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D 第益须鬓白

"第益须鬓白"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5 17:53:08


简介: “第益须鬓白”出自明代魏观的《两浙寄子栗家书》,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ì yì xū bìn bái,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出处: 《两浙寄子栗家书》
内容:
元年正月初,运使莅江浙。
二月开衙门,上下总怡悦。
明恩隆委任,疏钝愧忝窃。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残劫。
场官殒八人,煎办顿阻节。
分司两道出,招抚心力竭。
十月大课成,幸且无亏折。
省垣诸公相,筵燕每攀接。
和气蔼如春,鱼水喜相得。
家有黄马驹,日夕畏踶啮。
平章换青鬃,裁银补吾缺。
因得与子槃,求姻细抡择。
戊子王氏女,偶与龟筮叶。
遂于十月间,随宜为昏结。
念汝一载余,音问成远隔。
劳我昼夜思,梦寐常切切。
恐汝疾病生,忧汝门户迫。
道路常阻修,端便不可索。
颇闻湖广传,今年丰稼穑。
老怀虽少慰,汝信终未阅。
寥寥乡里人,惘惘嗟久别。
朝用心所亲,此际想疲苶。
治家诚不易,要自有规划。
往昔唐棣生,说令为汝厄。
倍田增税亩,赋役苦重叠。
病根坚莫除,此害最深刻。
其类繁有徒,相妒每中热。
汝但循天理,勿与致唇舌。
年来我身安,第益须鬓白
行步甚轻快,颜面亦光泽。
人皆爱我健,言有卫生诀。
卫生能寡欲,应在寿者列。
念念想吾蒲,为汝安第宅。
上疏乞归田,此意已先决。
致仕许老臣,纶音载条格。
迩来复苏州,张寇就夷灭。
仲冬伐方氏,一月报三捷。
遣子赴京师,懔懔归有德。
太平看有象,登用多俊杰。
法度尚严明,分寸惧违越。
新添十九场,盐课又增额。
钱粮诚重事,利害非琐屑。
忡忡郁深忧,怀抱时痞塞。
遣伻令远归,于汝还细说。
亲眷好情密,邻里要和协。
种艺贵先时,修身莫中辍。
小人须善处,奴仆简嗔责。
树为丘陇看,祀为宗祖设。
不可视泛常,时岁忘造谒。
杭州古名郡,来者常不绝。
题诗寄平安,老泪迸昏睫。
一一谢亲知,无状恕老拙。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魏观
诗人介绍: (?—1374)元明间湖广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隐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学正,累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读书,授诸王经。迁国子祭酒。以老乞归。五年,以荐出知苏州府,尽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张士诚废宫(即元府治旧址)为府治,触太祖怒,与名士高启同时被杀。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翻译: 元年正月初,运使参加江浙。
二月开衙门口,上下总愉悦。
明恩信任,疏钝愧窃。
四月草入侵生,百姓灶被残劫持。
场官八人死亡,煎好顿阻碍节。
分司两道出,招抚心力衰竭。
十月大课成,幸运且无亏折。
省城各公相,席后每次攀登接近。
和气蔼像春天,鱼很高兴相符合。
家有黄马驹,每天晚上都去咬。
平章换青色鬃毛,裁银补我缺。
因此得以和子盘,求婚细选择。
戊子王氏家族的女子,偶然和龟甲和蓍草叶子。
于是在十月间,随机通婚结。
念你一年多,音讯成远隔。
慰劳我日夜思念,做梦时经常切切。
怕你生病生,担心你的门户压力。
道路经常被修改,端就不能要。
听到很多湖广传,今年丰收作物。
老怀安慰虽然少,你相信最终没有阅读。
寥寥乡里人,失意地感叹很久别。
朝用心所亲近,这个时候想疲劳苶。
治理家真不容易,要从有规划。
过去唐棣生,劝说他为你厄运。
倍增税亩土地,赋税徭役苦于重叠。
病根坚没有任,这危害最深刻。
它像很多,互相嫉妒每中热。
你只是遵循天理,不要与导致口舌。
年来我的身体怎么,第更须鬓白。
走路很轻快,脸也光泽。
人人都爱我健康,说有卫生秘诀。
卫生能少想,应在长寿的列。
念念不忘想我蒲,为你安宅。
上疏请求回家,这个想法已经先决。
退休答应我,纶音载条格。
近来又苏州,张侵犯被消灭。
仲冬进攻方氏,一个报告三捷。
派遣儿子到京城,严正得归于有德。
太平看有象,登上用多俊杰。
法度还严明,分寸害怕违背。
新添十九场,盐课又增加额。
钱粮确实重要的事,利害不是琐碎。
忧心忡忡郁堪忧,怀抱时痞塞。
派伻令速归,在你回到细说。
亲人好情密,邻居要协调。
种植贵之前,修身没有中止。
小人必须善于处理,奴仆简发怒斥责。
树为坟墓看,祭祀祖宗设置为。
不能看泛常,这时忘记登门拜见。
杭州古郡名,来的人常常不停。
题诗寄平安,老泪迸昏眼睫毛。
一一感谢父母知道,无症状宽恕老拙。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读音: yuán nián zhēng yuè chū, yùn shǐ lì jiāng zhè.
元年正月初,运使莅江浙。
èr yuè kāi yá mén, shàng xià zǒng yí yuè.
二月开衙门,上下总怡悦。
míng ēn lóng wěi rèn, shū dùn kuì tiǎn qiè.
明恩隆委任,疏钝愧忝窃。
sì yuè cǎo kòu shēng, mín zào bèi cán jié.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残劫。
chǎng guān yǔn bā rén, jiān bàn dùn zǔ jié.
场官殒八人,煎办顿阻节。
fēn sī liǎng dào chū, zhāo fǔ xīn lì jié.
分司两道出,招抚心力竭。
shí yuè dà kè chéng, xìng qiě wú kuī zhé.
十月大课成,幸且无亏折。
shěng yuán zhū gōng xiāng, yán yàn měi pān jiē.
省垣诸公相,筵燕每攀接。
hé qì ǎi rú chūn, yú shuǐ xǐ xiāng de.
