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咿呦儿女感时节

"咿呦儿女感时节"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1 05:00:49


简介: “咿呦儿女感时节”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新霜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yōu ér nǚ gǎn shí jié,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出处: 《新霜二首》
内容:
荒城草树多阴暗,日夕霜云意浓淡。
长淮渐落见洲渚,野潦初清见洲渚,野潦初清收潋灩。
兰枯蕙死谁复吊,残菊篱根争艳艳。
青松守节见临危,正色凛凛不可犯。
芭旧芰荷不足数,狼藉徒能污池槛。
时行收敛岁将穷,冰雪严凝从此渐。
咿呦儿女感时节,爱惜朱颜屡窥监。
惟有壮士独悲歌,拂拭尘埃磨古剑。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欧阳修
诗人介绍: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翻译:

《新霜二首》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新霜二首

荒城草树多阴暗,
日夕霜云意浓淡。
长淮渐落见洲渚,
野潦初清收潋灩。

兰枯蕙死谁复吊,
残菊篱根争艳艳。
青松守节见临危,
正色凛凛不可犯。

芭旧芰荷不足数,
狼藉徒能污池槛。
时行收敛岁将穷,
冰雪严凝从此渐。

咿呦儿女感时节,
爱惜朱颜屡窥监。
惟有壮士独悲歌,
拂拭尘埃磨古剑。

译文:
新霜二首

荒城的草木多阴暗,
白天和夜晚霜云浓淡。
长江渐渐落下见洲渚,
野潦初次清澈地收潋滟。

兰花凋谢谁来吊唁,
残菊篱根争相绽放。
青松守节见临危,
态度庄重严肃不可侵犯。

芭蕉和芰荷不足以计数,
乱七八糟只能污染池槛。
时光流转,岁月将尽,
冰雪严寒逐渐凝结。

儿女们感受着时节的变迁,
珍惜红颜频繁窥视监牢。
唯有壮士独自悲歌,
拂去尘埃,磨亮古剑。

诗意和赏析:
《新霜二首》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荒城、草木阴暗、霜云浓淡等形象,表达了秋天的凄凉和寂寞。长江渐落、野潦初清,展示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界的变化。兰花凋谢、残菊争艳,揭示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珍惜。青松守节、正色凛凛,表现了壮士的坚守和威严。芭蕉和芰荷的形象,象征了琐碎和污浊。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壮士精神的赞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欧阳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uāng chéng cǎo shù duō yīn àn, rì xī shuāng yún yì nóng dàn.
荒城草树多阴暗,日夕霜云意浓淡。
zhǎng huái jiàn luò jiàn zhōu zhǔ, yě lǎo chū qīng jiàn zhōu zhǔ,
长淮渐落见洲渚,野潦初清见洲渚,
yě lǎo chū qīng shōu liàn yàn.
野潦初清收潋灩。
lán kū huì sǐ shuí fù diào,
兰枯蕙死谁复吊,
cán jú lí gēn zhēng yàn yàn.
残菊篱根争艳艳。
qīng sōng shǒu jié jiàn lín wēi,
青松守节见临危,
zhèng sè lǐn lǐn bù kě fàn.
正色凛凛不可犯。
bā jiù jì hé bù zú shù,
芭旧芰荷不足数,
láng jí tú néng wū chí kǎn.
狼藉徒能污池槛。
shí xíng shōu liǎn suì jiāng qióng,
时行收敛岁将穷,
bīng xuě yán níng cóng cǐ jiàn.
冰雪严凝从此渐。
yī yōu ér nǚ gǎn shí jié,
咿呦儿女感时节,
ài xī zhū yán lǚ kuī jiān.
爱惜朱颜屡窥监。
wéi yǒu zhuàng shì dú bēi gē,
惟有壮士独悲歌,
fú shì chén āi mó gǔ jiàn.
拂拭尘埃磨古剑。
韵脚: 拼音:yī yōu ér nǚ gǎn shí jié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咿 形容哭、笑和物动之声 咿哑(物体转动或摇动声;小儿学语或低哭声;管弦声);咿咿(呼唤鹅鸭声;形容凄恻、微弱的声音) 咿唔 咿呀 芦苇里传出咿呀的桨声 咿(吚)yī像声词。 ⒈ ①小孩学说话的声音。 ②划桨的声音。 ⒉ 咿yǐ 1.方言。又。

