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骁将自惊今日无

"骁将自惊今日无"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20:37:49


简介: “骁将自惊今日无”出自唐代杜牧的《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o jiàng zì jīng jīn rì wú,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出处: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
内容: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
死绥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朝代: 唐代
分类: 春天,写花,写景,喜悦
诗人: 杜牧
诗人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翻译: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诗意表达了杜牧对赵纵使君的崇敬和对战争残酷现实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
General rides alone on his iron-gray horse,
In the battle of Yuxi, it's the arrow that strikes him.

死绥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
Death in war has always been common,
Even the brave generals are surprised to find no exception today.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The historians compete over the mention of his name,
While the royal court enjoys the music and dance, laughing at his sacrifice.

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Who knows that I also have a desire for a short life,
But I cannot gain the favor of the emperor.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将军赵纵使君在战斗中英勇舍生的场景。首先,诗中形容了将军独自骑着铁骢马冲入战场,箭矢射中了他。接着,诗人表达了在战争中死亡是常态,并且即使是勇猛的将领也会对此感到惊讶。然后,诗人批评了文官们只是在纸上争夺名头,而贵族闲暇时却只是享受歌舞笑语,轻易放弃了生命。最后,诗人自嘲说自己也是想轻贱生命的人,却得不到君王的垂青和赏识。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赵纵使君的描写,反映了战争残酷和人们对生命的轻贱。诗中的铁骢马、金仆姑都是象征将军的形象。通过将军的命丧战场,诗人对战争中的残酷和死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将军赵纵使君的敬佩和对他们的同情。整体上,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英勇将领的赞美和对战争残酷现实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āng jūn dú chéng tiě cōng mǎ, yú xī zhàn zhōng jīn pū gū.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
sǐ suí què shì gǔ lái yǒu,
死绥却是古来有,
xiāo jiàng zì jīng jīn rì wú.
骁将自惊今日无。
qīng shǐ wén zhāng zhēng diǎn bǐ, zhū mén gē wǔ xiào juān qū.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shéi zhī wǒ yì qīng shēng zhě, bù dé jūn wáng zhàng èr shū.
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韵脚: 拼音:xiāo jiàng zì jīng jīn rì wú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骁 (形声。从马,尧声。本义强壮的马) 同本义 料武艺,品骁腾。--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 又如骁腾(骏马奔腾);骁艺(马戏);骁骑营(古代禁军营名) 骁 勇捷 吴耿骁将,云集四境。--《后汉书·隗嚣传》 虽骁勇,不可独任。--《三国志·袁绍传》 又如骁烈(勇猛刚烈);骁雄(勇猛雄武);骁暴(勇猛凶暴) 骁(驍)xiāo ⒈好马。 ⒉勇猛,矫健~猛。~将。~勇。

:将 (形声。从寸,酱省声。从寸”,表示与手有关。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扶持,扶助 将,扶也。--《广雅》 无将大车。--《诗·小雅·无将大车》 天不我将。--《诗·大雅·桑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为人将车。--《史记·田叔传》。索隐犹御车也。” 吏谨将之。--《荀子·成相》。注持也。” 又如将美(助成好事);将引(扶助收纳);将扶(扶持;搀扶);将助(扶助;支持) 奉行,秉承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又如将明(大臣的辅佐赞助。将奉行;明 将(將)jiāng ⒈快要~要。她~去北京。 ⒉介词。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⒊拿,用,随顺~功补过。~计就计。 ⒋调养,保养~养。~息。 ⒌扶,持,带领出入相扶~。挈妇~雏。 ①对高级军官的称呼。 ②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又〈喻〉使人为难~了他一军)。 ⒍用语言刺激你把他~急了。 ⒎〈方〉兽类生子~驹子。~小猪儿。 ⒏副词。又,且~信~疑。 ⒐连词⊥,与,同暂伴月~影。 ⒑助词。用于动词"出来"、"起来"、"进去"等的中间跳~出来~起来。打~进去。迎~上去。 ⒒ ⒓ 将(將)jiàng ⒈带兵的人,高级武官~领。猛~。虎~。 ⒉敢想敢干的人闯~。 ⒊军衔名。在校级之上少~。上~。 ⒋统率,指挥~兵打仗。 将qiāng 1.愿;请。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又如自顷(近来) 自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自zì ⒈本人,己身~己。亲~。~作~受。~成一家。~强不息。 ⒉从,由~从。~始至终。~成都到武汉。 ⒊当然~属无妨。~有话说。 ⒋ ⒌ ①自己主动。 ②不依靠人为的力量水会~动下流。 ③全部是机械操作~动化。 ⒍ ①自己负担。 ②自以为了不起。 ⒎ ⒏ ①天然存在的~然界。 ②不造作,不勉强听凭~然。 ③当然~然好办。 ⒐ ①自己感觉到。 ②自己认识和觉悟到~觉地遵纪守法。 ⒑ ⒒ ⒓ ⒔ ①自己制造。 ②克制自己。 ⒕ ⒖ ⒗ ①不受约束,不受限制请大家~由发表意见。 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愿活动的权利人身~由。~由选举。 ③哲学上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了客观规律并能掌握它,自觉地运用它来改造世界。 ⒘ ⒙

: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驚,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惊动;震惊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 惊(驚)jīng ⒈骡、马等因受吓而发狂乱奔控制~马。〈引〉害怕,精神紧张~骇。~慌失措。~心动魄。~恐万状。 ⒉意料以外的感觉~喜交集。倍感~奇。 ⒊扰乱,震动~扰。~动。~天动地。 ⒋

:今 (会意。从佶亼。本义现在) 同本义 今,是时也。--《说文》 今,时辞也。--《苍颉篇》 迨其今兮。--《诗·召南·摽有梅》 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吾今召君矣。--《史记·汲郑传》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战国策·燕策》 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今其室十无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之高爵显位。--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今 今jīn现在,现代,跟"古"相对~时。~日。~年。从~天起。古为~用。~昔对比。~非昔比。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昫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 天)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日rì ⒈太阳~出。~落。 ⒉白天,跟"夜"相对夜以继~。 ⒊天,一昼夜今~。明~。〈引〉某一天生~。纪念~。 ⒋〈表〉一段时间夏~。昔~。来~方长。 ⒌ ⒍ ⒎ ⒏ ①天这些~子太忙。 ②生活~子会越来越好。 ③指某一天今天是她过生的~子。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