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P 判断湖山诗有按

"判断湖山诗有按"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9:02:38


简介: “判断湖山诗有按”出自宋代徐侨的《久不作诗立春以诗并酒送滕知丞》,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àn duàn hú shān shī yǒu à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出处: 《久不作诗立春以诗并酒送滕知丞》
内容:
羡君萧散脱尘□,别□□官自不卑。
判断湖山诗有按,追呼风月酒随司。
衙官宋玉供奔走,从事青州奉指麾。
惭我真成今俗吏,固应期会绝文移。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徐侨
诗人介绍: (1160—1237)婺州义乌人,字崇甫。早从学于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调上饶主簿,始登朱熹之门,熹称其明白刚直,命以“毅”名斋。入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江东提点刑狱,以忤史弥远劾罢。理宗端平初被召,迁秘书少监、太常少卿。入觐,手疏数千言,上劘主阙,下逮群臣,无所回隐。进工部侍郎。因疾乞休,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卒谥文清。有《毅斋诗集》。
翻译:

《久不作诗立春以诗并酒送滕知丞》是徐侨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羡君萧散脱尘归,
别官时已不甘卑。
湖山诗词在笔端,
追寻风月与琼液。
衙官宋玉奔走黔娄,
从事青州奉命行。
我虽成骥成俗吏,
也应期待文思携。

诗意:
这首诗以立春之际,徐侨久未作诗的情况为背景,表达了对他朋友滕知丞的祝福和对自己诗思的思量。诗中体现了徐侨对滕知丞散尘归隐的羡慕之情,认为别离官职后他已不再甘居卑微。他向滕知丞表示,写湖山诗是他笔端的才华所在,他一直追求着风月之雅和美酒之乐。詹言道衙官之一宋玉也在奔波黔中,担任青州的职务,而徐侨虽已成为俗吏,但也期待与同道中人共同探讨文思。

赏析:
这首诗词气势宏大,展现了作者对滕知丞的羡慕与祝福,以及对自己诗思的反思与期待。徐侨以自己的心情为切入点,通过与滕知丞的比较,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诗和美酒的热爱。诗词中描绘了湖山的景致和追寻风月之雅的情趣,展示了徐侨的高尚情操和才华。同时,诗中对衙官宋玉的提及,也暗示着自己和滕知丞都是从事官职的文人,他们在琐碎的官修之余,依然对文思和美好生活充满期待和追求。这首诗词融合了友情、对诗与酒的热爱以及内心的自省,表达出了作者对真正文人精神和境界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iàn jūn xiāo sàn tuō chén, bié guān zì bù bēi.
羡君萧散脱尘□,别□□官自不卑。
pàn duàn hú shān shī yǒu àn, zhuī hū fēng yuè jiǔ suí sī.
判断湖山诗有按,追呼风月酒随司。
yá guān sòng yù gōng bēn zǒu, cóng shì qīng zhōu fèng zhǐ huī.
衙官宋玉供奔走,从事青州奉指麾。
cán wǒ zhēn chéng jīn sú lì, gù yīng qī huì jué wén yí.
惭我真成今俗吏,固应期会绝文移。
韵脚: 拼音:pàn duàn hú shān shī yǒu àn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判〈动〉 (形声兼会意。从刀,半声。从刀,表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半”是把牛分开。本义分,分开) 同本义 判,分也。--《说文》 继犹判涣。--《诗·周颂·访落》 纪于是乎判。--《左传·庄公三年》 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国语·周语中》 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柳宗元《封建论》 又如判割(分割);判妻(丈夫去世或与丈夫离异后再嫁的妇女);判散(分散);判礼(分离;分开);判迹(分道而行);判裂(割裂;分离) 判决 太尉判状辞甚巽(恭顺)。--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又 判pàn ⒈分辨,断定~别真假。~断情况。 ⒉分开,显然不同~为十二。~若云泥。 ⒊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决断~案。~决。~罚。~处。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 断裳衣) 断开;断绝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 断 duàn ①长形东西从中截开折~、线~了。 ②断绝~水、关系~了。 ③戒除(烟酒)~烟。 ④判断;决断诊~、当机立~。 ⑤绝对~无此理。 【断编残简】见【残篇断简】。 【断层】岩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一种断裂构造。根据断层两侧相对移动的性质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 【断层面】两部分岩块作相对移动的断裂面。 【断层山】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块状山体。可分为地垒式断层山和掀斜式断层山。前者山坡为断层崖,后者山形不对称,断裂上升一侧为断层崖,另一侧为平缓山坡。又称断块 山。 【断层崖】〈地〉断层的上升盘突露地表而形成的悬崖。是由于断层线两边岩石受差别侵蚀形成的。断层崖因受垂直于断层面的流水侵蚀而形成v形谷。 【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悲痛或忧伤。 【断炊】没柴没米不能做饭。形容极为穷困。 【断断】绝对(多用于否定)~不能。 【断简残编】见【残篇断简】。 【断简残篇】见【残篇断简】。 【断交】绝交。常用于国际关系中。 【断句】古书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这里的句与现代的句不尽相同。 【断裂生殖】某些生物身体断裂后,每段均能生活,生长成新的个体,称为断裂生殖。 【断路】〈理〉电路断开,电流不能通过电路形成回路。断路时,电阻变成无限大,电流为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断然】 ①坚决的;果断的~措施。 ②绝对~不能。 【断头台】设于闹市街心,专用以斩杀犯人的平台。有机器铡刀斩杀和人工斩杀两种。常见于近代西欧各国,以英、法为多◇被废除。 【断弦】死了妻子。 【断线风筝】比喻一去就不再回来的人或物。 【断陷盆地】断块陷落形成的盆地。四周山地常常是高峻陡峭的断层陡崖,盆地底部多为冲积、湖积和洪积平原。如云南昆明的滇池。又称地堑盆地。 【断音】见【顿音】。 【断语】结论。 【断垣残壁】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断章取义】不顾别人文章或谈话的整体内容和精神,只孤立地截取其中个别的句段并按自己的意思加以发挥。

