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S 释书恐非易论语

"释书恐非易论语"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8:43:30


简介: “释书恐非易论语”出自宋代陆游的《荡荡》,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shū kǒng fēi yì lún yǔ,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出处: 《荡荡》
内容:
荡荡唐虞去日遒,孔林千载亦荒丘。
六经残缺幸可考,百氏纵横谁复忧。
释书恐非易论语,王迹其在诗春秋!君臣父子未尝泯,吾道尚传君但求。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荡荡》是宋代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荡荡唐虞去日遒,
荡荡:广阔无边的样子;唐虞:指古代的盛世;去日遒:指古代的辉煌已经逝去。
译文:广阔无边的盛世已经逝去。

孔林千载亦荒丘。
孔林:指孔子的墓地;千载:千年;荒丘:荒芜的小山。
译文:孔子的墓地千年来也变成了荒芜的小山。

六经残缺幸可考,
六经:指儒家经典;残缺:不完整;幸可考:幸好还能找到一些线索。
译文:儒家经典虽然不完整,但还能找到一些线索。

百氏纵横谁复忧。
百氏:指各种学派;纵横:指各种学说的纷争;谁复忧:谁还会担忧。
译文:各种学派的纷争,谁还会担忧。

释书恐非易论语,
释书:指佛教经典;恐非:恐怕不是;易论语:易经和论语。
译文:佛教经典恐怕不是易经和论语。

王迹其在诗春秋!
王迹:指古代君王的事迹;诗春秋:指古代的诗歌。
译文:古代君王的事迹留存在古代的诗歌中!

君臣父子未尝泯,
君臣父子:指统治者和臣民;未尝泯:从未消失。
译文:统治者和臣民的关系从未消失。

吾道尚传君但求。
吾道:指自己的学说;尚传:仍然传承;但求:只希望。
译文:我自己的学说仍然传承,只希望能够传给君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广阔无边的盛世已逝、孔子的墓地变成了荒芜的小山为开篇,表达了对古代辉煌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儒家经典虽然不完整,但仍能找到一些线索,暗示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随后,诗人提到各种学派的纷争,却表示不再担忧这些争议,可能是表达了对学术争论的超脱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诗人还提到佛教经典可能不是易经和论语,暗示了对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对立。最后,诗人称古代君王的事迹留存在古代的诗歌中,表达了对古代君王的赞美和对诗歌的重要性的认识。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和臣民关系的思考,希望自己的学说能够传给君王,以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这首诗词通过对古代盛世、学术争论、宗教对立和统治者与臣民关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同时,诗人对诗歌的赞美和对知识的追求也贯穿全诗,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和人类进步的关注。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不同主题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dàng dàng táng yú qù rì qiú, kǒng lín qiān zǎi yì huāng qiū.
荡荡唐虞去日遒,孔林千载亦荒丘。
liù jīng cán quē xìng kě kǎo, bǎi shì zòng héng shuí fù yōu.
六经残缺幸可考,百氏纵横谁复忧。
shì shū kǒng fēi yì lún yǔ, wáng jī qí zài shī chūn qiū! jūn chén fù zǐ wèi cháng mǐn, wú dào shàng chuán jūn dàn qiú.
释书恐非易论语,王迹其在诗春秋!君臣父子未尝泯,吾道尚传君但求。
韵脚: 拼音:shì shū kǒng fēi yì lún yǔ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释 (形声。从采,瞘声。采,有辨别、分析义。本义脱掉,解下) 同本义 释,解也。从采,取其分别物也。瞘声。--《说文》 释获。--《仪礼·大射仪》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主人释服。--《仪礼》 又如释绂(解下印绶。指致仕罢官);释褐(除去平民的衣服,换上官服。即作官”) 解释 又如释情消迹(消除误会;予以和解);释言(以言语自作解释);释例(说明所著书的凡例) 释(釋)shì ⒈放,放下,放弃~放。开~。如~重负。手不~卷。 ⒉排解,消除,消溶~难。~疑。冰~。 ⒊说明,解说~义。解~。注~。 ⒋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又泛指有关佛教的~教。~子(和尚)。~氏(佛家)。 释yì 1.喜悦。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 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書,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书者,以笔画记之辞。--《尚书序》疏 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 书(書)shū ⒈写,记载~写。奋笔疾~。大~特~。 ⒉文字读其~。读~破万卷。 ⒊信家~。来~已收。 ⒋文件证~。决心~。倡议~。 ⒌装订成册的著作~籍。著~立说。 ⒍字体楷~。行~。草~。 ⒎《尚书》的简称。 ⒏称某些曲艺说~。鼓~。 ⒐ ①汉字的书写法则。 ②汉字的书写艺术,也省称"书"~画展览。 ⒑ ⒒ ⒓

