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X 泄水注之江

"泄水注之江"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22:08:18


简介: “泄水注之江”出自宋代吴潜的《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è shuǐ zhù zhī jiā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处: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内容:
洪穴隄凡九,泄水注之江
荷锸来如织,奔湍去若撞。
雨声虽断续,潦势已宾降。
想见鱼秧泛,沙汀白鸟双。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吴潜
诗人介绍: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翻译: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洪穴隄凡九,泄水注之江。
荷锸来如织,奔湍去若撞。
雨声虽断续,潦势已宾降。
想见鱼秧泛,沙汀白鸟双。

【中文译文】
洪水冲击着九潭河口,水流注入江河之中。
汹涌的水势如织锦一般奔腾而去,冲击着湍急的水流。
尽管雨声断断续续,但洪水的势头已经平息。
想象着鱼儿和秧苗漂浮在水面上,沙滩上的白鸟成双成对。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吴潜所作,描述了洪水席卷九潭河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将洪水的力量和景象展现出来,传达出一种壮丽而磅礴的气势。

诗中首先描绘了洪水的规模,使用了"洪穴隄凡九,泄水注之江"的表达方式,形象地展现了洪水涌入江河的情景。接着,诗人用"荷锸来如织,奔湍去若撞"的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的汹涌和冲击力。

尽管雨声断断续续,但洪水的势头已经平息,"雨声虽断续,潦势已宾降"一句呈现出了洪水的逐渐平息和退去的景象。

最后两句"想见鱼秧泛,沙汀白鸟双"则展示了洪水过后的景象。诗人通过想象,描绘出鱼儿和秧苗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以及沙滩上白鸟成双的美景,给读者带来一丝宁静和想象的空间。

整首诗以洪水为题材,通过对洪水的描绘和想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和变幻莫测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óng xué dī fán jiǔ, xiè shuǐ zhù zhī jiāng.
洪穴隄凡九,泄水注之江。
hé chā lái rú zhī, bēn tuān qù ruò zhuàng.
荷锸来如织,奔湍去若撞。
yǔ shēng suī duàn xù, lǎo shì yǐ bīn jiàng.
雨声虽断续,潦势已宾降。
xiǎng jiàn yú yāng fàn, shā tīng bái niǎo shuāng.
想见鱼秧泛,沙汀白鸟双。
韵脚: 拼音:xiè shuǐ zhù zhī jiā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三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泄 (形声。从水,世声。本义泄水。在江西) 假借为歇”。发泄;发散 运物之泄也。--《庄子·山木》。司马注发也。” 穷岫泄云。--左思《魏都赋》。注犹出也。” 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注谓发泄也。” 精泄于目。--《淮南子·本经》 惠此中国,俾民忧泄。--《诗·大雅·民劳》 蓄泄数千载。--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又如泄宣(宣泄,宣露);泄冤(表白或洗雪冤屈);泄写(宣泄,倾吐。写,同泻”) 排出 振河海而不洩。--《礼记· 泄(洩)xiè ⒈排出,流出排~。水~不通。 ⒉散发~愤。发~。 ⒊漏,露~漏。~密。~底(揭穿内幕)。 ⒋〈喻〉丧失信心、勇气别~劲。不要~气。 泄yì 1.水名。参见"泄水"。 2.见"泄泄"。 3.通"抴"。拉;牵引。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 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水shuǐ ⒈一种无色无味无臭而透明的液体,它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节约用~∪开~。 ⒉河流汉~。湘~。 ⒊江、河、湖、海洋等的通称隔~相望。~路运输。 ⒋泛指汁液药~。汽~。菊花~。 ⒌指用水洗的次数这衣服已洗过两~。 ⒍旧时指银子的成色,后来转指补贴、汇费贴~。汇~。 ⒎ ⒏ ①静水的平面。 ②达到的程度学识~平。 ⒐ ①以海平面为基点,对地面高低的测定标准。 ②对事物要求的标准。 ⒑ ⒒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注,灌也。--《说文》 振眜注流。--左思《吴都赋》 丰水东注。--《诗·大雅·文王有声》 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世说新语·言语》 而泽下注。--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大雨如注。--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东观汉记》 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把酒注到瓶里;注溉(灌溉);注萤(以水浇灌萤火);注集(流泻汇集);注溜(倾泻的水流) 集中;聚集 及弊田,令禽注于虞中 注zhù ⒈记载,登记~册。~销。 ⒉以文字解释词句~解。~释。批~。 ⒊解释词、句使用的文字附~。加~。 ⒋灌,灌入,倾倒~射。~入。灌~。大雨如~。 ⒌集中于一点~意。~目。~重。全神贯~。 ⒍用来赌博的财物赌~。孤~一掷。 注zhòu 1.同"哹"。鸟嘴。 2.二十八宿之一柳宿的别名。共八星,为南方朱鸟之哹,故称。

: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江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同本义 江,江水也。犊 江之永矣。--《诗·周南·汉广》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温庭筠《送人东归》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又如江汉(长江与汉水);江水(即长江);江左烟霞(江东的山水风景。江左指今江苏、安徽等长江沿江地带);江陵(县名。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 通要冲) 江河的通称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珠江”、沅江”;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 江jiāng ⒈泛指大的河流珠~。岷~。 ⒉特指长江(也叫"扬子江")~淮地区。百万雄师过大~。 ⒊ 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