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W 晤言用自写

"晤言用自写"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6 02:08:15


简介: “晤言用自写”出自魏晋阮籍的《咏怀》,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ù yán yòng zì xiě,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出处: 《咏怀》
内容: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朝代: 魏晋
分类:
诗人: 阮籍
诗人介绍: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翻译:

《咏怀》是阮籍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孤独而思乡的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坐在空荡的堂屋里,没有人与我共享欢乐,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走到门前,望着永远的道路,没有见到行人和马车。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登上高山,眺望九州大地,广袤无垠。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孤雁向西北飞去,野兽离散向东南逃遁。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太阳西沉,思念亲朋好友,只能自己写信相寄。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阮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作者独自坐在空荡的堂屋里,没有人与他分享欢乐。走出门去,却看不到行人和马车,感叹世间的冷清和孤独。他登上高山,眺望着广阔的九州大地,但只见一片荒凉。孤雁向西北飞去,野兽四散逃离,寓意着世事无常,万物离散。傍晚时分,作者思念亲朋好友,只能以书信相寄来表达思念之情。

赏析:
《咏怀》一诗通过描绘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亲友的思念。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作者独坐空堂的孤独与外界的荒凉形成鲜明对照。孤鸟西北飞和离兽东南下的形象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世间万物的离散和无常。最后,作者用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借此控诉现实中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情感真挚而深刻。它不仅揭示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困境,也反映了时代的冷漠和人际关系的疏离。同时,它也引发了对人生意义、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dú zuò kōng táng shàng,
独坐空堂上,
shuí kě yǔ huān zhě?
谁可与欢者?
chū mén lín yǒng lù,
出门临永路,
bú jiàn xíng chē mǎ.
不见行车马。
dēng gāo wàng jiǔ zhōu,
登高望九州,
yōu yōu fēn kuàng yě.
悠悠分旷野。
gū niǎo xī běi fēi,
孤鸟西北飞,
lí shòu dōng nán xià.
离兽东南下。
rì mù sī qīn yǒu,
日暮思亲友,
wù yán yòng zì xiě.
晤言用自写。
韵脚: 拼音:wù yán yòng zì xiě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晤 (形声。从日,吾声。日”表日光。本义聪明,明白) 同本义 晤,明也。--《说文》。段玉裁注晤者,启之明也。” 真宗英晤之主。--《宋史·真宗纪赞》 少秀晤,能治《尚书》、《左氏春秋》。--《新唐书》 晤 觉悟,受启发而明白 病深理方晤,悔至心自烧。--孟郊《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 侍中以才晤之奇,飞芳晋牒。--唐·李俨《道因法师碑》 即晤三空。 与…相遇;见面 彼美淑晤。--《诗·陈风·东门之池》 卿卿如晤。--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晤君(面见君主;看见君王);晤 晤wù ⒈相遇,见面~面。~谈。相~。会~。 ⒉通"悟"。理解,明白。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 志以发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传·昭公九年》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言,心声也。--《法言·问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经》 言者所以在意。--《庄子·外物》 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趋机而言。--《后汉书·列女传》 言讫不见。--明·魏禧《大铁椎 言yán ⒈话语~。诺~。有~在先。~而有信。 ⒉讲,说~语。~行一致。身教重于~教。 ⒊汉语中的一个字,也指一句话五~绝句。七~乐府。一~为定。 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无义)驾~出游(驾驾车)。 言yàn 1.诉讼。 2.通"唁"。慰问。 言yín 1.参见"言言"。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用,可施行也。--《说文》 用,以也。--《苍颉篇》 利用为大作。--《易·益》 五行五用哉。--《虞书》 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书·微子》 乘其财用出入。--《周礼·宰夫》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周礼·小司徒》 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 皆不足用。--明·魏禧《大铁椎传》 用水彩。--蔡元培《图画》 兼用激刺 用yòng ⒈使人、物等发挥其功能使~。采~。应~。~心。~水。~机器人做工。 ⒉功能,效果~途。功~。效~。有~。 ⒊需要不~担心。你不做,还~你干啥。 ⒋化费~钱。费~。零~。 ⒌吃、喝的婉词~餐。请~茶。 ⒍因,因此~此。~特函达。 ⒎以儒者~文乱法。 ⒏ ①当权。 ②行事。 ⒐ ①居心。 ②企图。 ⒑ ①打仗。 ②指挥作战。 ③善于使用军队作战~兵如神。 ⒒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又如自顷(近来) 自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自zì ⒈本人,己身~己。亲~。~作~受。~成一家。~强不息。 ⒉从,由~从。~始至终。~成都到武汉。 ⒊当然~属无妨。~有话说。 ⒋ ⒌ ①自己主动。 ②不依靠人为的力量水会~动下流。 ③全部是机械操作~动化。 ⒍ ①自己负担。 ②自以为了不起。 ⒎ ⒏ ①天然存在的~然界。 ②不造作,不勉强听凭~然。 ③当然~然好办。 ⒐ ①自己感觉到。 ②自己认识和觉悟到~觉地遵纪守法。 ⒑ ⒒ ⒓ ⒔ ①自己制造。 ②克制自己。 ⒕ ⒖ ⒗ ①不受约束,不受限制请大家~由发表意见。 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愿活动的权利人身~由。~由选举。 ③哲学上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了客观规律并能掌握它,自觉地运用它来改造世界。 ⒘ ⒙

:写 (形声。从宀,舃声。本义移置;放置) 同本义 写,置物也。--《说文》。俗字亦作泻。 以浍写水。--《周礼·稻人》 牛弗进,则置虚命彻。--《左传·昭公四年》。注写器令空。” 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礼记·曲礼上》。注写者,传已器中,乃食之也。” 输送 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史记》 倾吐,倾诉;抒发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 写,除也。--《广雅》 我心写也。--《诗·小雅· 写(寫)xiě ⒈摹画,描述~生。~实。 ⒉指书写~字。~文章。 写xiè 1.倾泻。 2.疏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与"补"相对。 3.通"卸"。把东西解取或搬运下来。 4.泛指解除,脱卸。 5.泄漏;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