:恐〈动〉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同本义 恐,惧也。--《说文》 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荀子·天伦》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 秦王其破璧,乃辞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 赵王恐。 恐栗,为儿恒状。--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舟人大恐。--宋·苏轼《石钟山记》 魏王恐。--《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恐防(担心,提防);恐虑(担心);恐灼(惊恐);恐怯(畏怯、害怕);恐畏(畏惧);恐急(惊慌) 恐吓,使之害怕 恐kǒng ⒈害怕,不安~惧。~怖。惊~。有持无~。唯~干不好。 ⒉威吓,吓唬~吓。以此~他人。 ⒊ ⒋ ①慌张害怕他非常~慌。 ②危机,使人不安粮食~慌。经济~慌。

:非〈动〉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同本义 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说文》 非刀匕是共。--《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 非礼也。--《礼记·礼运》。注犹失也。”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世说新语·简傲》 又如非常异义(违背经文正义的异说);非度(违反法度);非道(不合道义);非德(不合道德;违背道德);非理(不合常理;违背情理) 责怪;非难;反对 私田稼不善则 非 fēi ⒈不, 不是,不对,越出,不合理。跟"是"相对~但。~驴~马。谁是谁~。~法行为。是~不乱,则国家治。 ⒉反对,不以为然~议。~笑(讥笑)。 【非难】责怪,指责。 ⒊跟"不"配用,〈表〉必须,一定(有时也没有"不"字)~学不行。~走不可。他~要去。担此重任,~她莫属。 ⒋指非洲。 ⒌ 【非常】 ①特别的,不寻常的~常事件。~常可靠。 ②很,十分~常认真。~常快乐。 非fěi 1.诽谤。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以大易小。 弗敢易。 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围宋,易子而食。--《左传·哀公八年》 移风易俗。--李斯《谏逐客书》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如易筋经(讲武术的书,托名南朝梁代达摩和尚所作);易箦(换竹席。比喻行将死亡);易货(交换货物);易地(互换所处的地位;交换土地);易身(换位) 改变,更改 狱词无易。--清·方苞《 易yì ⒈好办,不费力容~。~如反掌。明白~知。简便~行。 ⒉平和平~近民。 ⒊改变,变换移风~俗。 ⒋换,交易以物~物。国际贸~。 ⒌轻视高祖(刘邦)为亭长,素~诸吏(素向来)。 ⒍治,整治~田土。

:论 《论语》的简称 论语 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论语共计20篇,1.2万字 论 (形声。从言,仑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论,议也。--《说文》 论理也,次也。--《论语序集解》 坐而论道。 论(論)lùn ⒈商讨,判断,研究讨~。议~。评~。争~。就事~事。 ⒉主张,学说进化~。唯物~。 ⒊文体名。论述事物的内容、意义,阐明道理~文。社~。实践~。 ⒋衡量,评定~罪。 ⒌按照~件计酬。~质核价。 论(論)lún〈古〉《论语》儒家经典书籍之一,主要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语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同本义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交谈,说话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 语yǔ ⒈说,谈寡言少~。自言自~。 ⒉话,言论~言『~。外~。成~。 ⒊代替说话的动作手~。旗~。 ⒋简单的俗话或古句谚~。古~。~曰。 ⒌虫、鸟的鸣声蝉~。鸟~。 语yù告诉莫~人。 语yù 1.告诉。 2.通"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