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M 闽天杳杳接江路

"闽天杳杳接江路"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00:43:17


简介: “闽天杳杳接江路”出自明代陈邦瞻的《赋得千山红树送姚园客还闽》,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ǐn tiān yǎo yǎo jiē jiāng lù,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出处: 《赋得千山红树送姚园客还闽》
内容:
江南九月霜暗飞,秋光春色两依稀。
万树欲丹疑湿雾,千山如醉带斜晖。
画史含情拂轻缟,解作秋妍秋不老。
自识晴云慕锦林,莫疑赤烧连衰草。
此时游客正天涯,此际离肠忽忆家。
听绝啼莺娇映绿,愁看飞鹜齐落霞。
闽天杳杳接江路,酒罢送君从此去。
想得遥窥荔子丹,尚疑题叶销魂处。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陈邦瞻
诗人介绍: 陈邦瞻(1557——1628年),字德远,号匡左,江西高安荷岭上寨村人。明万历26年进士,史学家,明朝重臣。历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兵部左侍郎兼户工两部侍郎等职。天启三年(1628年)卒于任上,诏赠兵部尚书。
翻译:

《赋得千山红树送姚园客还闽》是明代陈邦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千山红树满眼送姚园客离开福建,九月江南霜已飞,秋光春色交织而来,美景仿佛显得模糊。万树欲丹的景象使人产生疑惑,是否是湿雾的错觉?千山如醉,仿佛带上了斜晖的光辉。这幅画面宛如含情的史册拂过轻柔的衣裳,诗人将其解释为秋天的妍容,秋天永远年轻。诗人自我认知,像晴天的云彩一样,向往着美丽的锦林,不要怀疑它像赤烧连的枯草般枯萎。此时游客正处在天涯,这一刻,突然忆起了家乡的离愁。倾听着绝唱的啼莺,鸟儿婉转的歌声在绿意中回荡,忧愁地看着飞鹜齐落日光中的景象。福建的天空无边无际,接连着江水的路线,酒已喝尽,只能送别君子的离去。想象着遥远地窥视着红艳的荔子,仍然怀疑着题字的地方是否销魂。


这首诗词以江南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福建的山水风光和离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福建美丽景色的赞美和思乡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千山红树、万树欲丹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将福建的山水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福建的独特魅力。诗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陈邦瞻细腻的艺术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āng nán jiǔ yuè shuāng àn fēi, qiū guāng chūn sè liǎng yī xī.
江南九月霜暗飞,秋光春色两依稀。
wàn shù yù dān yí shī wù, qiān shān rú zuì dài xié huī.
万树欲丹疑湿雾,千山如醉带斜晖。
huà shǐ hán qíng fú qīng gǎo, jiě zuò qiū yán qiū bù lǎo.
画史含情拂轻缟,解作秋妍秋不老。
zì shí qíng yún mù jǐn lín, mò yí chì shāo lián shuāi cǎo.
自识晴云慕锦林,莫疑赤烧连衰草。
cǐ shí yóu kè zhèng tiān yá, cǐ jì lí cháng hū yì jiā.
此时游客正天涯,此际离肠忽忆家。
tīng jué tí yīng jiāo yìng lǜ, chóu kàn fēi wù qí luò xiá.
听绝啼莺娇映绿,愁看飞鹜齐落霞。
mǐn tiān yǎo yǎo jiē jiāng lù, jiǔ bà sòng jūn cóng cǐ qù.
闽天杳杳接江路,酒罢送君从此去。
xiǎng dé yáo kuī lì zi dān, shàng yí tí yè xiāo hún chù.
想得遥窥荔子丹,尚疑题叶销魂处。
韵脚: 拼音:mǐn tiān yǎo yǎo jiē jiāng lù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闽 (形声。从虫,门声。本义古种族名。生活在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带,后因称福建为闽) 同本义 閩,东南越也。--《说文》 七閩九貉。--《周礼·职方式》 閩在海中。--《山海经·海内经》 选自閩禺。--左思《吴都赋》 又如闽中(泛指福建省地);闽江(水名。为福建省第一大河流);闽关(指福建通内地的关隘);闽岭(福建北部的山岭) 五代十国之一 闽mǐn福建省的简称。

