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鼙鼓不堪听

"鼙鼓不堪听"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0 22:06:52


简介: “鼙鼓不堪听”出自宋代刘著的《次韵彦高即事》,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í gǔ bù kān tī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出处: 《次韵彦高即事》
内容:
福威看九落,笔削在麟经。
中道亡三鉴,危时忆九龄。
网罗无处避,鼙鼓不堪听
身远辽阳渡,心怀岗首亭。
脱巾头半白,倾盖眼谁青。
断雁西风急,潸然涕泗零。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刘著
诗人:

刘著(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鹏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北宋宣、政年间(1111~1125)登进士第。入金任居州县甚久。年六十余,始入翰林,充修撰。后出守武遂,终于忻州刺史。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著善诗,与吴激常相酬答。《金史》无传,事见《中州集》卷二。词存一首。

翻译:

《次韵彦高即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福威看九落,
笔削在麟经。
中道亡三鉴,
危时忆九龄。
网罗无处避,
鼙鼓不堪听。
身远辽阳渡,
心怀岗首亭。
脱巾头半白,
倾盖眼谁青。
断雁西风急,
潸然涕泗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动荡的时代中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几个意象和场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自己身处其中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时局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下面逐句进行赏析:

福威看九落:
福威是指福祉和威严,九落意指国家的凋敝。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败的观察和感受。

笔削在麟经:
这句意味着作者的文才被压抑,无法充分发挥。麟经是一种传世的古书,这里象征着文化的瑰宝。

中道亡三鉴:
中道指的是中央政府,三鉴指的是三个明镜,也代表着明智的指导和公正的判断。整句表达了国家政权失去了明智和公正的领导。

危时忆九龄:
危时指的是危机时刻,九龄是指作者自己的年龄。诗人在国家危机之际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志向和抱负。

网罗无处避,鼙鼓不堪听: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感到无处可避难,国家动荡的局势让他感到心烦不安。

身远辽阳渡,心怀岗首亭:
这句诗意味着作者身处边疆的辽阳,心中却怀念着国家的中心--岗首亭。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思念中原的情感。

脱巾头半白,倾盖眼谁青:
这句表达了作者年老的状态,巾头半白意味着头发已经斑白,倾盖眼谁青则表示眼力不再年轻,看不清未来。

断雁西风急,潸然涕泗零:
这句是诗词的收尾,以悲凉的气氛结束。断雁西风急意味着离散和孤独,潸然涕泗零则表示诗人的悲伤和泪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几个意象和场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自身处境的感受。诗人在描绘自己的困境和失落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的关切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fú wēi kàn jiǔ luò, bǐ xuē zài lín jīng.
福威看九落,笔削在麟经。
zhōng dào wáng sān jiàn, wēi shí yì jiǔ líng.
中道亡三鉴,危时忆九龄。
wǎng luó wú chǔ bì, pí gǔ bù kān tīng.
网罗无处避,鼙鼓不堪听。
shēn yuǎn liáo yáng dù, xīn huái gǎng shǒu tíng.
身远辽阳渡,心怀岗首亭。
tuō jīn tóu bàn bái, qīng gài yǎn shuí qīng.
脱巾头半白,倾盖眼谁青。
duàn yàn xī fēng jí, shān rán tì sì líng.
断雁西风急,潸然涕泗零。
韵脚: 拼音:pí gǔ bù kān tī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九青  (仄韵) 去声二十五径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鼙〈名〉 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鼙,骑鼓也。--《说文》 旅帅执鼙。--《周礼·大司马》 击雷鼓,振鼙铎。--《六韬·虎韬·军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又如鼙角(鼙吹。鼙鼓与号角) 小鼓 鼙pí〈古〉一种军用小鼓鼓~(击~鼓,常用来比喻战争)。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鼓,郭也。春分之音。--《说文》 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释乐器》 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 皮曰鼓。--《汉书·律历志上》 抱玉枪兮击鸣鼓。--《楚辞·屈原·国殇》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百姓阗王钟鼓之乐。--《孟子·梁惠王上》 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如鼓钹(鼓和铙钹。 鼓gǔ ⒈一种击打乐器,多为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战~。堂~。腰~。拨浪~。 ⒉曲艺大~书。~儿词。山东大~。 ⒊敲鼓,击鼓一~作气。〈引〉 ①拍,击,弹热烈~掌。~琴取乐。 ②发动,煽动,振作~动。摇唇~舌。进行~励。欢欣~舞。~足信心。 ⒋凸出,涨大你干吗~起嘴?背包装得~ ~的。 ⒌用风箱等扇~风。 ⒍〈古〉夜晚击鼓报更,因此代"更"三~(三更)。五~(五更)。 ⒎ ①打击乐与管乐合奏。 ②宣传提倡,也指吹嘘、浮夸。 ⒏ ①〈古〉作战擂鼓呐喊,以张声势~噪而进。 ②喧哗,起哄。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堪〈名〉 (形声。从土,甚声。本义地面高起) 同本义 堪,地突也。谓土之坟起者。--《说文》 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庄子·大宗师》 又如堪岩(山形幽深) 指天道 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淮南子·天文》。许君注堪,天道,舆,地道。盖堪为高处,舆为下处。天高地下之义也。” 屡堪舆以壁垒兮。--扬雄《甘泉赋》。注天地总名也。” 倏然堪舆变。--陆龟蒙、皮日休《开元寺楼看雨联句》 又如堪舆(天地;风水,亦指风水先生);堪舆家(古时为占候卜筮者之一种,后专称以相地看风 堪kān ⒈忍受,经得起难~。不~回首。疲惫不~。 ⒉能够,可以~当重任。不~设想。真~托生死。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 听(聽)tīng ⒈用耳朵接受声音~录音。兼~则明。偏~则暗。 ⒉顺从,接受~话。~从。~指挥。言~计从。 ⒊随,任凭~便。~凭。~之任之。 ⒋治理,处理兼~万事(兼同时)。~政(旧指封建帝王处理政事)。 ⒌判决断狱~讼(狱、讼官司,诉讼)。 ⒍等候~回音。~候分派。 ⒎马口铁筒(英语tin的译音)。也用作量词两~汽油。三~饼干。 听yǐn 1.笑貌。 2.见"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