薄动,靬雨生物者也。--《说文》 阴阳合为雷。--《春秋·玄命苞》 雷者,阴中之阳也。--《白虎通》 仲春,雷乃发声,仲秋,雷始收声。--《礼记·月令》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易·说卦》 阴阳相薄为雷。--《淮南子·坠形》 天下应之如雷霆。--《荀子·儒效》 如雷如霆,徐方震惊。--《诗·大雅·常武》 峭壁 雷léi ⒈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声。~电交加。 却相同两份答卷~同。 ⒉一类爆炸性的武器地~。鱼~。 ⒊ 雷lèi 1.通"擂"。 2.通"祑"。古时作战用以击敌之石块。

:霆〈名〉 (形声。从雨,廷声。霆、電”实同一词,后来岐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電。轻雷或无电,疾雷必有电,故霆的本义为疾雷,为霹雳) 同本义 霆,雷余声也--《说文》 疾雷为霆。--《尔雅·释天》 如雷如霆。--《诗·大雅·常武》 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文选·张衡·东京赋》 畏之如雷霆。--《左传·襄公十四年》 千雷万霆。--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霆激(雷霆激发。形容来势凶猛;比喻迅速快捷);霆击(快速攻击,如雷霆一般迅疾) 闪电 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淮南 霆tíng急雷,霹雳雷~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