和气蔼如春,鱼水喜相得。
jiā yǒu huáng mǎ jū, rì xī wèi dì niè.
家有黄马驹,日夕畏踶啮。
píng zhāng huàn qīng zōng, cái yín bǔ wú quē.
平章换青鬃,裁银补吾缺。
yīn dé yǔ zi pán, qiú yīn xì lūn zé.
因得与子槃,求姻细抡择。
wù zǐ wáng shì nǚ, ǒu yǔ guī shì yè.
戊子王氏女,偶与龟筮叶。
suì yú shí yuè jiān, suí yí wèi hūn jié.
遂于十月间,随宜为昏结。
niàn rǔ yī zài yú, yīn wèn chéng yuǎn gé.
念汝一载余,音问成远隔。
láo wǒ zhòu yè sī, mèng mèi cháng qiē qiē.
劳我昼夜思,梦寐常切切。
kǒng rǔ jí bìng shēng, yōu rǔ mén hù pò.
恐汝疾病生,忧汝门户迫。
dào lù cháng zǔ xiū, duān biàn bù kě suǒ.
道路常阻修,端便不可索。
pō wén hú guǎng chuán, jīn nián fēng jià sè.
颇闻湖广传,今年丰稼穑。
lǎo huái suī shǎo wèi, rǔ xìn zhōng wèi yuè.
老怀虽少慰,汝信终未阅。
liáo liáo xiāng lǐ rén, wǎng wǎng jiē jiǔ bié.
寥寥乡里人,惘惘嗟久别。
cháo yòng xīn suǒ qīn, cǐ jì xiǎng pí nié.
朝用心所亲,此际想疲苶。
zhì jiā chéng bù yì, yào zì yǒu guī huà.
治家诚不易,要自有规划。
wǎng xī táng dì shēng, shuō lìng wèi rǔ è.
往昔唐棣生,说令为汝厄。
bèi tián zēng shuì mǔ, fù yì kǔ chóng dié.
倍田增税亩,赋役苦重叠。
bìng gēn jiān mò chú, cǐ hài zuì shēn kè.
病根坚莫除,此害最深刻。
qí lèi fán yǒu tú, xiāng dù měi zhōng rè.
其类繁有徒,相妒每中热。
rǔ dàn xún tiān lǐ, wù yǔ zhì chún shé.
汝但循天理,勿与致唇舌。
nián lái wǒ shēn ān, dì yì xū bìn bái.
年来我身安,第益须鬓白。
xíng bù shén qīng kuài, yán miàn yì guāng zé.
行步甚轻快,颜面亦光泽。
rén jiē ài wǒ jiàn, yán yǒu wèi shēng jué.
人皆爱我健,言有卫生诀。
wèi shēng néng guǎ yù, yīng zài shòu zhě liè.
卫生能寡欲,应在寿者列。
niàn niàn xiǎng wú pú, wèi rǔ ān dì zhái.
念念想吾蒲,为汝安第宅。
shàng shū qǐ guī tián, cǐ yì yǐ xiān jué.
上疏乞归田,此意已先决。
zhì shì xǔ lǎo chén, lún yīn zài tiáo gé.
致仕许老臣,纶音载条格。
ěr lái fù sū zhōu, zhāng kòu jiù yí miè.
迩来复苏州,张寇就夷灭。
zhòng dōng fá fāng shì, yī yuè bào sān jié.
仲冬伐方氏,一月报三捷。
qiǎn zi fù jīng shī, lǐn lǐn guī yǒu dé.
遣子赴京师,懔懔归有德。
tài píng kàn yǒu xiàng, dēng yòng duō jùn jié.
太平看有象,登用多俊杰。
fǎ dù shàng yán míng, fēn cùn jù wéi yuè.
法度尚严明,分寸惧违越。
xīn tiān shí jiǔ chǎng, yán kè yòu zēng é.
新添十九场,盐课又增额。
qián liáng chéng zhòng shì, lì hài fēi suǒ xiè.
钱粮诚重事,利害非琐屑。
chōng chōng yù shēn yōu, huái bào shí pǐ sāi.
忡忡郁深忧,怀抱时痞塞。
qiǎn bēng lìng yuǎn guī, yú rǔ hái xì shuō.
遣伻令远归,于汝还细说。
qīn juàn hǎo qíng mì, lín lǐ yào hé xié.
亲眷好情密,邻里要和协。
zhǒng yì guì xiān shí, xiū shēn mò zhōng chuò.
种艺贵先时,修身莫中辍。
xiǎo rén xū shàn chǔ, nú pú jiǎn chēn zé.
小人须善处,奴仆简嗔责。
shù wèi qiū lǒng kàn, sì wèi zōng zǔ shè.
树为丘陇看,祀为宗祖设。
bù kě shì fàn cháng, shí suì wàng zào yè.
不可视泛常,时岁忘造谒。
háng zhōu gǔ míng jùn, lái zhě cháng bù jué.
杭州古名郡,来者常不绝。
tí shī jì píng ān, lǎo lèi bèng hūn jié.
题诗寄平安,老泪迸昏睫。
yī yī xiè qīn zhī, wú zhuàng shù lǎo zhuō.
一一谢亲知,无状恕老拙。
韵脚: 拼音:dì yì xū bìn bái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第 (形声。从竹,弟声。本写作弟”。本义次第,次序) 同本义。有时也用于数字前表示次序 第,次也。--《小尔雅·广诂》 书称题亦言第,因其第次也。--《释名·释书契》。按,用于书册次弟字,故又加竹。” 楚国第。--《左传·哀公十六年》。释文次第也。” 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宋·王傥《唐语林·雅量》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如等第(名次等级);第次(等级;次第);第老的(排行最小的);第三本《诗经》(指宋朱熹编注的《诗经传》);第六感觉(指眼、耳、鼻、舌、身五

