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逻兵酣卧忘钟韵

"逻兵酣卧忘钟韵"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2:53:54


简介: “逻兵酣卧忘钟韵”出自宋代仇远的《元夕放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uó bīng hān wò wàng zhōng yù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出处: 《元夕放夜》
内容:
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
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
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
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仇远
诗人介绍: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翻译:

《元夕放夜》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
在这元夜美丽的夜晚,穿着华丽的衣袍,手持玉节,停留在江城。
放起元宵灯笼,持续两个晴朗的夜晚。

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
陆地上的金莲花朵盛开繁茂,明亮的月亮依然圆满。

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
巡逻的士兵陶醉地躺下,忘却了钟声的节拍,而旅游的游子们则趁着鼓声欢呼。

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
孩子们迟迟才回家观看灯笼,而老夫则自己点燃烛光,专心阅读书籍。

诗词《元夕放夜》通过描绘元夜的景象,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和人们的欢庆心情。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人们身着绣衣,手持玉节,放置元宵灯笼,享受着美好的时刻。陆地上的金莲花开得繁盛,明月依然圆满,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士兵们放松了警惕,沉醉在夜晚的宁静中,而游子们则在鼓声中欢呼庆祝。孩子们观灯归来较晚,老人则自己点燃烛光,专心阅读书籍,展示了年轻与智慧的对比。

这首诗词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描绘了元夜的场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不同年龄段人们在节日中的欢庆方式和心情。整首诗词以明快流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元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让读者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和人们的快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iù yī yù jié zhù jiāng chéng, fàng dé yuán xiāo liǎng yè qíng.
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
lù dì jīn lián fāng yàn yàn, yì tiān míng yuè gù yíng yíng.
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
luó bīng hān wò wàng zhōng yùn, yóu zǐ huān hū chèn gǔ shēng.
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
ér nǚ kàn dēng guī jiào wǎn, lǎo fū zì tī dú shū qíng.
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
韵脚: 拼音:luó bīng hān wò wàng zhōng yùn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六铣  (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仄韵) 去声十三问  (仄韵) 去声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逻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罗声。本义巡察,巡逻) 同本义 逻者数十骑。--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逻伺(巡罗侦察);逻弋(巡逻);逻守(巡逻守卫);逻役(巡逻的差役);逻捕(巡察搜捕) 遮拦 蛛蝥结网工遮逻。--黄庭坚《演雅》 又如逻打(拦截殴打);逻送(捕捉解送);逻惹(招惹);逻楂儿(找岔子) 用同捋” 又只见那洞外跳出几个小妖,在外边吆吆喝喝,伸拳逻袖,弄棒拈枪,依旧喜喜欢欢耍了。--《西游记》 又如逻袖(捋起袖子) 逻 逻卒;巡行兵 逻(邏)luó ⒈巡察巡~。 ⒉ ①思维的规律讲得有理,符合~辑。 ②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叫逻辑学,也叫"伦理学"。 ③有时义同"规律"这是什么~辑?

:兵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同本义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榡、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

:酣〈形〉 (会意。从酉,从甘,甘亦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甘”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酒喝得很畅快) 同本义 酣,酒乐也。--《说文》 酣,乐也。--《广雅》 酒酣,上击筑自歌。--《汉书·高帝纪》 代君至酒酣。--《吕氏春秋·长攻》 秦王饮酒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史记·魏公子列传》 宴酣之乐。--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酣湑(畅饮欢乐);酣饫(酒醉饭饱);酣歌(畅饮乐极而歌唱);酣兴(尽情喝酒的乐趣);酣叫(畅饮且大声地呼叫);酣放(嗜酒畅 酣hān酒喝得很畅快酒~耳热。〈引〉尽情,痛快~歌。~睡未醒。~梦正甜。~战(激烈持久的战斗)。〈喻〉浓,盛荷花落日红~。

:卧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同本义 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 一生伏案卧。--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躺;卧而不眠 弛然而卧。--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卧听风吹雨。--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陆游《示儿》 或立或卧。--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 卧冰(卧于冰上。古孝子卧冰事母的 卧(舙)wò ⒈伏在桌子上睡觉伏案而~。 ⒉躺,趴~床。~下。仰~。~射。 ⒊睡觉用的~铺。~室。~席。 ⒋禽兽趴伏鸭~草地。猫~灶旁。 ⒌平放着木棍~着。

:忘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同本义 忘,不识也。--《说文》 德音不忘。--《诗·郑风·有女同车》 中年病忘。--《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 忘路之远近。--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宠辱偕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忘身于外。--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忘魂(忘怀);忘昏(忘怀);忘反(流连忘归);忘年(忘记年岁);忘味(忘记美食的滋味);忘食(忘了吃饭);忘却(不记得);忘生舍死(忘却性命,不怕牺牲);忘先(忘记祖先) 玩忽,怠忽 夙夜不敢忘怠。 忘wàng ⒈不记得~记。~我劳动。~恩负义。 ⒉忽略,遗漏~却。~掉了。搞卫生,别~了死角。 忘wáng 1.丧失,失去。 2.通"亡"。终止;断绝。 忘wú 1.见"忘其"。

:钟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 钟,铃也。--《广雅·释器》 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 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大钟鼎。--《淮南子·本经》 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 钟磬置水中。 又 独以此钟名。 又 如钟鼓不绝。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 钟(鐘)zhōng ⒈一种金属制的响器,中空,悬挂在架上,用槌敲击发声撞~。打~。警~。 ⒉计时器闹~。电~。石英~。 ⒊时间,小时五分~。八点~。 ⒋杯子,〈古〉一种盛酒器聚酒千~。 ⒌专注,特别~情。~爱。 ⒍积聚泽(湖泽),水之~也。

:韵 (形声。从音,员(匀)声。本义和谐悦耳的声音) 同本义 余韵徐歇。--宋· 苏轼《石钟山记》 短笛无声,寒砧不韵。--《西游记》 又如韵悠悠(声音悠扬) 归本于喉的音。即语音学所称的韵母 诗赋中的韵脚或押韵的字 气韵;风度 韵 风韵雅致 美,标致 韵(韻)yùn ⒈和谐悦耳的声音琴~悠扬。 ⒉字音中声母以外的,字音中后面的部分~母。押~。 ⒊诗歌、辞赋等的韵脚异声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 ⒋风度,风致~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