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J 救弊细思量

"救弊细思量"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9:21:54


简介: “救弊细思量”出自宋代戴复古的《送包使君入朝除左曹郎二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ù bì xì sī lia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
出处: 《送包使君入朝除左曹郎二首》
内容:
金门行入奏,何以告君王。
请下求贤诏,兼陈活国方。
解纷□□□,救弊细思量
若见高常簿,言予病在床。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这是一首宋代的诗词《送包使君入朝除左曹郎二首》,作者是戴复古。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金门行入奏,何以告君王。
请下求贤诏,兼陈活国方。
解纷□□□,救弊细思量。
若见高常簿,言予病在床。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一首送别诗,描述了诗人送别包使君入朝的情景,并表达了一种对国家兴盛和政务清明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务的关切和期望。首先,诗人提到了“金门行入奏”,指的是包使君赴京奏事。这里的“金门”可能指的是皇宫的大门,也代表着重要的政务场所。诗人表示希望包使君能够将重要的事情陈述给君王,以便君王能够了解和处理国家的事务。

诗中还提到了“请下求贤诏”,意味着诗人希望君王能够下诏令,选拔贤能之人来辅佐国家治理。诗人进一步陈述了自己对国家政务的关切,希望能够解决纷争,救济民生,细致地思考治国之道。

最后两句“若见高常簿,言予病在床”,诗人以自己的病状来表达对国家的忧虑。这里的“高常簿”可能指的是高级官员的名册,诗人希望君王能够知道他的病情,并关心国家之事。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务的期望和忧虑,希望国家能够有贤能之士来辅佐治理,解决纷争,改善民生,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这是一首抒发对国家兴盛的关切和期望的诗词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īn mén xíng rù zòu, hé yǐ gào jūn wáng.
金门行入奏,何以告君王。
qǐng xià qiú xián zhào, jiān chén huó guó fāng.
请下求贤诏,兼陈活国方。
jiě fēn, jiù bì xì sī liang.
解纷□□□,救弊细思量。
ruò jiàn gāo cháng bù, yán yǔ bìng zài chuáng.
若见高常簿,言予病在床。
韵脚: 拼音:jiù bì xì sī liang
平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救 (形声。从攴,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救,止也。--《说文》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注 使之相救。--《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又如救止(阻止;纠正);救祸(消除祸乱);救灭(扑灭);救熄(亦作救息”。扑灭);救扑(扑灭) 援救别人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刘基《 救(捄)jiù ⒈帮助,援助,使脱离困境或危险~济。~援。~急。急~。拯~。患难相~。遇良医可~。 ⒉止~ 火。濯以~热(濯洗)。 ⒊

:弊 (形声。字本作獘”,从犬,敝声。从犬,表示被狗扑倒或遭狗咬而倒下。讹变为弊”。本义仆,向前倒下) 同毙”。仆;向前倒下 獘,茧顿仆也。--《说文》 射之獘一人。--《礼记·檀弓》 质明,弊旗,诛后至者。--《周礼·大司马》 倒毙;死亡。同毙” 以弊于鄢。--《国语·楚语》 又如弊仆(倒毙) 通蔽”。遮盖,遮挡 八曰官计以弊邦治。--《周礼·大宰》 凡庶民之狱讼以邦成弊之。--《周礼·司寇》 见知不悖于前,赏罚不弊于后。--《韩非子·难一》 判决,决定 弊 bì ①欺诈蒙骗、弄虚作假的行为营私舞~。 ②害处;毛病~病。 【弊端】因制度上的毛病或工作中的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 【弊绝风清】见【风清弊绝】。 弊bá 1.见"弊摋"。

:细 (形声。从系,囟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同本义⊥大”相对 细,微也。--《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 细,小也。--《广雅》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 细钧有钟无閐。--《国语·周语》 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墨子·天志中》 不积细流。--《荀子·劝学》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斜风细雨。--唐·张志和《渔歌子》 不知其细。--清·刘开《问说》 又如细崽(细作;西崽);细人(细作;姬妾);细探人(多指军队中的探子);细士(小人) 纤细⊥粗”相 细xì ⒈微,小,跟"大"、"巨"、"粗"等相对~微。~小。~末。~声。~铁丝。~石沙。 ⒉精致~致。精~。景德镇~瓷。 ⒊周密~密。仔~。大胆心~。精打~算。~心观察。 ⒋详~说。详~。 ⒌微小的,具体的事无巨~。注意~节。 ⒍一点一滴,俭朴~水长流。他们过日子很~。 ⒎

:思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同本义 思,容也。--《说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书·洪范》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多思;前思后想;自思;深思熟虑;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虑薀结);思鲈(比喻抽身归隐);思劳(思虑劳累);思察(思虑辨察);思算( 思sī ⒈想,考虑~考。~索。深~熟虑。不可~议。 ⒉想念,怀念~念。 ⒊想法、考虑的线索~路。文~。构~。三~而后行。 ⒋ ①思考,想法。 ②即"观念","理性认识"。人的思想包括概念、想法、判断、推理等,它是由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的。 ⒌ 思sāi 1.多须貌。

:量〈动〉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同本义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 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 量liàng ⒈量具,计算东西体积多少的器具,如升、斗、量杯等。 ⒉限度限~。饭~。气~。力~。胆~。 ⒊数的多少数~。质好~多。批~生产。 ⒋估计,审度~材录用。~入为出。 ⒌ ⒍ 量liáng ⒈用器物测定东西的大小、长短、多少等~布。~米。~温度。~血压。 ⒉斟酌,研讨思~。商~。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