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D 耽诗每笑唐高士

"耽诗每笑唐高士"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05:38:59


简介: “耽诗每笑唐高士”出自明代徐贲的《渔父篇赠瞿敬夫》,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 shī měi xiào táng gāo sh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出处: 《渔父篇赠瞿敬夫》
内容:
君本烟波一钓徒,载得全家入五湖。
耽诗每笑唐高士,致产能轻越大夫。
往来不向州城住,朝泊西岩夜东渚。
笔床茶灶何用将,篷底惟留钓渔具。
第四桥头春水多,朝朝暮暮自经过。
绿蓑常带桃花雨,白桨频翻荇叶波。
春风秋月年年好,铜斗歌中鬓华老。
闲愁总在醉中消,乐事从教行处少。
但取鱼来不论迟,黄梁绿竹手亲炊。
饱时把钓醒时唱,世事于君定不知。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徐贲
诗人介绍: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翻译:

《渔父篇赠瞿敬夫》是明代徐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父篇赠瞿敬夫

君本烟波一钓徒,载得全家入五湖。
耽诗每笑唐高士,致产能轻越大夫。

徐贲在诗中赠送给瞿敬夫,将他比喻为渔父。他说瞿敬夫原本只是一个在水烟之中垂钓的普通渔父,但却能够载全家之力进入五湖地区。他在垂钓的间隙也对诗词有所追求,像唐代的高士一样,陶醉于文学艺术之中。虽然他以渔父为业,但他的成就却能够媲美较高的官职,有着超越一般大夫的才能和成就。

往来不向州城住,朝泊西岩夜东渚。
笔床茶灶何用将,篷底惟留钓渔具。

瞿敬夫不常停留在州城,早晨停泊在西岩,夜晚则停泊在东渚。他不以文人雅士的身份为荣,不在乎文人的生活环境,只将篷底的渔具带在身边,不需要笔墨、床榻、茶灶等文人生活用品。

第四桥头春水多,朝朝暮暮自经过。
绿蓑常带桃花雨,白桨频翻荇叶波。

他经常经过第四桥头,那里的春水很多。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他自己经历着这样的生活。他常常穿着绿色的蓑衣,伴随着桃花飘雨的春天,划着白色的桨,掀起荇叶波浪。

春风秋月年年好,铜斗歌中鬓华老。
闲愁总在醉中消,乐事从教行处少。

每年的春风和秋月都美好,但岁月流转,他的鬓发已经变得白了。他通过唱歌和饮酒来消除内心的闲愁,乐事则很少从外界而来。

但取鱼来不论迟,黄梁绿竹手亲炊。
饱时把钓醒时唱,世事于君定不知。

不管什么时候捕鱼,他都不计较时间是否晚了。在黄梁之间的绿竹边,他亲自动手烹煮食物。在吃饱之时,他会放下钓竿,开始唱歌。他对世俗的事情并不关心,只专注于自己的渔事。

这首诗词以渔父的形象讴歌了瞿敬夫的生活态度和处世之道。瞿敬夫虽然以渔父为业,但他有着超越一般人的才华和心境,对文学艺术有浓厚的兴趣。他不拘泥于世俗的荣辱和物质的享受,专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满足。他在渔父的生活中找到了乐趣和平静,通过诗词、唱歌和饮酒来享受生活。他不为世俗所困扰,对于权位地位并不在意,以自己的方式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词描绘了瞿敬夫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以渔父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于自由、宁静和内心追求的追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我价值和内心满足的哲理观念。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瞿敬夫的赞赏和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讴歌,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追求自我内心平和与满足的智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ūn běn yān bō yī diào tú, zài dé quán jiā rù wǔ hú.
君本烟波一钓徒,载得全家入五湖。
dān shī měi xiào táng gāo shì, zhì chǎn néng qīng yuè dài fū.
耽诗每笑唐高士,致产能轻越大夫。
wǎng lái bù xiàng zhōu chéng zhù, cháo pō xī yán yè dōng zhǔ.
往来不向州城住,朝泊西岩夜东渚。
bǐ chuáng chá zào hé yòng jiāng, péng dǐ wéi liú diào yú jù.
笔床茶灶何用将,篷底惟留钓渔具。
dì sì qiáo tóu chūn shuǐ duō, zhāo zhāo mù mù zì jīng guò.
第四桥头春水多,朝朝暮暮自经过。
lǜ suō cháng dài táo huā yǔ, bái jiǎng pín fān xìng yè bō.
绿蓑常带桃花雨,白桨频翻荇叶波。
chūn fēng qiū yuè nián nián hǎo, tóng dòu gē zhōng bìn huá lǎo.
春风秋月年年好,铜斗歌中鬓华老。
xián chóu zǒng zài zuì zhōng xiāo, lè shì cóng jiào xíng chǔ shǎo.
闲愁总在醉中消,乐事从教行处少。
dàn qǔ yú lái bù lùn chí, huáng liáng lǜ zhú shǒu qīn chuī.
但取鱼来不论迟,黄梁绿竹手亲炊。
bǎo shí bǎ diào xǐng shí chàng, shì shì yú jūn dìng bù zhī.
饱时把钓醒时唱,世事于君定不知。
韵脚: 拼音:dān shī měi xiào táng gāo shì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耽 (形声。从耳,冘声。本义耳朵大而且下垂) 同本义 夸父耽耳。--《淮南子·地形》。高注耽耳,耳垂在肩上。” 又如耽毵(毛长下垂纷披的样子) 耽 沉溺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卫风·氓》 士之耽兮。--《诗·卫风·氓》。传乐也。”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礼记》 惟耽乐之从。--《书·无逸》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且耽田家乐。--李白《赠闾丘处士》 又如耽着(迷恋);耽思深思,潜心研究探讨;耽乐(沈迷于享乐) 承受; 耽 dān ①沉溺;入迷~酒。 ②迟延~误。 【耽搁】 ①停留在学校~了一会。 ②拖延把事情~了。又作担搁。 【耽误】因为错过机会或拖延时间而误事把事情~了。

