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X 胸中无地着尘埃

"胸中无地着尘埃"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5 05:14:42


简介: “胸中无地着尘埃”出自宋代戴复古的《杜仲高相遇约李尉》,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ōng zhōng wú dì zhe chén ā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出处: 《杜仲高相遇约李尉》
内容:
胸中无地着尘埃,有我唯堪把酒杯。
苦恨好山移不得,生憎俗客去还来。
秋风吹老东篱菊,春信搀开北岭梅。
管领风光须我辈,急吹短笛棹船回。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杜仲高相遇约李尉》是宋代戴复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胸中无地着尘埃,
有我唯堪把酒杯。
苦恨好山移不得,
生憎俗客去还来。

秋风吹老东篱菊,
春信搀开北岭梅。
管领风光须我辈,
急吹短笛棹船回。

译文:
内心无处容纳尘埃,
只有我能举起酒杯。
苦恨美丽的山景无法迁移,
可恼的是世俗的客人离又来。

秋风吹散东篱上的菊花,
春天的消息带来北岭上的梅花。
管领着风光必须由我们这一辈来承担,
急促地吹响短笛,划船回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戴复古与杜仲高相遇,并邀请李尉共饮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在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形容自己的胸怀宽广,但又无法避免尘埃的困扰。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烦恼,同时也强调了自己作为主人公的独特性格。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向往和无奈。他苦恨山水之美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移动,而世俗的客人却时常来去,破坏了这种美景的宁静与完美。这一方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珍视,另一方面也抒发了对世俗纷扰的不满。

最后两句诗,诗人描绘了秋风吹散菊花和春天带来梅花的景象。这里借景抒发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事易变的现实。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对于自己这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强调了自己与同辈们共同承担风光的重要性。最后的一句,以急吹短笛和棹船回去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的紧迫感和对归途的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世之事的思考与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责任与使命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iōng zhōng wú dì zhe chén āi, yǒu wǒ wéi kān bǎ jiǔ bēi.
胸中无地着尘埃,有我唯堪把酒杯。
kǔ hèn hǎo shān yí bù dé, shēng zēng sú kè qù hái lái.
苦恨好山移不得,生憎俗客去还来。
qiū fēng chuī lǎo dōng lí jú, chūn xìn chān kāi běi lǐng méi.
秋风吹老东篱菊,春信搀开北岭梅。
guǎn lǐng fēng guāng xū wǒ bèi, jí chuī duǎn dí zhào chuán huí.
管领风光须我辈,急吹短笛棹船回。
韵脚: 拼音:xiōng zhōng wú dì zhe chén āi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胸 (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同本义 胸满腹胀。--《素问·腹中论》 两手紧抱胸前。--宋·宋慈《洗冤录》 又如胸雪(雪白的胸部。倒文。多见于五代词) 内心;心里 忧苦欲何为,缠绵胸与臆。--晋·陆机《赴洛》 又如胸衾(胸怀;胸襟);胸藏锦绣(比喻富有才识);胸藏翰墨(比喻极有学识);胸中大有丘壑(比喻思虑深远;亦作胸中有了丘壑) 喻指前面 胸(胷)xiōng ⒈人和动物躯干的一部分,在头颈和腹部之间~部。~膛。 ⒉指心里(跟气量、见识等有关)~襟。~怀。心~开朗。~有成竹。~怀祖国,放眼世界。

:中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同本义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又如人中(人 中zhòng ⒈符合,适合,正着,正对上~意。圆者~规,方者~矩。正~下怀。打~目标。百发百~。 ⒉感受,受到,遭到~暑。~风。~毒。~弹。恶语~伤。 ⒊ 中zhōng ⒈里,内,一定范围内室~。水~。草~。空~。国~。学校~。宇宙~。 ⒉跟"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位置~点。~段。~流砥柱。 ⒊性质、等级、高低等在两者之间的~间。~等。~学生。~流货物。 ⒋〈表〉正在进行在讨论~。在设计~。 ⒌适合于,有能力~看。~听。~用。 ⒍中国的简称~文。~医~药。 ⒎半~夜。 ⒏〈方〉成,行,好~不~?~。 ⒐ ①中心地区。 ②特指国家政权、党派、团体等的最高领导机构~央文件。 ⒑ ①四方的中间点或部分圆的~心。广场~心。 ②处在主要地位的~心人物。~心工作。 ③在某个方面占重要位置的地方政治~心。商贸~心。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

