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K 况复深山中

"况复深山中"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1 13:12:23


简介: “况复深山中”出自宋代范成大的《火墨坡下岭》,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uàng fù shēn shān zhō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出处: 《火墨坡下岭》
内容:
清晨入岑蔚,岚重寒飕飀。
忽闻黄鹂语,方悟麦始秋。
旅食法当瘦,远行人所愁。
况复深山中,不与和气游。
苦辛那敢惮,病悴良可忧。
徒忧亦无益,聊作商声讴。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范成大
诗人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翻译:

诗词:《火墨坡下岭》

清晨入岑蔚,
岚重寒飕飀。
忽闻黄鹂语,
方悟麦始秋。
旅食法当瘦,
远行人所愁。
况复深山中,
不与和气游。
苦辛那敢惮,
病悴良可忧。
徒忧亦无益,
聊作商声讴。

中文译文:
早晨进入云雾茫茫的山岭,
云雾沉重,寒风呼啸。
突然听到黄鹂的鸣叫,
方才意识到麦田已经初秋。
旅途中的食物应当简单,
远行的人会为此而烦恼。
何况深山之中,
无法与和谐的景致一同游玩。
艰辛劳累又何足惧,
疾病的苍白面容才值得忧虑。
徒然忧愁也毫无意义,
不如把它化作商谣的歌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火墨坡下岭》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通过描绘清晨进入山岭的景象和旅途中的辛苦,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感受。

诗中的清晨景色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岭,展现了早晨的宁静和神秘感。岚重寒飕飀的描写给人一种寒冷和荒凉的感觉,也增加了诗中的意境。

诗人在山中突然听到黄鹂的鸣叫,这一听觉刺激使他顿悟麦田已经进入初秋。这里通过黄鹂的声音传达了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感和感悟。

接着,诗人提到旅行中的饮食应当简单,而远行的人会因此而烦恼。这揭示了旅途中的辛苦和困扰,以及对食物的期待和珍惜。随后,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在深山中旅行的不易,无法与和谐的景致一同欣赏,暗示了旅途的孤寂和艰难。

然而,诗人并不畏惧艰辛,认为苦辛不足以使他退缩,而病悴的身体才是真正值得忧虑的。这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坚毅。

最后,诗人表示徒然忧愁也没有意义,不如将其化作商谣的歌声。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将困苦和辛劳转化为歌颂和表达,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以清晨山中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辛苦和困扰,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展示了范成大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īng chén rù cén wèi, lán zhòng hán sōu liú.
清晨入岑蔚,岚重寒飕飀。
hū wén huáng lí yǔ, fāng wù mài shǐ qiū.
忽闻黄鹂语,方悟麦始秋。
lǚ shí fǎ dāng shòu, yuǎn xíng rén suǒ chóu.
旅食法当瘦,远行人所愁。
kuàng fù shēn shān zhōng, bù yǔ hé qì yóu.
况复深山中,不与和气游。
kǔ xīn nà gǎn dàn, bìng cuì liáng kě yōu.
苦辛那敢惮,病悴良可忧。
tú yōu yì wú yì, liáo zuò shāng shēng ōu.
徒忧亦无益,聊作商声讴。
韵脚: 拼音:kuàng fù shēn shān zhō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仄韵) 去声一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况 (形声。从水,兄声。本义寒冷的水) 同本义 況,寒水也。--《说文》。段玉裁注未得其证。…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后乃用況字,后又改作况。” 情形,景况(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 乱况斯削。--《诗·大雅·桑柔》 客有问雁山游况者,聊以塞责,不足观也。--韩愈《雁山杂记》 又如况味(境况情味。有时专指境遇);闲况;状况;实况;战况;情况;盛况 兄 姓 况 〈动〉 比拟,比喻 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死入不能复为鬼,明矣。╠ 况(況)kuàng ⒈情形,状态情~。近~很好。 ⒉比,譬以古~今。 ⒊连词。〈表〉更进一层~且∥~。 ⒋副词。更加众~厚之。 ⒌〈古〉通"贶"。赐,赏赐厚~。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来繁化,加义符彳 ”,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復,往来也。--《说文》 反复其道。--《易·复》 公归不复。--《诗·豳风·九羘》 扬触捆復。--《仪礼·大射仪》 无往不復。--《易·泰》 卒乃復。--《书·舜典》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南朝梁《与陈伯之书》 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死者不可復生。 复(復) fù ⒈返,回去往~。至今五十年而不~。 ⒉回答,回报~命。~信。报~。~仇。 ⒊还原,使回归恢~。~原。~员军人。 ⒋又,再死灰~燃。冀~得兔,兔不可~得(冀希望)。 ⒌重叠,繁多的,不是单一的~杂。~层。~句。重~。山重水~疑无路。~式立交桥。

:深 (形声。从水,深声。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深,深水。出桂阳 南平,西入营道。--《说文》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 测土深。--《周礼·大司徒》 深四尺。--《仪礼·觐礼》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宋· 苏轼《石钟山记》 深 〈形〉 水深。与浅”相对 深矣远 深shēn ⒈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或距离大,跟"浅"相对水~千尺。此处水很~。 ⒉从面到底、从外到里、从上到下的距离或距离大~度。这个山洞~九米。~山老林。千米~井。 ⒊时间久夜~人静。年~时久。 ⒋很,极,厚,长远,程度高的~信。~知。~渊。~厚。~远。~奥。高~难测。~入浅出。~思熟虑。~恶痛绝。 ⒌颜色浓~蓝。 ⒍ ⒎ ①深入透彻,达到事物的本质这幅画含义~刻。 ②心里感受的程度很深她的勤奋给我留下了~刻的印象。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中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同本义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又如人中(人 中zhòng ⒈符合,适合,正着,正对上~意。圆者~规,方者~矩。正~下怀。打~目标。百发百~。 ⒉感受,受到,遭到~暑。~风。~毒。~弹。恶语~伤。 ⒊ 中zhōng ⒈里,内,一定范围内室~。水~。草~。空~。国~。学校~。宇宙~。 ⒉跟"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位置~点。~段。~流砥柱。 ⒊性质、等级、高低等在两者之间的~间。~等。~学生。~流货物。 ⒋〈表〉正在进行在讨论~。在设计~。 ⒌适合于,有能力~看。~听。~用。 ⒍中国的简称~文。~医~药。 ⒎半~夜。 ⒏〈方〉成,行,好~不~?~。 ⒐ ①中心地区。 ②特指国家政权、党派、团体等的最高领导机构~央文件。 ⒑ ①四方的中间点或部分圆的~心。广场~心。 ②处在主要地位的~心人物。~心工作。 ③在某个方面占重要位置的地方政治~心。商贸~心。 ⒒ ⒓ ⒔ ⒕ ⒖ 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