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筠笼卖红莲

"筠笼卖红莲"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30 22:51:46


简介: “筠笼卖红莲”出自宋代司马光的《秋意呈邻几吴充》,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ún lóng mài hóng liá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出处: 《秋意呈邻几吴充》
内容:
新凉入闾巷,旧暑何人扫。
筠笼卖红莲,莎阶坠丹枣。
蕉衫日以疏,纨扇安能好。
蝉悲西风树,燕乱斜阳草。
此意属渊明,篱边几樽倒。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司马光
诗人介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翻译:

《秋意呈邻几吴充》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新凉进入邻居的巷子里,旧暑已被谁人扫除。
竹篮里卖着红莲花,莎草阶梯上掉下红枣。
蕉叶衣裳日渐稀疏,纨扇又怎能好看。
蝉儿悲鸣在西风吹拂的树上,燕子在斜阳下乱飞草间。
这种情景让人想起渊明,篱笆边几壶酒倒满了。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对渊明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新凉取代旧暑的过程,表达了秋天的到来。他描述了竹篮里卖红莲花的场景,以及莎草阶梯上掉下红枣的情景,展现了秋天的丰收和物产丰富。诗人还描绘了蕉叶衣裳逐渐稀疏、纨扇不再好看的景象,暗示了秋天的凉爽和衰败。蝉儿在西风吹拂的树上悲鸣,燕子在斜阳下乱飞草间,表达了秋天的离别和变迁。最后,诗人以渊明为象征,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现了丰收和凋零的对比,以及时光的流转和变迁。诗人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细腻的形象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情感。诗中的红莲花、红枣、蕉叶衣裳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色彩和丰富的物产。蝉儿悲鸣、燕子乱飞的描写,表达了秋天的离别和变迁,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最后,诗人以渊明为象征,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使整首诗词更具情感和思想深度。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和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īn liáng rù lǘ xiàng, jiù shǔ hé rén sǎo.
新凉入闾巷,旧暑何人扫。
yún lóng mài hóng lián, shā jiē zhuì dān zǎo.
筠笼卖红莲,莎阶坠丹枣。
jiāo shān rì yǐ shū, wán shàn ān néng hǎo.
蕉衫日以疏,纨扇安能好。
chán bēi xī fēng shù, yàn luàn xié yáng cǎo.
蝉悲西风树,燕乱斜阳草。
cǐ yì shǔ yuān míng, lí biān jǐ zūn dào.
此意属渊明,篱边几樽倒。
韵脚: 拼音:yún lóng mài hóng lián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筠 jun 古州名 唐武德七年置。以地产筠篁得名。辖境约当今江西省高安、上高、新昌等县地 唐羁縻州,其地即今四川省南部的筠连县 筠 yun (形声。从竹,均声。本义竹子的青皮;竹皮) 同本义 筠,竹皮之美质也。--《广韵》 手握青筠之杖。--王嘉《拾遗记》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郑玄注筠,竹之青皮也。” 绮窗唱和,指花月为题,绣阁论情,对松筠为誓。--《警世通言》 又如筠管(竹管);筠筒(竹筒);筠窗(竹窗);筠梯(竹梯);筠席(竹席); 筠床(竹床); 筠jūn ⒈筠连县,在四川省。 ⒉见yún。 筠yún ⒈竹皮,竹子。。

:笼 (形声。从竹,龙声。本义竹笼) 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 笼,举土器也。--《说文》 共丘笼。--《周礼·遂师》 貂裘而负笼。--《淮南子·说山》 荷笼负锸。--《汉书·王莽传》 青丝为笼系。--《乐府诗集·陌上桑》 又 桂枝为笼钩。 又如笼臿(盛土的笼和铲挖泥土的锹);笼篰(竹笼和小竹篓);笼屉(蒸笼) 饲养鸟、虫、家禽等的笼子 闭以雕笼。--祢衡《鹦鹉赋》 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庚桑楚》 若脱笼之鹄。--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中儿正织鸡笼。--宋·辛弃疾《清平乐· 笼(籠、 ⒋儱)lǒng ⒈遮盖,罩住~罩。烟~寒水,月~沙(月月光)。 ⒉较大的箱子箱~。 ⒊ ⒋ 笼(籠)lóng ⒈用竹篾、木条或塑料等制做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筷~。灯~。 ⒉养鸟、兽等的器具鸡~。鸟~子。蝈蝈~。 ⒊囚禁犯人的刑具囚~。 ⒋有盖用以蒸东西的器具蒸~。~屉。 ⒌将手放在袖筒里~着手。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卖,出物货也。--《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 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贾谊《论积贮疏》 有卖果者。--明·刘基《卖柑者言》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晁错《论贵粟疏》 又如卖炭得钱;出卖(拿东西换钱);卖动(卖出去);卖 卖(賣)mài ⒈用东西换货币,跟"买"相反~粮。~棉。~鸡蛋。 ⒉背叛,出卖~国贼。~身投靠。 ⒊尽量使出~力。~劲。 ⒋故意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弄。~乖。倚老~老。

:红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飉飉(亦作红彪彪”。形容 红gōng ⒈ ⒉见hóng。 红hóng ⒈赤,像火,鲜血那样的颜色~色。~花。火~。〈转义〉 ①革命的~军来了。~色娘子军。 ②喜庆操办~事。 ③光荣上~榜。 ④顺利,成功等~起来了。开门~。 ⑤先进的,众人尊敬的~旗手。~管家。 ⒉受宠信的人~人。 ⒊额外的利润~利。分~。 ⒋ ⒌ ①人世间。 ②繁华热闹的地方。

:莲 (形声。从苃,连声。本义莲子,荷的种子) 同本义 莲,扶渠之实也。--《说文》 荷其实莲。--《尔雅》。注谓房也。” 益树莲茭。--《淮南子·本经》 莲藕觚卢。--《汉书·司马相如传》 又如莲的(莲房之实。即莲子);莲须(即莲心。本为莲花的雄蕊。又叫莲蕊须);莲子花(指爱怜儿子的老人。莲子谐音怜子) 也称芙蓉、芙蕖、菡萏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子大而圆,叫荷叶。花有粉红、白色两种。种子叫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合称莲蓬。地下茎叫藕 接天莲叶无穷碧。--唐·杜甫《江畔独步 莲lián即"荷"。 莲liǎn 1.地名用字『有莲勺县。故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