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D 杜宇一声春晓

"杜宇一声春晓"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23:40:38


简介: “杜宇一声春晓”出自宋代姚述尧的《西江月》,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dù yǔ yī shēng chūn xiǎ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出处: 《西江月》
内容:
嫩绿烟笼碎玉,繁红日护香绡。
故人去后恨迢迢。
独倚危楼情悄。
脉脉望穷云杪,看看月上花梢。
嫩添金鸭任烟消。
杜宇一声春晓
朝代: 宋代
分类: 婉约,春节,抒情,西江月
诗人: 姚述尧
诗人介绍: [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道进,华亭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可考。工词,著有箫台公馀词一卷,《强村丛书》传于世。
翻译:

《西江月》是宋代诗人姚述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嫩绿烟笼碎玉,
繁红日护香绡。
故人去后恨迢迢,
独倚危楼情悄。
脉脉望穷云杪,
看看月上花梢。
嫩添金鸭任烟消,
杜宇一声春晓。

诗意:
《西江月》描绘了诗人孤独思念故人的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恋之情。诗人站在危楼上,凝望着遥远的云端和高悬的明月,触发了他对故人的回忆和思念。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意象的运用,表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和复杂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描绘细腻的意象,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首句“嫩绿烟笼碎玉”以绿色的烟雾笼罩着破碎的玉石,展现出一种幽静而精致的意象。接着,“繁红日护香绡”以丰盈的红色和温暖的阳光来保护香绡,给人一种温馨和温暖的感觉。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景物,同时也映照了诗人内心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故人去后恨迢迢,独倚危楼情悄”,表达了诗人因故人离去而产生的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独自倚在危楼上,情感悄然无声,强调了他的孤独和内心的深沉。紧接着,“脉脉望穷云杪,看看月上花梢”,诗人凝视着遥远的云层和明亮的月亮,表达了他对故人的远望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嫩添金鸭任烟消,杜宇一声春晓”以意象的转换和声音的表现,展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金鸭在烟雾中消失,象征着诗人对故人的思念渐渐消散。而杜宇一声春晓,则是诗人对新的希望和美好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将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得深入人心。诗中交织了对故人的思念、孤独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一种深情而复杂的情感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nèn lǜ yān lóng suì yù, fán hóng rì hù xiāng xiāo.
嫩绿烟笼碎玉,繁红日护香绡。
gù rén qù hòu hèn tiáo tiáo.
故人去后恨迢迢。
dú yǐ wēi lóu qíng qiāo.
独倚危楼情悄。
mò mò wàng qióng yún miǎo, kàn kàn yuè shàng huā shāo.
脉脉望穷云杪,看看月上花梢。
nèn tiān jīn yā rèn yān xiāo.
嫩添金鸭任烟消。
dù yǔ yī shēng chūn xiǎo.
杜宇一声春晓。
韵脚: 拼音:dù yǔ yī shēng chūn xiǎo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七筱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杜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同本义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 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姓 杜 堵塞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关门,封闭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

:宇〈名〉 (形声。从宀,于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屋檐) 同本义 宇,屋边也。--《说文》 宇,屋檐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上栋下宇。--《易·系辞》 八月在宇。--《诗·豳风·七月》。释文屋四垂为宇。” 置于宇西阶上。--《仪礼·士丧礼》 五帝庙同宇。--《汉书·郊祀志》 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淮南子·览冥》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 又如宇堂(屋檐下的正房前);宇达(屋檐和窗户);宇溜(屋檐) 房屋 聿来胥宇。--《诗·大雅·緜》 高堂邃宇。-- 宇yǔ ⒈屋檐屋~。〈引〉房屋各安其~。 ⒉空间,上下四方~宙(也指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空间是无边无际,时间是无始无终)。 ⒊天下,国土,国家环~。~内。故~。 ⒋风度,仪容眉~。气~轩昂。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声 (形声。从耳,殸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 声(聲)shēng ⒈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波。~音。说话~。金石之~。 ⒉名誉,名望名~。~誉。~价。~望。~威。 ⒊宣称,说出,扬言~称。~明。~张。~罪致讨。~东击西。 ⒋量词大喊三~。 ⒌ ⒍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 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春,推也。从苃屯,从日,苃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苮。--《说文》 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天》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为此春酒。--《诗·豳风·七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

:晓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晓,明也。--《说文》 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淮南子·俶真》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白居易《卖炭翁》 晓看红湿处。--唐·杜甫《春夜喜雨》 晓当尽戮之。--《资治通鉴·唐纪》 梳晓鬟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又如破晓(刚亮);拂晓(天快亮);晓雾;晓舌(鸟拂晓叫);晓暝(天将亮的时候);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日夜);晓天,晓色(拂晓时的天色);晓月,晓魄(拂晓残 月) 清晨 晓光浮 晓(曉)xiǎo ⒈天亮拂~。天~。 ⒉知道,明白~得。家喻户~。 ⒊告知~以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