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谏省臣无状

"谏省臣无状"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2:02:23


简介: “谏省臣无状”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shěng chén wú zhuà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处: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内容:
谏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
恩深忘位贱,义重觉生轻。
不正诛锄法,仍蒙奖叹荣。
百身何足报,天造固难名。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司马光
诗人介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翻译: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谏省臣无状,
龙鳞昔屡婴。
恩深忘位贱,
义重觉生轻。
不正诛锄法,
仍蒙奖叹荣。
百身何足报,
天造固难名。

诗意:
这首诗词是司马光为悼念宋英宗赵曙而作。诗中表达了对英宗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司马光对朝政的忧虑和对忠诚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悼念英宗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朝政不正之事的忧虑和对忠诚的思考。首先,诗中提到了谏省臣无状,指责朝廷中的谏官们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没有勇于直言进谏。接着,诗中提到了龙鳞昔屡婴,意味着英宗曾多次陷入危险之中,但幸运地逃脱。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英宗的同情和对他所经历的困难的认同。

然后,诗中提到了恩深忘位贱,义重觉生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英宗的恩情深厚,但英宗却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对忠诚的重要性产生了轻视之情。接着,诗中提到了不正诛锄法,仍蒙奖叹荣。这句话指责了朝廷中对不正之事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而是以奖赏和叹息的方式对待,这种做法使得不正之风得以延续。

最后,诗中提到了百身何足报,天造固难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英宗的感激之情,认为自己的一生都无法报答英宗的恩情,同时也认识到人的命运是由天造决定的,无法改变。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悼念英宗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朝政不正和对忠诚的思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英宗的同情和感激之情,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àn shěng chén wú zhuàng, lóng lín xī lǚ yīng.
谏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
ēn shēn wàng wèi jiàn, yì zhòng jué shēng qīng.
恩深忘位贱,义重觉生轻。
bù zhèng zhū chú fǎ, réng méng jiǎng tàn róng.
不正诛锄法,仍蒙奖叹荣。
bǎi shēn hé zú bào, tiān zào gù nán míng.
百身何足报,天造固难名。
韵脚: 拼音:jiàn shěng chén wú zhuàng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谏 (形声。从言,柬声。本义直言规劝) 同本义 谏,证也。--《说文》 谏者,正也。--《楚辞·七谏序》 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周礼·司谏》注 掌谏五恶。--《周礼·保氏》。注以礼义正之。” 三谏不从。--《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 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左传·僖公二年》 保氏常谏王恶。--《周礼·地官》 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 扶苏以数谏。--《史记·陈涉世家》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不为拒谏。--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谏阻纳质( 谏jiàn〈古〉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其改正错误或过失进~。力~。

:省 sheng (会意。从眉省,从屮。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观察草。本义察看) 王宫禁署,禁中 禁台省中,连闼对门。--左思《魏都赋》 又如省中(宫禁之中);省内(宫禁之内) 官署名称 投词院直至省,将冤屈叫几声,诉出咱这实情。--《陈州粜米》 行政区域名 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省元(礼部考试中的第一 省xǐng ⒈检查,察看反~。览~远方。 ⒉知觉不~人事。 ⒊觉悟~悟。 ⒋看望父母或亲的尊长~亲。 省shěng ⒈我国第一级地方行政区域河北~。四川~。 ⒉节约,减少,化费少节~。~吃。~用。~时间。~财物。 ⒊简略~略。~称。 ⒋〈古〉我国官署名中书~。 省xiǎn 1.古代天子秋季狩猎。 2.指秋季狩猎前的祭祀。

: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同本义 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说文》 仕于公曰臣。--《礼记·礼运》 事君不贰是谓臣。--《国语·晋语》 臣治烦去惑者也。--《左传·成公二年》 臣妾逋逃。--《书·费誓》。郑注臣妾,厮役之属也。” 臣则左之。--《礼记·少仪》。注谓囚俘。”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又如臣妾(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曰臣,女曰妾);臣役(泛指奴仆);臣御(臣妾仆 臣 chén ①君主制度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 ②官吏对皇帝的自称。 【臣服】屈首称臣,接受统治。 臣chén ⒈奴隶社会称男性奴隶。  ⒉君主制国家对官员的通称。又用于官员对君主的自称。 ⒊役使。又指屈服于人~服。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

:状 (形声。从犬,爿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状,犬形也。--《说文》 且曰献状。--《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 凡铸金之状。--《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聊斋志异》 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郦道元《水经注》 若啸呼状。--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状类(形似);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 情形;状况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史记·淮阴侯列 状(狀)zhuàng ⒈样子,形态,情形~态。~况。形~。喜笑~。重病~。 ⒉陈述,描绘自~其过。景色奇丽,殆不可~(殆几乎)。 ⒊文体的一种,叙述事情的文字行~(死者传略)。 ⒋诉讼~纸。告~。 ⒌特殊格式的凭证。指嘉奖、委任等奖~。委任~。军令~。 ⒍ 居首位的人养鸡~元。种菜~元。 ⒎ 语。状语后有时要用助词"地",如"非常地激烈"。 状z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