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X 消摇敢言达

"消摇敢言达"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09:57:55


简介: “消摇敢言达”出自宋代陆游的《自叹》,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o yáo gǎn yán dá,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出处: 《自叹》
内容:
恶杀常根食,安贫但縕袍。
消摇敢言达,简默本非高。
入剡逢飞雪,游吴看怒涛。
平生笑渔父,苦语劝餔糟。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自叹》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恶杀常根食,
安贫但縕袍。
消摇敢言达,
简默本非高。
入剡逢飞雪,
游吴看怒涛。
平生笑渔父,
苦语劝餔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自省和自嘲之情。作者在诗中自叹自负,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来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句“恶杀常根食,安贫但縕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贫困生活的接受和满足,他宁愿过着简朴的生活,也不愿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取财富。接下来的两句“消摇敢言达,简默本非高”表达了作者在言辞上的谦逊和低调,他宁愿保持沉默,不愿过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种态度使得他在社会上并不显眼,但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接下来的两句“入剡逢飞雪,游吴看怒涛”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遇到的自然景观,通过与大自然的亲近,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壮丽和无常。最后两句“平生笑渔父,苦语劝餔糟”表达了作者对渔父的羡慕和敬佩,他认为渔父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而自己则常常为生活的艰辛而苦恼。这种对比使得作者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思考和反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的思考和反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è shā cháng gēn shí, ān pín dàn yūn páo.
恶杀常根食,安贫但縕袍。
xiāo yáo gǎn yán dá, jiǎn mò běn fēi gāo.
消摇敢言达,简默本非高。
rù shàn féng fēi xuě, yóu wú kàn nù tāo.
入剡逢飞雪,游吴看怒涛。
píng shēng xiào yú fù, kǔ yǔ quàn bù zāo.
平生笑渔父,苦语劝餔糟。
韵脚: 拼音:xiāo yáo gǎn yán dá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七曷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消,尽也。--《说文》 消息阴阳。--枚乘《七发》。注消,灭也。” 消雰埃于中宸。--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 热多则筋弛骨消。--《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 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 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三国志·魏志》 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京剧《贵妃醉酒》 又如消索(灭尽,散亡);消炎(消除炎症;消除炎热);消弭(消灭停止) 消失,完全不存在 内君 消xiāo ⒈溶解,散失~融。~散。~失。瓦解冰~。 ⒉除去,灭掉~除。~炎。~毒。~灭。 ⒊减少,耗费~磨。~耗。~费。 ⒋排遣,度过~遣。~愁。~夏。 ⒌需要不~说。只~两天。 ⒍经得起吃得~。更能~几番风雨。 ⒎ ⒏ ①不利的,否定的除去~极因素。 ②不主动,不求进取克服~极态度。 ⒐ ⒑ ⒒

:摇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同本义 摇,动也。--《说文》 摇,作也。--《尔雅》 摇者不定。--《管子·心术》 复命摇作。--《庄子·则阳》 夹而摇之。--《考工记·矢人》 四顾何茫茫,东风屹草。--《古诗十九首》 蒙络摇缀。--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痒不得搔,痹不得摇。--柳宗元《断刑论》 摇头而歌。--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动摇承之。--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摇旗打鼓(四处张扬,闹得满城风雨);摇铃打鼓(摇旗打鼓);摇飍(亿颤动。形容女人走路的妖娆姿态);摇风(谓风吹摆动 摇yáo ⒈摆动~摆。~动。~晃。~手。树枝~。 ⒉转动~纱。 ⒊变动,不坚定动~。 ⒋ ⒌ ⒍[飘摇][飘飖]随风摆动。

:敢 (会意。本义勇敢,有胆量) 同本义 敢,进取也。--《说文》 敢,勇也。--《广雅》 信理遂惔谓之敢。--《贾子道术》 洁廉而果敢者也。--《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注不忧不惧也。” 天下有中敢直其身。--《荀子·性恶》 刚毅勇敢不以伤人。--《荀子·非十二子》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贾谊《过秦论》 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三国志·董袭传》 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又如敢毅(勇敢刚毅);敢士(勇士);敢直(果敢正直);敢勇(果敢英 敢gǎn ⒈有勇气,有胆量勇~。~说真话。~于担重任。 ⒉谦词。有冒昧的意思~请。~问。 ⒊莫非,也许~是他来了? ⒋副词‖"岂有"的意思~不还债。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 志以发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传·昭公九年》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言,心声也。--《法言·问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经》 言者所以在意。--《庄子·外物》 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趋机而言。--《后汉书·列女传》 言讫不见。--明·魏禧《大铁椎 言yán ⒈话语~。诺~。有~在先。~而有信。 ⒉讲,说~语。~行一致。身教重于~教。 ⒊汉语中的一个字,也指一句话五~绝句。七~乐府。一~为定。 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无义)驾~出游(驾驾车)。 言yàn 1.诉讼。 2.通"唁"。慰问。 言yín 1.参见"言言"。

:达 (形声。从辵,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达,行不相遇也。--《说文》 达,通也。--《广雅》 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礼记·内则》 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国语·吴语》 达四聪。--《虞书》 达于河。--《书·禹贡》 七曰达吏。--《周礼·大宰》 下达。--《仪礼·士昏礼》 天下达道。--《礼记·中庸》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唐·李朝威《柳毅传》 屋极有窗以达气。--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四通八达;达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其声迟重);达乡(相对而畅达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