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菰蒲断岸潮痕湿

"菰蒲断岸潮痕湿"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6 09:56:10


简介: “菰蒲断岸潮痕湿”出自宋代戴复古的《江村晚眺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ū pú duàn àn cháo hén sh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出处: 《江村晚眺二首》
内容:
数点归鸦过别村,隔滩渔笛远相闻。
菰蒲断岸潮痕湿,日落空江生白云。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诗词:《江村晚眺二首》

数点归鸦过别村,
隔滩渔笛远相闻。
菰蒲断岸潮痕湿,
日落空江生白云。

中文译文:

几只鸦鸟飞回另一个村庄,
隔着江滩传来渔民吹奏的笛声。
菰蒲丛断岸,潮水痕迹湿润,
太阳落下,空旷的江面上生出白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描绘了江村晚上的景色和氛围。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江村的宁静与恬淡。

首句"数点归鸦过别村",通过描述几只鸦鸟飞回另一个村庄,表现了江村的寂静和人烟稀少的景象。这里的"别村"意味着离自己较远的村庄,进一步强调了孤寂感。

第二句"隔滩渔笛远相闻",通过隔着江滩传来渔民吹奏的笛声,展示了江村的宁静和渔民的生活。渔笛的声音在夜晚中传得很远,增加了一种遥远、悠远的感觉,使人感受到江村的宁静与深远。

接着是"菰蒲断岸潮痕湿",描绘了江滩上菰蒲丛断裂的景象,以及潮水退去后留下的湿润痕迹。这里的描写突出了江滩的凄凉和荒凉,进一步烘托出江村的孤寂与寂静。

最后一句"日落空江生白云",通过描绘太阳落下后,空旷的江面上生出白云,表现了江村的宁静与恬淡。白云的出现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丝诗意和柔美的氛围,使得江村晚上的景色更加宁静而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江村晚上的景色和气氛,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孤寂和恬淡生活的追求。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感受到了江村晚上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ǔ diǎn guī yā guò bié cūn, gé tān yú dí yuǎn xiāng wén.
数点归鸦过别村,隔滩渔笛远相闻。
gū pú duàn àn cháo hén shī, rì luò kōng jiāng shēng bái yún.
菰蒲断岸潮痕湿,日落空江生白云。
韵脚: 拼音:gū pú duàn àn cháo hén shī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四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菰 植物名 用。如菰稗(茭白和稗子);菰首(即茭白);菰苇(指茭白和苇) 同菇” 菰(苽)gū ⒈多年生草本,在浅水里生长,秋季开紫红色小花。嫩茎经黑穗菌寄生后膨胀增大,叫茭白,果实叫菰米或雕胡米,都可食用。 ⒉同"gū ㈠菇"。

:蒲〈名〉 (形声。从水乷,浦声。本义植物名。香蒲) 同本义 蒲,水草也。可以作席。--《说文》 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共其苇蒲之事。--《周礼·泽虞》。注以为席。” 男执蒲璧。--《周礼·大宗伯》。注蒲为席,所以安人。” 又如蒲甸儿(亦作蒲垫”。用蒲草编的坐垫);蒲柳(比喻身微低贱);蒲草毛窝(一种用蒲草编成的深帮圆底鞋子,里面杂有鸡毛、芦花等物);蒲鞭示辱(以薄为鞭,薄罚示耻);蒲 帆(用蒲叶编成的船帆) 菖蒲 蒲pú 蒲bó 1.见"蒲姑"。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 断裳衣) 断开;断绝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 断 duàn ①长形东西从中截开折~、线~了。 ②断绝~水、关系~了。 ③戒除(烟酒)~烟。 ④判断;决断诊~、当机立~。 ⑤绝对~无此理。 【断编残简】见【残篇断简】。 【断层】岩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一种断裂构造。根据断层两侧相对移动的性质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 【断层面】两部分岩块作相对移动的断裂面。 【断层山】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块状山体。可分为地垒式断层山和掀斜式断层山。前者山坡为断层崖,后者山形不对称,断裂上升一侧为断层崖,另一侧为平缓山坡。又称断块 山。 【断层崖】〈地〉断层的上升盘突露地表而形成的悬崖。是由于断层线两边岩石受差别侵蚀形成的。断层崖因受垂直于断层面的流水侵蚀而形成v形谷。 【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悲痛或忧伤。 【断炊】没柴没米不能做饭。形容极为穷困。 【断断】绝对(多用于否定)~不能。 【断简残编】见【残篇断简】。 【断简残篇】见【残篇断简】。 【断交】绝交。常用于国际关系中。 【断句】古书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这里的句与现代的句不尽相同。 【断裂生殖】某些生物身体断裂后,每段均能生活,生长成新的个体,称为断裂生殖。 【断路】〈理〉电路断开,电流不能通过电路形成回路。断路时,电阻变成无限大,电流为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断然】 ①坚决的;果断的~措施。 ②绝对~不能。 【断头台】设于闹市街心,专用以斩杀犯人的平台。有机器铡刀斩杀和人工斩杀两种。常见于近代西欧各国,以英、法为多◇被废除。 【断弦】死了妻子。 【断线风筝】比喻一去就不再回来的人或物。 【断陷盆地】断块陷落形成的盆地。四周山地常常是高峻陡峭的断层陡崖,盆地底部多为冲积、湖积和洪积平原。如云南昆明的滇池。又称地堑盆地。 【断音】见【顿音】。 【断语】结论。 【断垣残壁】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断章取义】不顾别人文章或谈话的整体内容和精神,只孤立地截取其中个别的句段并按自己的意思加以发挥。

