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芦荻已萧萧

"芦荻已萧萧"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0:58:52


简介: “芦荻已萧萧”出自明代邹迪光的《七夕同沈璧甫林若抚泛舟芙蓉湖候月》,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ú dí yǐ xiāo xiāo,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出处: 《七夕同沈璧甫林若抚泛舟芙蓉湖候月》
内容:
月貌那能似,云容不可描。
蛙声乐数部,柳缕浪千条。
绿坂疑牛渚,朱栏是鹊桥。
清商未旬日,芦荻已萧萧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邹迪光
诗人介绍: 常州府无锡人,字彦吉,号愚谷。万历二年进士。官至湖广副使。年四十,罢官。工诗画,卒年七十余。有《郁仪楼集》、《调象庵集》、《石语斋集》、《文府滑稽》。
翻译:

《七夕同沈璧甫林若抚泛舟芙蓉湖候月》是明代诗人邹迪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貌那能似,云容不可描。
蛙声乐数部,柳缕浪千条。
绿坂疑牛渚,朱栏是鹊桥。
清商未旬日,芦荻已萧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七夕夜晚的景象,即中国传统情人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月亮、云彩和自然景物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对爱情和思念的情感。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月貌那能似,云容不可描"表达了月亮的美丽和云彩的变幻无常,意味着诗人认为月亮之美无法言传,云彩之姿无法描摹。接着,诗人以"蛙声乐数部,柳缕浪千条"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的声音,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绿坂疑牛渚,朱栏是鹊桥"暗示了七夕节的传说故事,其中绿坂指的是织女在牛渚上织布,朱栏则是指鹊桥,象征织女和牛郎在七夕这一天相会的地方。这些象征性的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浪漫氛围。

最后两句"清商未旬日,芦荻已萧萧"则传达了时间的匆忙,暗示着七夕节的短暂。清商是一种古代音乐,"清商未旬日"表示时间的流逝还不到十天,但芦荻已经开始凋零,萧萧的声音传来,暗示着秋天的临近。这些描写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增添了诗词的意境。

总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传统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七夕节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思念之情,展示了明代文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uè mào nà néng shì, yún róng bù kě miáo.
月貌那能似,云容不可描。
wā shēng yuè shù bù, liǔ lǚ làng qiān tiáo.
蛙声乐数部,柳缕浪千条。
lǜ bǎn yí niú zhǔ, zhū lán shì què qiáo.
绿坂疑牛渚,朱栏是鹊桥。
qīng shāng wèi xún rì, lú dí yǐ xiāo xiāo.
清商未旬日,芦荻已萧萧。
韵脚: 拼音:lú dí yǐ xiāo xiāo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芦 (形声。从苃,眗声。本义草名。芦菔) 芦菔,似芜菁。今作萝卜 芦,芦菔也。--《说文》。段注今之萝卜也。” 芜菁,共紫华者谓之芦菔。--《方言》三 又如芦萹(莱菔的别名。又名萝卜) 芦苇 地);芦衣(用芦花为絮所缝制的衣服);芦灰(芦苇烧成的灰。相传女娲氏堆积芦灰以防止泛滥的洪水) 芦(蘪)lú

:荻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荻画(用荻杆在地上画画写字);荻竹(即荻);荻苗(荻的花穗) 荻 dí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象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茎可以编席箔。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不已 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 已yǐ ⒈止,完毕,罢了争论不~。死而后~。如此而~。 ⒉副词。〈表〉过去,动作完成~经。~然。~过时。事~办妥。 ⒊不久,后来~忽不见。~而悔之。 ⒋副词。太,过分~颇。不为~甚。 ⒌〈古〉通"以"。〈表〉地位、方向、时间、数量等的界限~上。大桥~东。五年~后。三十~内。

:萧 (形声。从苃,肃声。本义艾蒿) 同本义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古国名 楚子伐萧。--《左传》 县名 姓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萧 萧条,冷落;荒凉 萧(蕭) ⒈〈古〉称香蒿,也叫"青蒿"。 ⒉冷落,冷静~然。~索。 ⒊ ①冷落寂寞景象~条。 ②停滞,萎缩经济~条。 ⒋ ①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秋风~瑟。 ②冷落凄凉的样子。 ⒌ ⒍ ⒎"萧"姓,俗写作"肖"。 萧xiāo 1.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 2.萧条冷落;凄凉。 3.稀疏。 4.指萧斧。 5.见"萧森"。 6.见"萧然"。 7.通"肃"。参见"萧墙"﹑"萧斧"。 8.古国名。春秋 时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灭于楚◇仍为宋邑。 9.姓。

:萧 (形声。从苃,肃声。本义艾蒿) 同本义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古国名 楚子伐萧。--《左传》 县名 姓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萧 萧条,冷落;荒凉 萧(蕭) ⒈〈古〉称香蒿,也叫"青蒿"。 ⒉冷落,冷静~然。~索。 ⒊ ①冷落寂寞景象~条。 ②停滞,萎缩经济~条。 ⒋ ①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秋风~瑟。 ②冷落凄凉的样子。 ⒌ ⒍ ⒎"萧"姓,俗写作"肖"。 萧xiāo 1.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 2.萧条冷落;凄凉。 3.稀疏。 4.指萧斧。 5.见"萧森"。 6.见"萧然"。 7.通"肃"。参见"萧墙"﹑"萧斧"。 8.古国名。春秋 时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灭于楚◇仍为宋邑。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