:天〈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 天tiān ⒈高空~空。满~星。 ⒉高处,顶部~线。~窗。~桥。~头(书页上头的空白部分)。 ⒊最,极~好,就这么办。 ⒋指自然界,生成的~然。~灾。~险。~生的。人定胜~。 ⒌气象~气。~冷。~晴。 ⒍时间,一昼夜,一段时间一~。今~。白~。过几~。 ⒎季节,时节秋~。冷~。三伏~。 ⒏迷信者所谓的"神、佛、仙人或他们的住地"~神、~意、~堂等都是虚构的、没有的。归~(又指死亡)。 ⒐ ⒑ ①世界上。 ②江山。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①单纯直率,不虚伪,无做作。 ②用一般的、简单的事物去推断特殊的、复杂的事物想得~真。 ⒘

:杳 (会意。上为木”,下为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本义昏暗) 同本义 杳,冥也。--《说文》 杳旭卉兮。--扬雄《甘泉赋》。注深远也。” 独驰思乎杳冥。--傅毅《舞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杳杳冥冥(昏暗幽远);杳蒙(迷茫,凝不清) 幽深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楚辞·屈原·九章·怀沙》 又如杳杳(幽暗深远的样子);杳然(幽深的样子);杳昧(深幽隐晦) 渺茫;深远;高远 杳不知所之也。(杳,深远没有尽头,这里表听不到声 杳yǎo ⒈昏暗。 ⒉不见踪影路~漫。~无音信。

:杳 (会意。上为木”,下为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本义昏暗) 同本义 杳,冥也。--《说文》 杳旭卉兮。--扬雄《甘泉赋》。注深远也。” 独驰思乎杳冥。--傅毅《舞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杳杳冥冥(昏暗幽远);杳蒙(迷茫,凝不清) 幽深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楚辞·屈原·九章·怀沙》 又如杳杳(幽暗深远的样子);杳然(幽深的样子);杳昧(深幽隐晦) 渺茫;深远;高远 杳不知所之也。(杳,深远没有尽头,这里表听不到声 杳yǎo ⒈昏暗。 ⒉不见踪影路~漫。~无音信。

:接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 接jiē ⒈连,连着~骨。~电话线。 ⒉挨近,碰着,交往~触。~恰事情。短兵相~。交~朋友。 ⒊连续,继续~二连三。吃饭后~着干。 ⒋托住,承受~发球。~住它。 ⒌迎,招待~客。~待。 ⒍收,取,受纳~收。~受。~纳。 ⒎代替,交替,承担~替。交~。~班。~任务。 ⒏ ⒊"。 接jié 1.迅速;敏捷。 接chā 1.收取;挹取。 2.插。 接shà 1.棺饰。

:江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同本义 江,江水也。犊 江之永矣。--《诗·周南·汉广》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温庭筠《送人东归》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又如江汉(长江与汉水);江水(即长江);江左烟霞(江东的山水风景。江左指今江苏、安徽等长江沿江地带);江陵(县名。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 通要冲) 江河的通称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珠江”、沅江”;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 江jiāng ⒈泛指大的河流珠~。岷~。 ⒉特指长江(也叫"扬子江")~淮地区。百万雄师过大~。 ⒊ ⒋

:路〈名〉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 路lù ⒈道,来往的通道~途。~径。道~。铁~。〈引〉路程八千里~。 ⒉方向,条理,途径出~。思~。活~。忠谏之~。 ⒊方面,地区几~进攻。东~货物。 ⒋种类头~货。大~货。三~货。 ⒌〈古〉车筚~(柴车)。 ⒍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地区"。 路luò 1.通"落"。以绳周绕。 2.通"乐"。 3.见"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