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滞雨兼兰夕

"滞雨兼兰夕"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23:40:47


简介: “滞雨兼兰夕”出自宋代宋祁的《雨夜》,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ì yǔ jiān lán x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出处: 《雨夜》
内容:
滞雨兼兰夕,遥帷更烛房。
疾雷方破柱,惊电或生墙。
易断幽衾梦,频回逐客肠。
新欢谁复得,最是楚高唐。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宋祁
诗人介绍: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翻译:

《雨夜》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滞雨兼兰夕,遥帷更烛房。
绵绵细雨不断,夜晚里兰花的香气弥漫。远远的窗帘上点燃了蜡烛。
疾雷方破柱,惊电或生墙。
突然响起的雷声震碎了柱子,闪电有时会击中墙壁。
易断幽衾梦,频回逐客肠。
这样的雨夜容易打破人们幽深的睡梦,频繁地回忆起与远方客人的离别之情。
新欢谁复得,最是楚高唐。
新的欢乐又能给谁带来,最令人感慨的是楚国和高唐地区。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滞雨和兰花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但雷声和闪电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这种宁静,使人感到惊讶和不安。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容易回忆起与远方客人的别离之情,思念之情频繁涌上心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新欢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楚国和高唐地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宋祁细腻的情感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楚国和高唐地区的提及,也增加了一种乡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hì yǔ jiān lán xī, yáo wéi gèng zhú fáng.
滞雨兼兰夕,遥帷更烛房。
jí léi fāng pò zhù, jīng diàn huò shēng qiáng.
疾雷方破柱,惊电或生墙。
yì duàn yōu qīn mèng, pín huí zhú kè cháng.
易断幽衾梦,频回逐客肠。
xīn huān shuí fù dé, zuì shì chǔ gāo táng.
新欢谁复得,最是楚高唐。
韵脚: 拼音:zhì yǔ jiān lán xī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滞 (形声。从水,带声。本义水流不畅) 同本义 滞,凝也。--《说文》 凡珍异之有滞者。--《周礼·廛人》 淹回水而凝滞。--《楚辞·涉江》 流而不滞。--《淮南子·时则训》 积压。长期积存,未作处理 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周礼·泉府》 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新唐书》 又如滞狱(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滞讼(积压的讼案);滞积(积压);滞货(积压的货物) 停止;阻塞;静止 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淮南子·原道训 滞(滯)zhì不流畅,凝积,停留流而不~。凝~。停~。~留。~销。沾~(拘泥)。 滞chì 1.见"滞沛"。

:雨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比喻朋友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杜甫《秋述》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南朝梁·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譬喻密集 譬喻离散 风 雨yǔ从云层降落到地面的水滴。它是水蒸气上升到天空,遇冷凝集成云,聚集成大水点而下落下~。〈喻〉密集降落而像雨点的枪林弹~。 雨yù从天上落下~雹。~雪。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兼,并也。--《说文》 兼执之,以进。--《仪礼·聘礼》。注犹两也。” 兼巾之。--《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 兼诸弣。--《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 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 丞相兼枢密使。--宋·文天祥《 后序》 兼百花之长。--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兼筑雕刻。--蔡元培《 兼jiān ⒈几方面都有或几方都照顾到~而有之。德才~备。~容并包。~听则明。 ⒉加倍~旬(二十天)。~程并进。 ⒊

:兰 (形声。从苃,阑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同本义 蘭,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 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 兰花 兰属 兰(蘭)lán ⒈兰花,多年生常绿草本,丛生,叶细长,花清香。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草~、建~、墨~、蕙~等。供观赏。 ⒉兰草,多年生草本。叶子卵圆形,边缘呈锯齿状,有香味,秋末开花,供观赏。

:夕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同本义 夕,莫也。--《说文》 日之夕矣。--《诗·王风·君子于役》 日东则景夕多风。--《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 初昏为夕。--《书·洪范·五行》注 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周礼·地官·司市》 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夕晖(夕阳的余晖);朝发夕至;夕霭(黄昏的云气);夕市(傍晚进行的集市贸易) 夜 今夕何夕。 夕xī ⒈傍晚,日落的时候朝不保~。~阳红。~阳无限好。 ⒉夜昨~。 夕yì 1.通"亦"。 2.通"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