:湖〈名〉 (形声。从水,胡声。本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 湖泊,积水的大泊 湖,大陂也。--《说文》 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周礼·职方》。按古言鸿隙大陂,言汪汪千顷陂,皆谓大池也。凡大泽蓄水,南方名曰湖。” 江海陂湖园池。--《汉书·元帝纪》。注深水也。” 战于五湖。--《国语·越语》 又如湖池(湖泊池沼);湖胶(湖水结冰);湖埭(湖的堤坝);湖海(湖与海的合称;泛指天下之地) 古州名 古县名 湖hú ⒈陆地上聚积的大水~泊。西~。莫愁~。 ⒉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诗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 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 诗shī ⒈文体名。形式很多,它是可以歌咏或朗诵的韵文。 ⒉

:有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无"相对。 ①〈表〉所属她~部录像机。 ②〈表〉存在~见解。~希望。~花~草。 ③〈表〉发生和出现他~伤了。情况~了变化。 ④〈表〉估量或比较这只鸡~五斤多。他~你那样高了。 ⑤〈表〉大或多~把年纪。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于某些动词前面。〈表〉客气~请。~坐。~劳。 ⒊占据占~。孙权据~江东。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时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汉语词头,作助词(无义)~夏。~周。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有条件的,有边际的,可以穷尽的~限公司。 ②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 有yòu同"又"。还有,再加上三十~六。

:按〈动〉 (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同本义 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说文》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项王按剑而跽曰。--《史记·项羽本记》 缇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如按电钮;按铃;按手印 控制;抑止 以按徂旅。--《诗·大雅·皇矣》 按强助弱。--《管子·霸言》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召类》 何不按兵束甲。--《资治通鉴》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当按兵不行。 按àn ⒈使用手指头压~电铃。~脉。 ⒉止住,搁下~兵不动。这件事先~下,以后再说。 ⒊依照~劳分配。~照制度办事。 ⒋(也写作"案")对文章或事物加以说明、评论或考核、考证~语。编者~。有~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