:呦〈叹〉 鹿鸣声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小雅·鹿鸣》 表示惊诧声 呦呦 呦呦鹿鸣 呦yōu ⒈叹词。〈表〉惊讶~,太危险啦! ⒉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儿 ér ①小孩子婴~。 ②年轻人(多指青年男子)男~。 ③儿子~女。 ④词尾,同前一字连成一个卷舌音小孩~。 【儿歌】儿童文学的一种。一般与童谣合称为儿童歌谣。儿歌是指反映儿童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形式短小活泼,用辞简明,节奏明快,韵律响亮,适合儿童接受和传唱。 童谣则指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 【儿化】〈语〉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即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又叫儿化韵。 【儿化韵】见【儿化】。 【儿童节】见【六一儿童节】。 【儿童文学】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诗歌、小说、故事、戏剧等形式,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适应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的智力和爱好。 【儿童心理学】心理学分支之一。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儿戏】像小孩子那么闹着玩。比喻对重要的工作或事情不负责、不认真视同~。 儿rén 1.见《说文.儿部》。 儿ní 1."齯"的古字。参见"齯齿"。 2.姓『有儿宽。见《汉书》本传。

:女〈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女,妇人也。--《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卫风·氓》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男女衣著。--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男女无别。--《韩非子·亡征》 如倩女之靧。--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男女奔窜。--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女陪堂(女帮闲);女先儿(女先生);女红(泛指妇女干的纺织 女nǚ ⒈女性,女人妇~。~士。~教师。男~平等。 ⒉女儿生儿生~都一样。 ⒊旧时指以女嫁人。 ⒋〈古〉同"汝"。你,你们。 ⒌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女nǜ 1.将女子嫁给人。 2.出仕,做官。 女rǔ 1.代词。通作"汝"。你。 2.姓。春秋晋有女贾﹑女宽。见《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感〈动〉 (形声。从心,咸声。本义感动) 同本义。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感,动人心也。--《说文》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虞注动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感格(感动,感化);感咽(受感动而悲伤,泣不成声);感涕(感动而涕泪俱下);感慕(感动而思慕);感悦(感动悦服);感人肺腑(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感天动地(感动天地);感 哽(感动得泣不成声) 感应,影响 又如感制(感应制约);感会(感应会合);感验(应验);感变 感gǎn ⒈觉得~到头痛。 ⒉外界事物在意识、情绪上引起的反映~触。~概。~动。~化。读后~。 ⒊心情,情绪~情。情~。自信~。百~交集。 ⒋染上,遭受偶~风寒。 ⒌〈表〉谢意~谢。~恩。 ⒍ ①外界事物作用于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直接反应我有点冷的~觉。 ②觉得我~觉很幸福。 ⒎ ①指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又称"普通感冒"。 ②流行性感冒(流感),因感染病毒引起。 ⒏ 感hàn 1.通"撼"。摇动。 2.通"憾"。怨恨;遗憾。 3.见"感忽"。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时,四时也。--《说文》 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释名》 谓其三时不害。--《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 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 时事之征也。--《左传·闵公二年》 时者,所以记岁也。--《管子·山权数》 四时者,天之吏也。--《淮南子·天文》 四时和谓之宝烛。--《尔雅·释天》。 时(時、昬)shí ⒈一切物质不断运动变化或发展所经历的过程~间。~候。~光。 ⒉时间的一段~期。~代。古~。秦~。平~。瞬~。盛极一~。 ⒊时间单位。一天分子~、丑~、寅~等十二~辰。一天分二十四小~。 ⒋节令,季节~令。~节。春夏秋冬四~。应~服装。 ⒌现在的,当前的~事。~髦。 ⒍经常,常常~常。~ ~见到。 ⒎不经常,间或~而。有~候。~好~坏。 ⒏规定的时间准~。按~上下班。 ⒐不定的时间不~。随~。 ⒑机会,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条件~机。~不可失。~不再来。 ⒒ ⒓ ⒔

:节 --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节骨眼,节骨眼儿 榞枅祵溃樬蕩畧? 做工作要抓住节骨眼儿,别乱抓一气 节子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節,竹约也。--《说文》 苞笋抽节。--左思《吴都赋》 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晋书·杜预传》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易·说卦》 又如节根(草木的节与根);节旄(竹节上所缀 节(節)jiē ⒈ ⒉见jié。 节(節)jié ⒈植物茎上分枝长叶的部位。特指竹节枝~。〈引〉人或动物的骨节肘关~。 ⒉时节,季节寒暑易~。〈引〉节日春~。八一建军~。十一国庆~。重阳~。 ⒊礼度礼~。 ⒋事项,事物的分段情~。章~。 ⒌音乐、舞蹈中有规律的强弱、长短、快慢等的表现~奏。~拍。 ⒍省减,限制,管辖~约。~制生育。这个兵团归他~制。〈引〉择要摘取~录几条。~译本。 ⒎ ⒏操行,操守~操。革命晚~。时穷~乃见(时穷困难时)。 ⒐〈古〉使臣出使外国时所持的凭证符~。旌~◇称出使外国的人为"使节"。 ⒑量词两~课。四~电池。五~火车。 ⒒一种用竹编的古乐器击~。 ⒓航行速度单位,符号kn,1节=1浬/时。 ⒔船舰划分锚链的长度单位,1节=2.5米锚链。 ⒕ ⒖见ji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