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晕脸迎霜

"晕脸迎霜"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6 05:19:23


简介: “晕脸迎霜”出自宋代梁栋的《一萼红》,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ūn liǎn yíng shuā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
出处: 《一萼红》
内容:
怨东风。
把韶华付去,秾李小桃红。
黄落山空,香销水冷,此际才与君逢。
敛秋思、愁肠九结,拥翠袖、应费剪裁工。
晕脸迎霜,幽姿泣露,寂寞谁同。
休笑梳妆淡薄,看浮花浪蕊,眼底俱空。
夜帐云闲,寒城月浸,有人吟遍深丛。
自前度、王郎去後,旧游处、烟草接吴宫。
惟有芳卿寄言,蹙损眉峰。
朝代: 宋代
分类: 一萼红
诗人: 梁栋
诗人介绍: (1242——1305) 字隆吉,湘州(在今湖北)人,迁镇江(今属江苏)。咸淳四年(1268)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入师幕。宋亡,归武林,后卜居建康,时往来茅山中。《全宋词》存其词三首。
翻译:

《一萼红·怨东风》是宋代梁栋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主人公对东风的怨恨之情。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朵红花,怨恨东风。
韶华年华逝去,繁花李树嫩桃红。
山上的黄叶飘落,空山中的芳香消失,
此时此刻我们相逢。
收起秋天的思念,愁苦在心中交织,
拥着翠绿的袖子,应该费心裁剪。
脸上泛起红晕,娇美的姿态中泪水涌出,
孤寂无依,没有人与共。
别笑我妆饰淡薄,看那浮华的花朵和浪漫的花蕊,
我的眼底都是空虚。
夜幕下的帐幕飘荡,寒冷的城市月色沁入心间,
有人吟唱深林中遍布的诗词。
自从王郎离去之后,曾经一起游玩的地方,烟草接过了吴宫的位置。
只有芳卿寄来的言语,让我眉峰紧皱。

诗意和赏析:
《一萼红·怨东风》这首诗词以怨恨东风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主人公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孤寂。诗中以对东风的怨恨为线索,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时光和流转世事的无奈和不满。韶华年华的消逝、花朝李树嫩桃红的凋零,以及山中黄叶的飘落,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使得主人公感到寂寞和孤独。

诗中还描绘了主人公的思念和愁苦之情。敛起秋思,愁肠九结,表达了对过去时光和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主人公拥着翠袖,费心裁剪,显示了她对自身形象的关注和修饰,但这种妆饰却被主人公自嘲为淡薄,反映出她内心对外貌虚浮的不屑和疏离感。

诗尾则表达了对逝去爱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王郎离去后,曾经的游玩之地被烟草接过吴宫的位置,这种转变象征着时光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让主人公感到孤独和无奈。最后,芳卿的来信让主人公的眉峰紧皱,暗示了她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

整首诗词以怨恨东风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主人公的情感表达,表现出对逝去时光、流转世事和失去爱人的无奈和痛苦。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韶华与秋思、愁肠与愁苦、妆饰淡薄与浮华花朵,增加了诗词的层次和情感张力。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时光的矛盾感和思考,带给读者一种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uàn dōng fēng.
怨东风。
bǎ sháo huá fù qù, nóng lǐ xiǎo táo hóng.
把韶华付去,秾李小桃红。
huáng luò shān kōng, xiāng xiāo shuǐ lěng, cǐ jì cái yǔ jūn féng.
黄落山空,香销水冷,此际才与君逢。
liǎn qiū sī chóu cháng jiǔ jié, yōng cuì xiù yīng fèi jiǎn cái gōng.
敛秋思、愁肠九结,拥翠袖、应费剪裁工。
yūn liǎn yíng shuāng, yōu zī qì lù, jì mò shuí tóng.
晕脸迎霜,幽姿泣露,寂寞谁同。
xiū xiào shū zhuāng dàn bó, kàn fú huā làng ruǐ, yǎn dǐ jù kōng.
休笑梳妆淡薄,看浮花浪蕊,眼底俱空。
yè zhàng yún xián, hán chéng yuè jìn, yǒu rén yín biàn shēn cóng.
夜帐云闲,寒城月浸,有人吟遍深丛。
zì qián dù wáng láng qù hòu, jiù yóu chù yān cǎo jiē wú gōng.
自前度、王郎去後,旧游处、烟草接吴宫。
wéi yǒu fāng qīng jì yán, cù sǔn méi fēng.
惟有芳卿寄言,蹙损眉峰。
韵脚: 拼音:yūn liǎn yíng shuāng
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晕 昏倒 魏老儿上了一夹棍,贾魏氏上了一拶子,两个人都晕绝过去。--《老残游记》 又如晕绝(昏厥);头晕(头脑昏乱);晕昏(昏迷);晕迷(昏眩) 晕 (形声。从日,军声。本义日月周围形成光圈) 同本义 日月周围的光圈 晕,日月气也。--《说文新附》 晕,卷也。气在外卷结之也,日月俱然。--《释名》 晕适背穴。--《汉书·天文志》 日月晕适,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史记》 又如月晕(月亮有光环);晕珥(晕和珥。泛指日、月旁的光晕);晕蚀(日月之晕与食) 环形花纹或波纹 晕yūn ⒈昏迷~倒。~厥。 ⒉头脑不清~头转向(头脑昏乱,不辨方向)。 晕yùn ⒈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因折射作用而看到日或月周围形成的光圈日~。月~。 ⒉头发昏~车。~船。

:脸 (形声。从肉,佥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同本义 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吴均《小垂手》 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白居易《昭君怨》 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 又如脸蛋(脸的两旁部分);脸巴子(面颊);脸上(面颊之上) 脸面,人头的前部,包括下巴、嘴、鼻、颊、眼,且通常包括前额 脸波春傍窈娘堤。--白居易《天津桥》 你看你的脸…尽是血,我都不 脸(臉)liǎn ⒈面孔,头前部由额到下巴~形。~庞儿。〈引〉 ①体面,面子丢~。 ②物体的上部或前部桌~儿。鞋子~儿。柜子~儿。门~儿。 ⒉脸的表情笑~。变了~。

:迎 (形声。从辵。本义遇,相逢) 同本义 迎,逢也。--《说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以迎岁于东郊。--《淮南子·时则》。注逆春也。” 迎日推策。--《史记·五帝纪》。正义逆也。” 又如迎霜(遇霜) 迎接;欢迎 冕而亲迎。--《礼记·昏义》 亲迎于渭。--《诗·大雅·大明》 哀公迎孔子。--《墨子·非儒下》 每迎女婿固不遣。--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迎风板子(迎风。指新官上任,为树权威先访拿数人杖责四十。然后视情节再行发落);迎猪(赶猪回家);迎 迎yíng ⒈接,热情接待~接。~宾。欢~。喜~。 ⒉向着,对着~面而来。~风而去。~头赶上。 ⒊ 迎yìng 1.往迎。常特指迎亲。

: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 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 履霜坚冰至。--《易·坤》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 霜shuāng ⒈地面上或近地面的水汽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微细冰粒,附着于物体上有~。地上~。草上~。瓦上~。  ⒉白色鬓将~(〈喻〉年将老)。 ⒊像霜的柿~。 ⒋年白骨横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