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E 而无塞上勋

"而无塞上勋"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4:34:17


简介: “而无塞上勋”出自唐代孟浩然的《送吴宣从事》,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ér wú sāi shàng xū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出处: 《送吴宣从事》
内容:
一作送王宣从军
才有幕中画,而无塞上勋
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
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
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孟浩然
诗人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翻译:

《送吴宣从事》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吴宣从事,
王宣踏上征程,
只有在营帐里的画像,
没有在边塞上立下功勋。
汉军将要消灭敌虏,
王粲初次从军。
旌旗飘扬离开边境,
山川分割大地的脉络。
一生只有一把匕首,
我感激地送给你,亲爱的君士。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孟浩然送别吴宣从事的场景。王宣踏上了从军的征程,但他只是在军营中画像上有功勋,没有真正在边塞上立下战功。诗中提到汉军将要消灭敌虏,王粲选择了初次从军。旌旗飘扬,离开了边境,山川分割着大地的脉络。孟浩然在送别时将自己的一把匕首赠送给了吴宣,表示对他的感激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吴宣从军的送别之情。诗中通过对吴宣和王粲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选择和决心。王宣虽然没有立下边塞上的功勋,但他勇敢地选择了从军,为汉军消灭敌虏作出了贡献。诗中的旌旗飘扬和山川地脉分割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边境的辽阔和壮丽。最后,孟浩然将自己的一把匕首赠送给吴宣,表达了对他的感激和祝福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寄托了诗人对从军者的敬重和祝福之意,展现了士人之间的情谊和相互鼓励的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ī zuò sòng wáng xuān cóng jūn
一作送王宣从军
cái yǒu mù zhōng huà, ér wú sāi shàng xūn.
才有幕中画,而无塞上勋。
hàn bīng jiāng miè lǔ, wáng càn shǐ cóng jūn.
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
jīng pèi biān tíng qù, shān chuān dì mài fēn.
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
píng shēng yī bǐ shǒu, gǎn jī zèng fū jūn.
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
韵脚: 拼音:ér wú sāi shàng xūn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而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 义 而,颊毛也。--《说文》 而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 而 ér ①〈古〉你;你的余知~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必欲烹~翁。(《史记·项羽本记》) ②表示并列、转折、顺接等国富~兵强、知一~不知二。 而néng 1.能够。 2.能力,才能。 3.安定。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

:塞 (会意兼形声。从土,塞声。塞同罅,空隙之义。本义阻隔;堵住) 同本义 塞,隔也。--《说文》 四塞世告至。--《礼记·名堂位》。注四塞,谓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 塞向墐户。--《诗·豳风》 从者塞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塞耳(堵住耳朵);塞绝(堵塞断绝);塞噎(阻塞,哽噎);塞话(使人生气的话);塞狗洞(把银钱花在无用的地方);塞除(堵塞并消除);塞井夷灶(填井平灶。谓 塞sāi ⒈堵,堵住堵~。把漏洞~住。 ⒉堵住器物口的东西瓶~儿。软木~子。 ⒊填装进去把衣服~进箱子里。 塞sài边境上的险要地方海防要~。守边备~。 塞sè ⒈(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堵,堵住堵~。闭~。阻~。闭目~耳。~责(工作敷衍,不负责任)。

:上〈名〉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同本义 上,高也。--《说文》 宛丘之上兮。--《诗·陈风·宛丘》 施于松上。--《诗·小雅·顁弁》 冬时有嗽上气疾。--《周礼·疾医》 云上于天干。--《易·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上荣(飞檐。屋檐两端的挑角);上柽(门框上端的横梁);上漏下湿(形容屋舍破旧,不蔽风雨);上网(系在箭靶上方的绳子);上丹田(道家谓人的两眉之间为上丹田);上 上shàng ⒈位置在高处的,跟"下"相对~面。~边。〈引〉质量、等级、地位高的或次序在前的~乘。~品。~等。~策。~级。~司。~行下效。~册。~月。~半天。 ⒉从低处到高处~山。~楼。〈引〉去,到,进呈,向前进~船。~北京。~农村。~书。献~。赶~。你快~。 ⒊增添,安装~油。~菜。~门窗。 ⒋登载,登记~报纸。~帐簿。 ⒌按规定时间进行活动~课。~操。~班。 ⒍指方面领导~。实际~。东面~。 ⒎指时间、处所、部位、范围等早~。课堂~。大路~。火车~。墙头~。书本~。心坎~。城市~。 ⒏指物体表面脸~。包装~。表面~。 ⒐涂,擦涂~。~药膏。~油漆。 ⒑拧紧~琴弦。~闹钟。 ⒒〈表〉动作趋向或达到、完成泡~茶。爬~来。坐~去。登~高峰。考~了研究生。当选~人民代表。 ⒓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够了。~满了。成千~万。 ⒔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1"。 ⒕ ⒖ 上shǎng

:勋 (形声。小篆字作勲”,从力,熏声。古文从力,员声。本义特别大的功劳) 同本义 勲,能成王功也。从力,熏声,古文唗声。--《说文》 勲,功也。--《尔雅》 王功曰勲。--《周礼·司勲》 圣有谟勲。--《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勋功有章。--《尹宙碑》 追思嘉勋,实不可忘。--《三国志·郭嘉传》 策勋十二转。--《乐府诗集·木兰诗》 勋重于当世。--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又如勋胤(功勋的后代);勋垂 勋(勳)xūn劳绩,特殊的功劳~劳。功~。屡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