:益 (会意。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漫出。从皿,从水。水”已隶变。本义溢”的本字。水漫出) 同本义 益,饶也。--《说文》。按,从水,浮于四,会意。字亦作溢。 引申为水涨 澭水暴益。--《吕氏春秋》 在某些方面增加(如体积、数量、程度等) 损益,盛衰之始也。--《易·杂卦传》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斟酌损益。 大有所益。--《资治通鉴·汉纪》 又如增益;延年益寿;益甲(增兵);益兵(增加兵力);益封(增加封邑);益军(益兵);益损( 益yì ⒈好处,有好处的利~。有~。~处。~友。~鸟。 ⒉增加增~。粮~产。延年~寿。 ⒊副词。更,更加~甚。精~求精。~发高兴。 ⒋富裕,富足其家必日~。 ⒌副词。渐渐地时久,创伤~愈。

:须 (本字作须”◇来写成有魀,现在又简化为须”。象形。从页,从彡,页,头,彡,表毛饰。指人面上的毛。本义胡须) 同本义 须,面毛也。--《说文》 须,谓颐下之毛。--《礼记·礼运》引《说文》 有君子白皙鬷须眉。--《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大夫以鱼须文竹。--《礼记·玉藻》 美须髯。--《汉书·高帝纪》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木兰诗》 须发咀。--《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须眉浊物(指趋炎附势,丧失气节的男人);虬须(卷曲的胡子);银须;黄须;长须;软须;须麋(须眉) 野兽的魀。泛指动、 须xū ⒈ ①须要务~注意、必~努力。 ②姓。 ⒉等待;等到。 ⒊ ①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后来泛指胡须~发、~眉。 ②须子触~、花~。

:鬓 (形声。从髟),宾声。髟”,意思是头发长。髟”的字多与毛发有关。本义颊发。两颊两旁近耳的头发) 同本义 鬓,颊发也。--《说文》 美鬓长大则贤。--《国语·晋语》 连发曰鬓。--《释名》 两鬓苍苍十指黑。--唐·白居易《卖炭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又如鬓影(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鬓发霜侵(鬓发花白) 鬓发 鬓角 鬓脚 鬓 bìn鬓角。耳朵前边长头发的部位。也指长在那里的头发双~斑白。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