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骆越风俗殊

"骆越风俗殊"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9:24:07


简介: “骆越风俗殊”出自宋代秦观的《雷阳书事》,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uò yuè fēng sú sh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出处: 《雷阳书事》
内容:
骆越风俗殊,有疾皆勿药。
束带趋祀房,用史巫纷若。
弦歌荐茧栗,奴士洽觞酌。
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秦观
诗人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翻译:

诗词:《雷阳书事》

雷阳是指现今的广东省阳江市,这首诗词是秦观在宋代写的。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骆越风俗殊,
有疾皆勿药。
束带趋祀房,
用史巫纷若。
弦歌荐茧栗,
奴士洽觞酌。
呻吟殊未央,
更把鸡骨灼。

中文译文:
骆越地方的风俗迥异,
有疾病的人皆不服药。
系好腰带匆匆赶往祭祀之地,
使用历史和巫术的人们络绎不绝。
弦乐和歌声伴随着茧和栗子的进献,
奴仆和士人齐聚宴饮。
呻吟声此刻还未停止,
更有人将鸡骨烧成灰烬。

诗意和赏析:
《雷阳书事》描绘了宋代骆越地方(现今的广东阳江)的风俗和习惯。诗中提到了一些当地的特色和仪式。

首先,诗中提到了当地人对疾病的特殊观念,认为疾病不应该用药物治疗,而是采取其他方式。这反映了当时民间对疾病的不同认识和治疗方式的多样性。

其次,诗中描绘了人们赶往祭祀场所的景象。他们急忙束起腰带,纷纷前往祭祀的地方。而这些祭祀活动则涉及到历史和巫术,显示了当地文化中祭祀仪式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接着,诗中描述了在这样的场合中,弦乐和歌声不绝于耳。人们献上茧和栗子,享受着宴饮。这里展现了当时的社交场景和人们的欢乐氛围。

最后,诗中提到了呻吟声仍在持续,有人将鸡骨烧成灰烬。这里可能暗示着一种寓意,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世间的变幻无常。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骆越地方的风俗和仪式,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秦观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那个时代和地方,让人们感受到了当时的风土人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luò yuè fēng sú shū, yǒu jí jiē wù yào.
骆越风俗殊,有疾皆勿药。
shù dài qū sì fáng, yòng shǐ wū fēn ruò.
束带趋祀房,用史巫纷若。
xián gē jiàn jiǎn lì, nú shì qià shāng zhuó.
弦歌荐茧栗,奴士洽觞酌。
shēn yín shū wèi yāng, gèng bǎ jī gǔ zhuó.
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
韵脚: 拼音:luò yuè fēng sú shū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骆 (形声。从马,各声。本义尾和鬣毛黑色的白马) 同本义 骆,马白色黑鬣尾也。--《说文》 白马朱鬣骆。--《广雅》 驾彼四骆。--《诗·小雅·四牡》 又 哔哔骆马。 驾白骆。--《礼记·月令》 夏后氏骆马黑鬣。--《礼记·明唐位》 骆驿道路。--《汉书·王莽传》。注言不绝。” 又如骆马(身白鬣黑的马) 骆驼 姓 骆 通络”。络绎不绝 骆驿道路。--《汉书·王 骆luò ⒈ ⒉ 骆jià 1.见"骆田"。

:越 (形声。从走,戉声。本义经过,越过) 同本义 越,度也。--《说文》 越,渡也。--《广雅》 越十七扼。--《吕氏春秋·长攻》 越陌度阡。--曹操《短歌行》 崖可越焉?--《楚辞·天问》 越天都之胁。--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予越其右。 越长城之限。--清·姚鼐《登泰山记》 越中岭。 又如越位;越度(跨越);越绝(越过,度过);越陌度阡(穿过田间小路);越冬(过冬) 超越,跃过 戒勿越。--《礼记·曲礼》 如今敕令吾,不越一家,搜捉太子并胡嵩。--《武王伐纣平话》 又如越 越yuè ⒈经过~过。 ⒉爬过,超过,超出~墙。~级。~俎代庖(主祭的、赞礼的越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喻〉越权办事或抢做别人的事)。 ⒊更加,愈加,〈表〉程度加剧、加深~发。工作就是要~干~快,~快~好。 ⒋远扬,高扬声音清~,感情激~。 ⒌坠落颠~。~于车下。 ⒍离,散精神劳则~。 ⒎抢劫杀人~货。 ⒏周代诸侯国名。也叫"于越"。在今浙江省东部,后扩展到北部,以及江苏全省和安徽、山东、江西等省的一部分。因此,后来作为浙江省东部的别称。~剧。 越huó 1.孔洞。 2.引申为挖孔洞。 3.一种蒲属植物。其茎可编席。参见"越席"。

:风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同本义 飈,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鴓(飈)?--《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风(飈) fēng ⒈流动着的空气,多是大致与地面平行东~。龙卷~。刮~下雨。~向。~速。〈引〉像风那样快或普遍流行的~靡一时。 ⒉借风力吹干的~肉。 ⒊消息闻~而动。 ⒋表露在外的景象、品格、气概、才华、态度等~景。~格。~骨。作~。~华。~骚。 【风雅】风度文雅。 【风度】有一定特色的姿态和言谈举止。 【风采】(也写作"丰采")风度神采。 【风姿】(也写作"丰姿")风度姿态。 ⒌没有确实根据的~闻。~言~语。 ⒍习俗,流行的爱好或习惯~俗。世~。学~。移~易俗。勤俭成~。 ⒎〈古〉称歌谣,民歌采~。国~。 ⒏用于病名麻~。抽~。 ⒐ 【风险】风浪危险。〈喻〉事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波折险阻不怕担~险。 ⒑ 【风头】 ①形势的发展或有关个人利害的情势看准~头行事。 ②当众表现自己她爱出~头。 ⒒ 【风化】 ①风俗教化莫伤~化。 ②地质学上指岩石因长期遭受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等而分解崩溃。 ③化学上指结晶体在空气中失掉结晶水,因而失去结晶形状的现象。 ⒓ 【风流】 ①杰出的,业绩、才华出众的千古~流人物。 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流倜傥。 ③像风一样流失。〈喻〉原来常聚的人,现今分散各地~流云散。 ④旧指士大夫所谓的风雅,也指乱搞男女关系~流罪过。 ⒔〈古〉通 "讽"。劝告,讽刺。 风fèng 1.刮风;吹。 2.被风吹,受风。 3.引申为乘凉。 4.教育,感化。 5.显扬,表彰。 风fěng 1.劝谏;讽谏。 2.泛指劝说。 3.讽诵。

:俗 (形声。从人,谷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俗,习也。--《说文》 六曰以俗教安。--《周礼·大司徒》 入国而问俗。--《礼记·曲礼》 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论》 俗主亏情。--《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风俗(风,指一时普遍流行的风气;俗,指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习 俗sú ⒈风俗土~。移风易~。 ⒉民间的,习见的,大众化的~语。通~易懂。 ⒊低级趣味的,令人讨厌的~套。庸~。鄙~。 ⒋指未出家的人,以区别于出家的佛教徒凡夫~子。还~。

:殊 (形声。从攴,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殊,死也。--《说文》『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 其赦天下殊死以下。--《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庄子·在宥》 引申为死 太子即自刭,不殊。--《史记·淮南王刘安列传》 又如不殊(不死) 断绝 殊,断也。--《广雅》 断其后之木而弗殊。--《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分开;离开 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管子》 分;区别 殊shū ⒈死,断,绝不~。~死搏斗。 ⒉不同,特别特~。~效。同归~途。 ⒊很,非常~喜。~为不安。 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