:诗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 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 诗shī ⒈文体名。形式很多,它是可以歌咏或朗诵的韵文。 ⒉

:每 (形声。小篆字形,从屮,母声。屮,草木初生。一说每”为母”的异体字。本义草旺盛生长) 同本义 每,草盛上出也。--《说文》 舆人诵曰原田每每。--《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杜注晋军美盛,若原田之草每每然。” 每 常常,经常 妪每次谓余曰。--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每大言曰。--·宗臣《宗子相先生集·报刘一丈书》 又如每常间(往日,平常);春秋佳日,每作郊游 每一次 相如每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每与臣论。--诸葛亮《出师表》 每得降卒。 每měi ⒈各,任何一个或一组~次。~个。~组。~年。 ⒉凡是,任何一回~战俱胜。~周星期六出版。~逢佳节倍思亲。 ⒊ ⒋虽然~有良朋,况也永叹。 每mèi 1.昏乱;迷乱。参见"每每"。

:笑〈动〉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同本义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一握为笑。--《易·萃》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言笑晏晏。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笑而止之。--《 笑(哾)xiào ⒈露出喜悦的表情,发出欢乐的声音微~。大~。~逐颜开。 ⒉指讥笑,嘲笑耻~。莫见~。别取~他。 ⒊ ⒋ ①能使人发笑的话。 ②轻视,讥讽净闹~话。

:唐〈形〉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口,庚声。本义大话) 唐,大言也。--《说文》 荒唐之言。--《庄子·天下》 唐之为言荡荡也。--王充《论衡》 广大 平原唐其坛曼兮。--扬雄《甘泉赋》 又如唐唐(广大;浩荡);唐皇(气势宏伟盛大) 在温室中生长的,人工培育的 空;徒然 唐 〈名〉 朝代名。唐朝 唐人尚未盛为之。--宋·沈括《梦溪笔谈 唐táng ⒈夸大,虚夸~大无验。荒~可笑。 ⒉空,徒然~捐(白费)。 ⒊传说中虞舜之前的朝代,著名的君主是尧。 ⒋周代诸侯国名,后改名叫"晋"。 ⒌朝代名 ①唐朝,公元618-907年。第一代君主是李渊。 ②五代之一,又称"后唐",公元923-936年。第一代君主是李存勖。 ⒍ ⒎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说文》 巽为高。--《易·说卦》传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战国策·魏策》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孙丑下》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高平( 高gāo ⒈跟"低"相对 ①由下至上距离大的,离地面远的~山。~原。~楼。~空。 ②等级在上的~等。~级。 ③超过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温。~速。~质量。 ④声音大,响亮~声喊。~歌一曲。 ⒉品德才能优秀的~尚。~手。~明。崇~。 ⒊敬词有何~见?请问~寿? ⒋大,兴奋热烈情绪~。志气~。兴~采烈。 ⒌ ①指程度、优劣、深浅、轻重等未知~低。 ②到底,终究~低合适了。 ③无论如何不管~低,一定要做好。 ⒍

:士〈名〉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士,事也。--《说文》 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白虎通·爵》 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仲长统传》 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周书》 是以为大夫卿士。--《书·牧誓》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曲礼》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马伶传》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唐·韩 士shì 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以谷我~女(谷养活)。 ⒉我国商、周时代贵族的最低一级,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 ⒊指读书人学~。硕~。~农工商。 ⒋军衔名。在尉级以下上~。中~。又泛指军人战~。激励~气。 ⒌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或某种品质的人护~。技~。院~。以(因)才智用者谓之~。 ⒍对人的美称人~。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