:岸〈名〉 (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同本义 淇则有岸。--《诗·卫风·氓》 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荀子·宥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后泛指靠近水边的陆地 岸芷汀兰。--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沿岸;起岸(把货物从船上搬运到岸上) 比喻高位 诞先登于岸。(诞发语词,无义。)--《诗·大雅·皇矣》 台阶 襄岸夷涂。--张衡《西京赋》 岸〈形〉 高傲 莫笑老翁犹气岸。--黄庭坚 岸àn ⒈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陆地河~。~。 ⒉高大,严峻伟~。道貌~然。

:潮 (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同本义 潮,水朝宗于海。--《说文》 牛女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初学记卷六水》 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 气温变化或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或寒冷的天气 微湿,潮气 潮 两颊透出 潮 cháo ①潮汐。也指潮水涨~。 ②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学~、革命高~。 ③潮湿被子有点~。 ④技术不高手艺~。 ⑤指潮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广东潮安县)。 【潮解】〈化〉某些易溶的物质,露置在潮湿空气中,能自发吸收空气里的水蒸气,在其表面逐渐形成饱和溶液的现象。 【潮流】、因潮汐而引起的水流运动。 ②比喻社会变化或发展的趋势时代~。 【潮汐】因日、月引力的相互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周期性运动和变化的总称。由于大气潮汐和地壳潮汐的影响较小,因而常特指海洋潮汐。 【潮汐发电】利用沿海潮汐水能进行发电。包括用潮汐涨落时坝内外的水位差推动水轮发电机发电和用潮汐涨落潮水的流速直接冲击水轮机发电。是水力发电的一种。 【潮汐能】在潮汐涨落过程中,高低潮位之间的势能。可利用于发电,但有周期性,故需水库调节。 潮cháo ⒈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早~。观~。 ⒉像潮水凶涌起伏那样的情况心~。革命高~。建设高~。 ⒊湿度大~湿。~气。受~。回~。 ⒋

:痕〈名〉 (形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艮声。本义疮伤痊愈后留下的疤) 同本义 痕,胝瘢也。--《说文》 创瘢曰痕。--《通俗文》 又如痕瑕(褊,斑点);痕挞(伤痕);痕瘕(疤痕。比喻曾犯过罪);伤痕 泛指痕迹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贾岛《江亭晚望》 苔痕上阶绿。--唐·刘禹锡《陋室铭》 空余泪痕。--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痕垢(污垢);痕印(痕迹;烙印);痕沫(水沫的痕迹);痕秽(污秽的痕迹);痕影(痕迹) 影子。特指阴影 痕hén疤,斑迹,迹印~迹。瘢~。泪~。墨~。

湿 :湿 (会意兼指事。从水,顯声。本义潮湿) 同本义 溼,幽溼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土而有水,故溼也。--《说文》 肾其畏溼。--《素问·五常正大论》。注溼,土气也。” 必因角干之溼以为之柔。--《考工记·弓人》。注溼,犹生也。字多以濕为之。” 濕,濕水,也东郡东武阳入海。从水,濕声。桑钦云,出平原高唐。--《说文》。按,本指水名,假借为濕。 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孟子·公孙丑上》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 湿(濕、溼)shī沾了水或含水分多,跟"干"相对雨淋~了衣服。这屋子的地面还太~。 湿tà 1.古水名。 湿xí 1.通"隰"。 2.通"?"。低下。 湿xiè 1.古人名用字。 湿chì 1.见"湿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