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兀坐枯株听五更

"兀坐枯株听五更"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18:02:01


简介: “兀坐枯株听五更”出自宋代范成大的《晓起闻雨》,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ù zuò kū zhū tīng wǔ gē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出处: 《晓起闻雨》
内容:
老来稍喜睡魔清,兀坐枯株听五更
萧索轮囷怜烛烬,飞扬跋扈厌蚊声。
登高事了从教雨,刈熟人忙却要晴。
莫教西成便无虑,大须浓日晒香秔。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范成大
诗人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翻译:

诗词:《晓起闻雨》

中文译文:
清晨醒来,闻到雨声,
年老之时稍感欢喜,清醒的睡眠,
孤独地坐在干枯的树根上,聆听着五更时分。
凄凉的围篱里,怜悯烛火残烬,
自由自在地飞翔,厌倦了蚊虫的声音。
攀登高峰的事情已经完成,让它下雨吧,
庄稼已经收割完毕,人们忙碌着,但天空却要放晴。
不要让西方的事物成为忧虑,大自然需要充足的阳光晒干稻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年老的人在清晨醒来听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先,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清晨醒来的喜悦之情。年老之时,睡眠不再沉重,清醒时感到一丝欢喜,这种情感通过“老来稍喜睡魔清”一句得以表达。

接着,诗人以“兀坐枯株听五更”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孤独而静谧的场景。坐在干瘪的树根上,聆听着凌晨时分的雨声,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思考的氛围。

然后,诗中描绘了凄凉的围篱和烛火残烬,表现了岁月的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作者用“萧索轮囷怜烛烬”这一形象的描写,使诗词更加鲜活生动。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琐碎喧嚣的厌倦。飞扬跋扈的意象与厌倦蚊声的情感相映成趣,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摆脱束缚的心愿。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登高事已完成、刈熟人忙却要晴的情景,表达了对天命和自然规律的顺从。尽管人们忙碌着,然而大自然的变化是无法左右的,不要让西方的事物成为忧虑,应该顺应自然规律。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一种淡泊、超脱的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lǎo lái shāo xǐ shuì mó qīng, wù zuò kū zhū tīng wǔ gēng.
老来稍喜睡魔清,兀坐枯株听五更。
xiāo suǒ lún qūn lián zhú jìn, fēi yáng bá hù yàn wén shēng.
萧索轮囷怜烛烬,飞扬跋扈厌蚊声。
dēng gāo shì le cóng jiào yǔ, yì shú rén máng què yào qíng.
登高事了从教雨,刈熟人忙却要晴。
mò jiào xī chéng biàn wú lǜ, dà xū nóng rì shài xiāng jīng.
莫教西成便无虑,大须浓日晒香秔。
韵脚: 拼音:wù zuò kū zhū tīng wǔ gēng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仄韵) 去声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兀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光秃(如毛发)的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茫然无知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够稳定 独立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兀wù ⒈高而上面平坦的样子,秃突~。蜀山~。~鹫(猛禽,头和颈上的羽毛退化而裸露)。 ⒉茫然无知的样子~若无。 ⒊ ⒋元曲里用作发语词。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像二人对坐土形。--林义光《文源》 坐而迁之。--《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 退而坐,取屦。--《礼记·玉藻》 受立、授立,不坐。--《礼记·少仪》 武坐致右宪王。--《礼记·乐记》。疏坐,跪也。” 坐行而入。--《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 坐zuò ⒈跟"立"相对~下。请~。〈引〉 ①乘,搭~车。~飞机。〈引〉 ②位置~落。~北朝南。 ⒉物体下沉或向后施压力这房子~了。那门炮~力大。 ⒊将锅、壶等放到炉火上。 ⒋旧指犯罪,定罪~陷。连~。随~。 ⒌因,因为~罪解职。 ⒍植物结子实~瓜。~果。 ⒎自然而然孤蓬自振,惊沙~飞。 ⒏同"座 ⒈"。座位。 ⒐ ⒑ ⒒

:枯〈形〉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枯,槁木也。--《说文》 草木蚤枯。--《礼记·月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草枯鹰眼疾。--唐·王维《观猎》 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菀枯顷刻。-- 八月禾未枯。--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枯荣(草木的繁荣与凋零◇指盛衰;也指干涸,干竭);枯凋(枯槁凋零);枯索(草木枯萎全无生机);枯梧(枯萎的梧桐;泛指枯木。喻卑小的职位);枯鱼(干鱼;鱼干;比喻处于 困境的人);枯腊(枯干的肉,指尸体) 枯kū ⒈草木干萎~草。~木逢春。 ⒉干,无水~干。干~。~井。~竭。 ⒊没有趣味~坐。~燥。 ⒋干瘪,憔悴~瘦。容貌~。

:株 (形声。从木,朱声。本义露出地面的树根) 同本义 株,木根也。--《说文》。今语转曰桩。 命曰株送徒。--《史记·平准书》。集解根蒂也。” 若厥株驹。--《列子·黄帝》。释文枯树本也。”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又 释其来而守株。 又 皆守株之类。 又如株橛(树桩、木根);株蘖(树木砍伐后根株生出的枝条) 泛指草木 泽涸无鱼,山童无株。--汉·焦赣《易林》 植根 大株于土;萍于水。--晋·干宝《搜神记》 又如株榾(残根断树);株柢(根祗);株枸( 株zhū ⒈露出地面的树根守~待兔(〈喻〉死守狭隘经验或妄想不劳而得)。 ⒉棵儿,植物体植~。病~。良~。 ⒊量词。指植物有桑八百~。 ⒋ ⒌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 听(聽)tīng ⒈用耳朵接受声音~录音。兼~则明。偏~则暗。 ⒉顺从,接受~话。~从。~指挥。言~计从。 ⒊随,任凭~便。~凭。~之任之。 ⒋治理,处理兼~万事(兼同时)。~政(旧指封建帝王处理政事)。 ⒌判决断狱~讼(狱、讼官司,诉讼)。 ⒍等候~回音。~候分派。 ⒎马口铁筒(英语tin的译音)。也用作量词两~汽油。三~饼干。 听yǐn 1.笑貌。 2.见"听听"。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乿。二”代表天地,乿”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絝。--《诗·召南·羔羊》 五 四加一的和 五,数也。--《广韵》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塞其五山。--唐·李朝威《柳毅传》 五战于秦。--宋·苏洵《六国论》 起则五六揖。--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监五室。--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五路总口(通往东、西、南、北、中五路的交叉口);五车腹笥(腹中 五wǔ ⒈数目字~人。~员大将。 ⒉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

:更 (形声。从攴,更”的小篆形是个形声字。丙声。 本义改变) 同本义 更,改也。--《说文》 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更爵洗。--《仪礼·大射仪》 更皮币。--《礼记·月令》 更姓改物。--《国语·周语》 应国之称号亦更矣。--《管子·侈靡》 国更立法以典民则祥。--《管子·任法》 更葬也。--《史记·晋世家》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士何足宰哉!--《三国志·吕凯传》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史记 更gèng副词。 ①再,重,又 ~上一层楼。~进一步。 ②愈加,越发~加。~美好。~清楚。~受人尊敬。 更gēng ⒈改变,改动,调换~改。~动。~换。~正。变~。万象~新。 ⒉经历,经过~事。道必~匈奴中。 ⒊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深人静。夜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