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沅湘一带皆秋草

"沅湘一带皆秋草"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09:54:35


简介: “沅湘一带皆秋草”出自明代杨基的《途次感秋》,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uán xiāng yí dài jiē qiū cǎ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出处: 《途次感秋》
内容:
袅袅西风吹逝波,冥冥灏气逼星河。
宣王石鼓青苔涩,武帝金盘白露多。
八阵云开屯虎豹,三江潮落见鼋鼍。
沅湘一带皆秋草,欲采芙蓉奈晚何。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杨基
诗人介绍: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翻译:

《途次感秋》是明代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途次感秋

袅袅西风吹逝波,
冥冥灏气逼星河。
宣王石鼓青苔涩,
武帝金盘白露多。
八阵云开屯虎豹,
三江潮落见鼋鼍。
沅湘一带皆秋草,
欲采芙蓉奈晚何。

诗词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一些历史遗迹,展现了杨基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感悟。

诗意:
这是一个秋天的景象,微风轻轻地吹动着波浪,天空深邃神秘的气息弥漫着整个星河。宣王的石鼓上长满了青苔,摸上去有些粗糙,而武帝的金盘上沾满了晶莹的白露。云雾散开,八阵显现出来,里面驻守着许多猛虎和豹子;三江的潮水退去,可以看见鼋鼍。沅湘河畔的草地都变成了秋草,但要采摘芙蓉却已经太晚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历史的观察和感悟。诗中使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和对比,营造出了深秋的寂静和沉思的氛围。

诗人以袅袅的西风吹动波浪,形容了秋风的轻柔和水面的起伏。冥冥的灏气逼近星河,给人一种广袤而神秘的感觉,暗示着秋天的深沉和无尽的变化。接着,诗人通过宣王石鼓和武帝金盘的描写,将古代历史与秋天的景象结合在一起,突显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八阵和三江为背景,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历史场景。八阵云开,虎豹呈现眼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军事力量的威武。三江潮落,鼋鼍现身,给人一种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气息。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思索。沅湘一带的秋草铺满了大地,但采摘芙蓉的时机已经错过了。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和错过的遗憾的思考,也透露出对生命短暂和岁月易逝的感叹。

整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写,融入了历史和人生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敏感和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传达了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对历谢谢你的赞赏!我很高兴能帮助你解析这首诗词。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niǎo niǎo xī fēng chuī shì bō, míng míng hào qì bī xīng hé.
袅袅西风吹逝波,冥冥灏气逼星河。
xuān wáng shí gǔ qīng tái sè, wǔ dì jīn pán bái lù duō.
宣王石鼓青苔涩,武帝金盘白露多。
bā zhèn yún kāi tún hǔ bào, sān jiāng cháo luò jiàn yuán tuó.
八阵云开屯虎豹,三江潮落见鼋鼍。
yuán xiāng yí dài jiē qiū cǎo, yù cǎi fú róng nài wǎn hé.
沅湘一带皆秋草,欲采芙蓉奈晚何。
韵脚: 拼音:yuán xiāng yí dài jiē qiū cǎo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沅〈名〉 水名 沅yuán沅江,源出贵州省云雾山,流经湖南省注入洞庭湖。

:湘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说文》 不说带。--《仪礼·士虞礼记》 之子无带。--《诗·卫风·有狐》 带裳幅舄。--《左传·桓公二年》 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世说新语·文学》 子墨子解带围城。--《墨子·公输》 又如带冕(大带和冠冕);带围(腰围,腰带);带钩(皮革腰带上的金属钩。形状一端曲直,另一端为圆钮以承钩。有动物形的,也有铸花纹的); 带 dài ①带子或带状物鞋~、车~。 ②区域沿海一~。 ③携带~上一本书。 ④引导~路。 ⑤附带连说~笑。 ⑥含面~微笑。 【带操】一种以带为器械的艺术体操项目。带子一般为绸缎,长度7米。基本动作有摆动、绕环、蛇形、螺形、抛接等。 【带分数】〈数〉整数后面带着分数的数。 【带余除法】〈数〉若a是任一整数,b是任一正整数,则必唯一存在整数q和r,使a=bq+r,其中0≤r≤b。这里,q叫做b除a的不完全商,简称商,r叫做余数。计算不完全商和 余数的过程叫做带余除法。这个结论可推广到多项式上去。 【带状纹样】见【二方连续纹样】。

:皆〈副〉 (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同本义 皆,俱词也。--《说文》 百堵皆兴。 皆死皆殡。--《左传·哀公十一年》 予及汝皆亡。--《书·汤誓》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皆自于人欤。--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在皆是。--宋·苏轼《石钟山记》 皆托忠烈之名。--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环村居者皆猎户。--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吾村十 皆jiē全,都,俱,同尽人~知。全民~兵。放之四海而~准。桃、李、杏~是水果。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 秋(秌)qiū ⒈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季。~天。 ⒉年千~伟业。 ⒊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⒋庄稼成熟的时期麦~时节。金~。 ⒌ ①指~收、~耕、~播。 ②三年。 ⒍ ⒎ ⒏ ⒐

:草 (形声。从苃,早声。小篆苃,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 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苃,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