:地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杜甫《越女词》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如

:着 zhao (著的俗字) 放置 文成示温,温以着坐处。--晋·陶潜《晋故西征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又如着盐(搁盐;炒菜放盐);板上着碗 安顿 更有南堂堪着客,不忧门外故人车。--宋·苏轼《南堂》 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 某有仆能棋,欲试数着不敢?--元·蒋正子《山房随笔》 又如棋高一着;高着 着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策略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水浒传》 又如失着(失策);着儿(计策;手段);着着(一步一步地,逐渐地;亦指样样;每一样);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着zháo ⒈感到,受到~凉。~忙。~恼。~烦。 ⒉接触,挨上接~。触~。挨~他坐。 ⒊使,派,用~手拿来。~她前去。~盘装上。 ⒋燃烧,发光炉火~了。天刚黑,街灯就~了。 ⒌入睡她睡~了。躺上床就~了。 ⒍用于动词后面。〈表〉有结果或达到目的拿~了。找~了。 着zhāo ⒈下棋落子或走一次一~错,全盘输。〈喻〉计策,办法或手段这是高~。你有~儿吗?她这一~真够厉害。 ⒉放,放进~点味精。 ⒊〈方〉表示答应,同意~,马上办。 着zhe ⒈助词。〈表〉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表〉程度深,〈表〉存在的方式等走~。请听~。顺~做。照~办。门开~∶~呢。精灵~呢。藏~吧。柜子里放~两件毛衣。 着zhuó ⒈穿~衣戴帽。 ⒉接触,接触到,挨上~色。~墨。~地。附~。挨~。"著"另见u。 ⒊下落,来源已有~落。找寻无~。 ⒋派遣~人前去。 ⒌公文用语。〈表〉命令~即办理。 ⒍ ⒎ ⒏ ⒐ ①实在,确实。 ②指语言、动作等的分量重。 着zhù 1.明显;显着。 2.引申为著名,出名。 3.明示。 4.称道。 5.撰述。 6.指所写的作品。 7.登记,记载。 8.建立。 9.引申为成就。 10.位次。 着chú 1.见"着雍"。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 尘土) 同本义 湫隘嚣尘。--《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 尘埃也。--《庄子·逍遥游》 而游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 朱尘筵些。--《楚辞·招魂》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白居易《卖炭翁》 渭城朝雨浥轻尘。--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又如浮尘;降尘;灰尘(尘土);一尘不染;尘封(盖满灰尘);尘涓(尘埃与一滴水。比喻细微);尘芥(尘 尘 chén ①尘土,附着在器物上或飞扬的细土除~器。 ②人间;现实社会红~。 【尘肺】见【矽肺】。 【尘芥】比喻轻微、不足重视的东西。芥小草。 【尘世】佛教、道教所指的现实社会,与其理想世界相对。 【尘嚣】人多,熙熙攘攘的样子。 尘(塵)chén ⒈飞扬的或浮面的灰土~土。 ⒉踪迹,事迹步人后~。 ⒊人间,现时社会~事。~世(也指佛家、道家等所称的人间,并与他们和迷信者所谓的"天堂"、"仙界"相对)。 ⒋ ⒌

:埃〈名〉 (形声。从土,矣声。本义尘土;灰尘) 同本义 埃,尘也。--《说文》 埃,谓风扬尘也。--《苍颉篇》 灰尘曰埃。--《通俗文》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埃不漫。--《列子·黄帝》 溘埃风余上征。--《离骚》 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素问·至真要大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又如埃尘(飞扬的尘土);埃垢(灰尘污垢);埃土(泥土,尘土) 埃〈名〉 埃及的略称 两种波长单位的任一种 一百亿分之一米,即10-10米 镉的红色谱线波长除以6438.469 埃āi 灰尘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